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李春雷[1]2001年在《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9年至今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二十年中,我国竞技体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辉煌成就,而中国竞技田径却并没有同竞技体育总体保持着同步的发展态势,相反却有滑坡的危险。 当前,世界各国正共同追求一个目标——可持续发展。在这一人类社会发展模式重大转变中,包括体育在内的所有领域,从理论到实践都要发生重大变革。作为中国竞技体育中基础项目的我国竞技田径运动也必然随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中国和世界田径运动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出的不同特点,揭示了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的规律;客观地评价了中国竞技田径运动的整体实力,并对其在世界田坛的位置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定位;从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分析了影响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对未来田径成绩的近期走势进行了动态的预测;分析新时期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得出以下结论: (1)可持续发展是90年代在国际上形成的有关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是先进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竞技田径运动的必然选择和趋势。 (2)中国田径运动总体竞技水平在过去20年间,经过了发展、提高(1979-1993年)和滑坡(1993以后)的过程,整体呈现出“锯齿状”“跳动式”的前进特点。 (3)中国田径男女几乎所有项群在八十年代持续、高速发展,进入九十年代后成绩运行轨迹大起大落,十分不稳定。除女子跳跃项群以外,其它大部分项群都呈现出振荡、下滑的恋势。 (4)从性别上看,中国田径女子各项群在发展速度上均明显高干同类男子项群,中国田径近二十年来逐步形成“明盛阳衰”的状况将继续维持下去;中国男子跑类项群定基发展速度系数最小,明显落后于男女其它各项群,发展速度系数最高的项群为女子投掷项群。 (5)论整体实力,中国田径在亚洲领先,与田径强国还有一定距离,在世界应属中下游水平。但同时也说明中国竞技田径运动还有潜力可挖,客观上存在持续发展的条件。 (6)中国田径运动员在全运会上震惊世界和在奥运会、世锦赛上无所作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形成了“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冲突所导致的中国田径顽症,成为中国竞技田径运动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 (7)中国田径运动员“叁早”现象,阻碍了中国竞技田径运动的持续发展;田径后备人才的匮乏,导致中国田径运动竞技水平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田径市场化起步较晚,竞赛体制相对滞后,还没有形成田径竞赛与商业运作的良性循环,缺乏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持续发展的有效推动。 (8)分散联邦制和集中制的国家队体制皆不能适应目前的中国国情,不利于中国高水平田径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9)以科技为先导是保证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 (10)兴奋剂刺激的“泡沫成绩”,是在摧毁“质”的前提下,获得暂时的“量”的增长,虽有运动成绩的提高,而无竞技田径运动的持续发展,使中国竞技田径运动陷入“无发展的增长”的不可持续发展的泥坑。

周静[2]2010年在《河北省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田坛发展日新月异,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地推动下,现代竞技田径运动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代,国际田坛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竞技水平也节节升高,曾认为已经接近人类身体极限的世界记录不断被刷新。面对世界竞技田径运动的发展变化,中国竞技田径要想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针对新情况磨练内功,全面提高竞技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靠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田径界的共同努力,对于各省市来说,这是责无旁待的责任与义务。河北省地处我国华北中部,幅员广阔,人口数量较多,但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河北田径竞技实力居全国中上游水平,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许多参加世界大赛的优秀运动员。可是,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河北省田径整体水平出现了下滑,暴露出尖子队员少、优势项目缩减、运动员竞争力减弱、后备人才匮乏等方面问题,发展前景令人担忧。因此,如何快速提高我省田径竞技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事关我国竞技田径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历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河北省运动员取得的成绩和名次及第7届至第11届全运会田径前八强的成绩和名次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我省各级田径教练员、专业队运动员和相关专家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历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的深入研究以及深入调查基础上,分析河北田径整体竞技实力的动态变化,分析河北省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现状,客观的找出其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和潜在优势,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河北省田径整体竞技实力居全国中上游水平,与山东、辽宁、广东田径强省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田径竞技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前男子强于女子,之后女子强于男子。2、河北省男子田径竞技实力是一个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M”发展状态,目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女子竞技实力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属于全国上游水平。多年来田径优势项目不断缩减,滑坡最为严重的项目有男、女400米和女子100米跨栏、400米跨栏。目前,我省优势项目有女子铅球、男子叁级跳远和110米跨栏,潜优势项目有女子标枪、铁饼、跳远、叁级别跳远和男子铁饼等。3、河北省目前有着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的教练员队伍,但总量不足、高水平教练员偏少,大多数教练员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薄弱;专业队运动员人数充足,但普遍文化课基础差,对学习热情不高;青少年业余训练网络布局不合理,中小学不设校级运动队、县级业余体校不复存在、市级业余体校运动项目缩减的无法在减,后备人才严重不足且成材率低;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存在着职能部门一手操办、管的过死、上下缺少协调沟通;训练经费少,来源单一,没有企业赞助;科学化训练程度低,科研力量介入较少,医务监督不到位;福利待遇偏低,训练条件简陋,缺少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退役运动员出路不好等问题。河北省竞技田径运动教练员队伍、运动员队伍、管理体制、竞赛体制、训练体制、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与不足,制约着我省竞技体育推行的“科、训、研”一体化进程,影响着着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4、河北省竞技田径运动的发展对策: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重点从优化结构、强化培训入手,不断提高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从制度上改变目前专业队、省体育运动学校名存实亡的文化课教育现状,规定运动学习成绩和参赛挂钩机制,全方位地激发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加强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保障工作,建立必要的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部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推荐或者鼓励退役运动员自主创业,同时落实好货币代替就业安置与补偿费应的及时兑现,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权益;建立切实可行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组建企业参与的田径俱乐部;建立教练员竞争上岗机制等。

