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的视觉化赏析论文_程梦瑶

音乐作品的视觉化赏析论文_程梦瑶

[摘要]本文基于“声音是听得见得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这句话展开思考。对于视觉化表达情感的功能性作具体研究,近几年有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大脑的每一个区域负责某种感觉成分,比如声音分属听觉区,气味分属嗅觉区。但是,在有些人的大脑中,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区域发生融合,他们就会看见有颜色的音符,听见牛肉的香味。这被称为“联觉”现象。故音乐作品是可以被视觉化的。音乐与美术同样的表达情感,可以用眼睛欣赏音乐。

[关键词]视觉化;情感表达;心灵体验;音乐作品

一、音乐作品视觉化调研

在这学期的课程中学习到了音乐的基本知识,作为一名美术生对于音乐并没有深入的了解,更没有想过音乐与美术的关系。在老师提出题目后,我重新思考音乐作品如何用视觉化所表现,用眼睛如何去欣赏音乐。

经过我的调查研究,前人早已有将绘画与音乐所结合的经历。康丁斯基在三十岁时受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的克劳德·莫奈画作的启发,放弃在大学所研习的律师课程,毅然决定改行当画家。

据史料记载1910年,康丁斯基画了他第一张抽象风格的水彩画,并同时启航理论研究之路,即在 1912年于德国发表了《精神和艺术的关连 》。这本书从剖析心理作用上入手,开启了心理与色彩的关联研究而获得世人重视,更为难得的是他在比照了绘画和音乐的关系上得到重大突破。康丁斯基画作启发并推动了抽象表现艺术风潮,为现代艺术开拓了迂异不同视野,为绘画视觉艺术带来全新的感受。基他曾写道:“色彩是键盘、眼睛是琴槌、灵魂是那无数的琴弦,而画家则是那对弹琴的手,触摸着琴键,诱发心灵的悸动”。

二、音乐作品视觉化科学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证实,人类大脑的每一个区域负责某种感觉成分,比如声音分属听觉区,气味分属嗅觉区。但是,在有些人的大脑中,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区域发生融合,他们就会看见有颜色的音符,听见牛肉的香味。这被称为“联觉”现象。

美国密苏里州的梅丽莎·麦克柯莱肯就是一个“感官联觉”者。从出生开始,她的各种感官就有着交叉作用的影响。“对于某些刺激,我体验到的是‘错误’的感觉,觉得每一个字母、每一个数字都被涂过颜色,一年365天围绕着我就好像围绕着空中的某个定点打转一样。”她这样解释她感觉到的与众不同的世界,“不过,最奇妙的是我能看到听到的音乐。它以多种色彩、多种质地以及多种形态的形式流淌着、转换着,就好像它是那支歌里的核心灵魂元素。”有趣的是,在15岁以前,梅丽莎都以为其他人也跟她一样,被身周色彩斑斓、动感十足的乐声所包围。如今,梅丽莎已经成了一位艺术家,她的工作就是把自己每天“看见”的歌曲用油画、亚克力画描绘下来。这些颇为抽象的作品都以单曲命名,主要以色块和点、线为主,但风格上也有一些规律可循,比如重金属摇滚会出现爆破的效果,以冷色调为主,而节奏舒缓的歌曲则呈现温暖柔和的色块。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让别人理解她所生活其中的那个五光十色、精彩纷呈的世界。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机构也尝试着用软件把声音转化为视觉的符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海外媒体报道称,一名电脑工程师马克·费舍尔就致力于采集座头鲸、鹌鹑、猫头鹰等各种动物的声音,其中也包括海豚这些声波已经超出人类听觉接收范围,即“听不到”的声音,然后用彩色成像软件把声波着色,就得到了几何图形和花朵形状的图案,有些像万花筒中看到的几何对称图像。

在费舍尔之前,为了识别动物的物种,海洋生物学家通常就会通过绘制动物“歌声”的声谱图,将声音可视化,但这种声谱图只有黑白单调的细密条纹。费舍尔的软件用的是一种不太常见的“小波转换”数学过程,鲜艳的颜色和更复杂的图形能够记录声音中更多的细节。而德国的ZKM音乐与声音研究所,则进行了更多可供大众参与的声音转码的尝试。

三、个人对于音乐作品视觉化的认识

作为艺术的不同分支或语言,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发展并行互动,相互促进和影响交融。美国音乐家马利翁曾说:“声音是听得见得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人也用“五色”对应“五声”,即五色:黄白青赤黑,对应五声宫商角徵羽。1837年,俄国著名的作曲家莫索尔斯基看了亡友画家加尔特曼的绘画遗作展之后,创作了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每首以一幅画为创作依据,由引子与起连接作用的“漫步”主题和十首个带标题的乐曲构成,使音乐的形式与观看展览的过程相一致。法国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的代表作《大海》由三幅“交响素描”构成:1.从黎明到中午的大海;2.浪的嬉戏;3.风与海的对话,用音乐表达了大海与天空,光与风的各种丰富变化。此外,维瓦尔第的《春》,圣桑的《天鹅》,斯美塔那的《穆尔道河》,拉威尔的《丑角的早晨》,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的许多音乐作品无不展现出音乐与视觉世界的某种关联。音乐也可作为视觉创作的依据。画家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提到,强烈的黄色如同高音小号的声调,蔚蓝色像长笛的声音,蓝色像大提琴的音调,橘黄色像教堂的钟声一样清脆响亮,纯绿色像小提琴宁静而绵长的中音等。从康定斯基的画作标题《红的梦之笛》、《圆之舞》、《相互的和音》、《赋格》、《伴奏的中心》、《二分音符》、《和声》、《有规律的飞翔》等,可以得知这些绘画作品都与音乐有关。四、音乐作品视觉化的练习

经过了解与学习之后我也试着尝试用画面来表达音乐。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出创作人的心情。音乐与绘画,在内容上可以融会贯通,形式上可以相互借鉴,情感上可以相互融通。当音乐走进画面,当色彩融入音符,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音乐的传播方式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由听觉的体验进入到了视觉的享受阶段,并且音乐的视觉化传播已经成为时下音乐传播的流行趋势。本人通过自己感受音乐视觉化的练习过程,尝试了情感表达的共通性。

参考文献

[1]徐佳;用音乐传递感动和希望[J];当代学生;2011年Z3期

[2]修宏宇;沟通从音乐开始[J];新青年(珍情);2011年08期

[3]徐宁聆;音乐审美心理中的联觉问题探究《北方音乐》;2014年12期

论文作者:程梦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5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音乐作品的视觉化赏析论文_程梦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