王国英[3]2017年在《期待视野下中国田径运动发展变化的透视》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田径运动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与此同时却存在着许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当前国际竞技形式下,我国为取得更多的奖牌和成绩突破,先后推出了“奥运战略”和“全运战略”计划,过于重视田径运动竞技成绩,从而阻碍了田径运动在群众体育中的发展。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重心开始由“金牌体育”向“健康体育”转移,因此,在当今时代,必须重新定位田径运动,充分认识田径运动竞技与健身双重属性,使之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借鉴期待视野理论,通过赛事成绩分析了竞技田径运动中“奥运战略”、“全运战略”下中国田径运动竞技成绩发展变化;并探讨“全民健身战略”下田径运动的功能与作用。从国家政府、地方政府、教练员、群众对田径运动的期待与需求角度,分析了影响田径运动期待走向的因素,对田径运动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反思,进一步明确田径运动的期待走向。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经历了旧中国的救国图强期待阶段、建国之初的民族振兴期待阶段、文革时期的百废待兴期待阶段、改革时期的体育强国期待阶段、新世纪的全民健康期待阶段。2、竞技属性方面:中国田径运动员在全运会赛事中成绩屡创新高,与此同时在国际大赛中表现低迷,呈现出以全运为周期发展的特征。“全运战略”和“奥运战略”的期待与结果的矛盾依然存在,阻碍了中国竞技田径运动的发展。3、全民健身属性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改变,人们的需求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群众追求自身健康。中国田径运动走向朝着健康期待的方向发展。目前中国田径运动的竞技与健身协调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我国的竞技田径和全民田径并非齐头并进,竞技田径运动和全民田径健身矛盾重重,中国全民田径运动发展不够完善。4、影响我国田径运动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竞技田径运动方面主要因素有教练员、运动员、训练体制等,全民田径健身方面主要因素体育战略的转移,大众健身意识薄弱、田径健身指导员的匮乏。建议: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竞技田径和全民田径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在推进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步伐中认清竞技田径和全民田径之间的关系,继续加强竞技田径运动,扬长补短,推行全民健身田径运动,服务全体人民才是田径运动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周欣[4]2006年在《福建省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并参考《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以福建省体工大队、厦门体工队、泉州体工队、莆田体工队的田径队以及全省各地市业余体校田径班及福建省重点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主管训练工作的领导、教练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福建省的田径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练员的学历结构较合理,但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基础理论不够扎实,岗位培训机会少,科研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要求;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还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产物,已不适应现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呈现“拔苗助长”、早期专项化问题,基层训练经费不足,训练条件较差,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失衡;田径运动的管理体制僵化,竞赛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对田径运动项目设置缺乏统一规划,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突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提出发展对策:必须从思想和理论的高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省田径运动训练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开辟多种渠道,吸引社会各界资金,完善后备人材市场体系;以科学的发展观制定较合理的田径运动远景规划和发展战略,完善项目布局,缩短战线,重点发展适合我省地域特色的短跨、跳跃、男子标枪和全能项目;运用聘任制的竞争机制促进教练员整体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大力度对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熟练运用现代化知识,形成科学化的训练风气;从培养优秀田径后备人材的角度出发,以身体全面发展和打好基础为指导,合理解决学训矛盾,改革运动学校与业余体校的办学模式,实行体教结合。 本研究目的旨在为福建省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王爱双[5]2010年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男子田径运动成绩发展变化的多维分析及其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年,我国竞技体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辉煌成就,而中国竞技田径却并没有同竞技体育总体保持着同步的发展态势,相反却有滑坡的危险。本文通过对中国男子田径运动近30年发展演变及中国田径运动的历史、现状的评析,分析中国田径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大量文献资料调查,目前对中国田径运动竞技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分散,大多为从不同角度着手进行论证,在系统研究方面较少,特别是对影响中国田径竞技运动发展因素的主次方面研究更少。本课题从文献入手,博采众长,提取精华,广征建议,经过提取概括,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从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管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影响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国男子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从实践操作层面上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推动和促进中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依据;分析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措施。对未来田径成绩的走势进行了动态的预测,建立预测模型。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演绎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来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田径运动径赛项目总体竞技水平在过去30年间呈现发展的趋势,说明中国男子径赛项目发展态势较好,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努力着。2中国男子田径运动田赛项目在经历了80年代、90年代的衰退后,进入21世纪呈现出发展的趋势。3中国与世界男子田径运动各项群相比较:中国田径运动水平与世界田径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在世界应属中下游水平。即使有些项目发展速度超过世界发展速度,但由于中国和世界的起点不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道路也必将是漫长的。但同时也说明中国竞技田径运动还有潜力可挖,客观上存在持续发展的条件。4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对影响因素的赋值进行统计处理,分出主次矛盾,找准切入点,有的放矢,重点论述影响中国男子田径运动成绩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运动训练学:运动员选材、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训练理论方法和手段、训练体制、运动训练计划与控制体育社会学:经济力量、科技力量、群众体育体育经济学:经费投入、商业化因素体育文化学:体育物质文化、体育观念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管理学: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经费、物资设备5根据灰色理论,以1999-2008年每年各项前10名的平均成绩作为预测的原始数据,将杂乱无章的原始数据整理成规律性较强的生成数列,然后建立相应预测模型,旨在为决策部门确定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战略,合理地配置田径各项的经费投入提供依据;为认清当代田径各项的发展态势,摸索其发展规律,进而有效地安排其训练活动提供参考。

阮青松[6]2010年在《影响越南田径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是越南实现东南亚运动会、亚洲运动会争光计划和努力达到奥运水平的重要保证。回顾历史,我们不禁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越南田径运动竞技水平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具有哪些特征?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和影响的?有哪些规律可循?从宏观上总结和研究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发展的过程、经验,从理论上探讨其发展影响因素,提出其发展对策对于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的健康发展以及实现东南亚运、亚洲运争光计划,达到奥运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研究中本文我们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方法、系统观点与方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为切入点,用系统的观点,从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发展过程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上为越南竞技田径运动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在理论上丰富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为越南竞技体育发展理论的研究进行理论探索和经验积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起步阶段和停滞下降阶段。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可以划分为恢复期、缓慢发展及不稳定发展几个阶段。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目前处于东南亚较领先地位,与亚洲增长速度逐渐接近,相对于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2.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发展影响因素,从系统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叁个方面:社会方面、训练因素方面和人员方面。这个复杂系统共有10类主要因素组成,它们影响田径运动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因素对竞技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起着不同的推动作用。社会方面,包括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投入因素,它对竞技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起着直接保障作用。训练方面,包括训练与体育体制方面、训练指导思想和田径赛事市场开发因素,是制约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员方面,主要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及科研人员,这是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发展的内在动力层次,它的发展和变化对运动水平的发展与提高起着决定的作用。3.在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过程中,国家需要和个人需要始终构成了推动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不断发展的内外动力;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并通过有序的方式进行;在推动竞技田径运动水平发展过程中不同要素的发展是不同步的;教练员,运动员因素始终是推动运动水平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共同构成了越南竞技田径运动水平发展的基本过程,即需求动力过程、多因素协调有序作用过程、影响因素非同步发展过程、主要层次主导过程。4.目前,越南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的对策虽然有其局限性的一面,但其对策具有引导性,大部分对策切实可行。越南竞技田径运动发展对策体系的构建必须依照一定的依据和原则,根据这些依据和原则,越南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的主要对策有:(1)加强越南田径教练员队伍建设(2)加强田径训练的基础理论研究(3)完善科学训练体系,深化田径体制改革,快速建立田径后备人才库(4)进一步开发田径市场,大力促进越南田径运动的产业化发展等

陈广[7]2005年在《我国16岁—20岁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着眼于目前我国所处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对我国目前田径竞技后备人才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将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定义为:在身体、心理上具有运动能力的潜力,正在接受科学、系统的田径训练和参与运动竞赛,在田径项目上具有取得优异成绩可能性的个人。研究结果表明:“金字塔”型选材模式是目前我国培养田径竞技后备人才的正确抉择;我国目前竞技田径运动总体上表现为田赛项目发展状况好于径赛项目,女子项目发展情况好于男子项目;但各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彼此之间专项成绩差距较大,缺乏高水平运动员群体,是制约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加速发展的阻碍;我国田径各项目后备人才在与国外同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对比上,对比结果显示均优于我国成年选手与国外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对比,显示目前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发展的良好态势;而目前田径项目后备人才的队伍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随全运会波动的态势,表明各省市自治区竞技体育队伍仍以全运会成绩为重,奉行“全运战略”。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用2000年——2004年期间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众多数据进行Q型聚类处理,首次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储备情况分为优秀、良好、较差、差等不同级别的四类地区;并创新性的以判别函数对各类地区进行数学描述;各区域决策层可据此在未来数年内对本区域田径竞技后备人才情况进行合理定位,对项目训练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的R型因子分析,发现目前影响我国田径竞技人才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教练员因子、科研因子、从训人员因子、训练因子、经济因子、管理因子、选材因子、心智因子、社会因子、价值观因子、参赛因子、家庭因子、人员流动因子;教练员执教能力是制约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建立教练岗位证书制度,加强教练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管理层应对制度的执行加大监管力度。我国在田径项目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拔苗助长”现象的出现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淘汰率偏高的客观现实,都充分反映了我们的竞赛制度与训练体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种状况必须予以相应的调整。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赛制改革。

李明[8]2010年在《影响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田径运动作为竞技体育项目的基础,其实力强弱是一个国家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奥运会的大家庭中,田径运动具有金牌数多,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素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后中国田径军团却没有同竞技体育总体保持着同步发展的态势,相反却有滑坡的迹象。本文以2000年—2009年间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全运会中的相关成绩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实力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国家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湖南省体育局、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北京体育大学等90所单位的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以及高校田径专家、学者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的各因素,提出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 21世纪世界田径运动格局呈现出参赛国家和人数不断增多,项目增加;新生力量不断涌现,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纪录不断改写;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的特点。2从整体水平上来看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在不断提高,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不足。首先,中国竞技田径运动中阴盛阳衰现象依然严重,其次,优势项目难显优势,总之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世界。3影响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包括六个方面:第一是训练因子:包括训练条件因素、训练的的科技含量、基础训练的专项化因素、训练计划因素;第二是人员因子:包括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教练员的综合素质、人才流动因素以及后备人才因素;第叁是经济因子:包括经济投入因素、奖励因素;第四类是理论因子:包括运动员文化教育因素、基础理论研究因素;第五是体制因子:包括全运战略因素、管理体制因素、竞赛选拔制度;第六是环境因子:包括政治参与因素、媒体宣传因素、兴奋剂因素、群体因素、体育法规因素。4我国应从四个方面发展我国竞技田径运动:第一、进一步完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第二、努力提高田径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和科学化训练水平;第叁、加强后备力量的选拔与培养;第四、完善体育法制建设,加大反兴奋剂力度,净化田径比赛环境。

宋爱民[9]2010年在《我国田径竞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我国田径竞技管理体制的突破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田径竞技管理体制对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着眼于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的发展趋势,在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过渡时期,如何对我国田径竞技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使我国田径竞技管理更为合理、有效,一直是政府与社会各界研究和探索的前沿问题。目前我国田径竞技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不协调因素,如管理体制与资源配置问题:田径经费来源不足,以计划手段配置资源现象仍然严重,经济利益分配不均,资源配置机制不完善,管理效率与效益不高等;田径人才管理机制问题:人才浪费现象严重,运动员选材困难等;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协调问题等。通过调查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轨时期,我国现有田径竞技管理技术不高等。本文通过借鉴国外体育管理体制的成效,总结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所取得的成效,分析我国田径竞技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结合目前我国体育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提出我国田径竞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对策:一方面,进行田径竞技管理方式的转变。第一、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相结合,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实现田径的公共管理服务价值;第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政府指导,由市场提供田径公共产品和服务,区分情况确定市场化程度;第叁、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相协调,国家田径项目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我国田径发展的政策,对田径行政管理机构进行调整,使田径管理向协会化发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第四、使田径的竞技性与社会性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进行田径竞技管理体制的创新。第一、从系统性、目标性、科学性原则出发,建立田径目标管理体系;第二、提升我国田径竞技运动员及教练员水平的管理体制创新水平,主要从提升我国田径竞技运动员数量与质量、运动员训练与竞赛和提升教练员水平等方面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沈丙妮[10]2007年在《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世界各国正共同追求着一个目标——可持续发展。在这一人类社会发展模式重大转变中,包括体育在内的所有领域,从理论到实践都要发生重大变革。作为中国体育基础项目的田径运动也必然随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世界田径运动近20年发展演变及中国田径运动的历史、现状的评析,分析中国田径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对竞技田径运动、群众田径运动和田径产业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历史层面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和2008年时影响中国田径运动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从实践操作层面上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推动和促进中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依据;分析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措施。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演绎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来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群众田径运动和田径产业开发叁个子系统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⑴可持续发展是90年代在国际上形成的有关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是先进的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田径运动的必然选择和趋势。⑵中国田径运动在过去20年经过了恢复、发展、提高和滑坡的过程,表现出不稳定的前进特点。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田径运动有了发展和提高,开始走出低谷,但一些成绩还是不稳定,整体实力与世界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客观上存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⑷中国田径运动员在全运会上震惊世界和在奥运会、世锦赛上无所作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形成了“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冲突所导致的中国田径顽症,成为中国田径运动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⑸中国田径运动员“叁早”现象,阻碍了中国田径运动的持续发展;田径后备人才的匮乏,导致中国田径运动竞技水平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田径市场化起步较晚,竞赛体制相对滞后,还没有形成田径竞赛与商业运作的良性循环,缺乏对中国田径运动持续发展的有效推动。⑹中国群众性田径运动发展得不够完善、开展得不够广泛,导致中国田径人口匮乏,阻碍了中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⑺优秀运动员及教练员队伍建设、训练和管理水平、竞赛制度、职业化程度、后备力量的培养、科研介入、经费投入和后勤保障,是影响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田径运动自身的技术特点、基层田径师资力量、田径场地和器材设施、基层竞赛体制的完善与稳定、媒体的宣传、经费投入以及地方各级田径协会和基层群众性田径组织的建设,是影响中国群众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项目的受欢迎程度、职业俱乐部建设、田径产业开发人员的整体素质、项目的竞技水平、宣传及包装、来自其他运动项目的市场竞争以及田径明星的培养及其作用的发挥,是影响中国田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⑻与当前形势下相比,2008年时职业化程度、竞赛制度、基层竞赛体制的完善与稳定、地方各级田径协会和基层群众性田径组织的建设、职业俱乐部建设和田径明星的培养及其作用的发挥等制度性因素将对中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经费投入及后勤保障这一基础保障性因素对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程度将有所减弱。在中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竞技田径运动、群众田径运动、田径产业开发叁个子系统不是不分主次、齐头并进的,而是随着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在不同时期有主有次、此起彼伏的,当前形势下居于主导地位的是竞技田径运动,而群众田径运动和田径产业开发则将在未来逐步占据主导地位。⑼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是以竞技田径运动、群众田径运动、田径产业开发叁个子系统在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上的叁维统一。⑽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中国田径运动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项目运行机制的转换,是从实践操作层面上推动和促进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⑾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转变工作职能、深化田径体制改革,完善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完善体育法制建设,规范田径比赛环境,加大反兴奋剂力度,建立和充实地方田径协会组织、加强基层群众性田径组织建设,加强俱乐部制度建设,完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理顺不同赛事关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田径竞赛制度,完善训练管理体制,加强理论、科技创新,实现体育科技创新和田径运动训练一体化,以青少年田径运动为重点、大力开展群众性田径运动,着力培育田径市场、加快中国田径运动实现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产业化——“四化”的步伐,是推动和促进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 李春雷. 北京体育大学. 2001

[2]. 河北省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研究[D]. 周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10

[3]. 期待视野下中国田径运动发展变化的透视[D]. 王国英. 辽宁师范大学. 2017

[4]. 福建省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 周欣.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5].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男子田径运动成绩发展变化的多维分析及其预测研究[D]. 王爱双. 曲阜师范大学. 2010

[6]. 影响越南田径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D]. 阮青松. 上海体育学院. 2010

[7]. 我国16岁—20岁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广. 北京体育大学. 2005

[8]. 影响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因素及对策研究[D]. 李明. 广西师范大学. 2010

[9]. 我国田径竞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D]. 宋爱民.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10]. 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 沈丙妮.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