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通信支撑智能电网建设的探讨论文_方敏

电力信息通信支撑智能电网建设的探讨论文_方敏

(国网榆林供电公司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电网的改革,以及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大力推进,电力通信这几年发展的也是飞快。并且,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加速增长,导致了很多其他的行业也在高速前进,这就对电力的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和主流。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当中,电力的信息通信作为一门技术,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保障。本文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来探讨支撑智能电网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智能电网通信网络

引言

我国的电网结构模式这些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型的管理逐渐走向了智能化管理。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在智能电网的平稳运作方面担负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智能电网的建设,毫无疑问,需要完善的、高效的信息通信体系来支持。它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水平,对于国家层面的经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智能电网和电力信息通信概述

(一)智能电网的概述

智能电网,顾名思义,具有智能化和科技感的电网管理系统。它是以通信网络为基础,利用现代的先进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智能设备支持下,构建而成的电网结构。与传统模式的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更高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电力设备的使用率,降低了线路中的损耗,并且使得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更加的安全性能、更加稳定的特性、更加环保的模式。

(二)电力信息通信的概述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电网技术,由于它依托于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因此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也是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近些年来,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利用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组成一种新型的电力信息通信模式,使其应运于当前的电网建设中,使得智能化的电网建设和管理得以实现。在这种通信技术下,电网可以实现远程调控、设备的智能管理,使得工作效率提高,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智能电网的信息通信系统业务需求

实现语音、数据、视频图像三网合一的综合业务服务,需要无处不在的信息通信系统支持。智能电网对信息通信通道的时延要求是:变电站内部小于1ms,其它小于500ms;同步时间偏差小于1ms。据IBM对带宽需求的预测,每个先进的变电站需0.2~1.0Mbit/s带宽,连续抄表每百万先进的电表需1.85~2.0Mbit/s带宽,每万个智能传感器需0.5~4.75Gbit/s带宽。电网友好型电器的频率响应范围是±5mHz,所以信息通信通道的频率同步精度要小于1mHz。

ms级时延要求,ms以下的同步时间偏差要求,mHz以下的频率同步偏差要求,以及宽带高速要求,都是智能化电网对信息通信的业务性能需求。

三、电力信息通信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一)灵活性强、可信赖性高

电力企业的供电系统是否正常供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在供电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能够及时应对,这也是它与一般公共的通信网络所不同的地方。

(二)具有风险可控技术

在电力系统的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而导致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这样就有可能会因为故障的产生而导致电力系统的电力设备、网络信息的传递、电力的调度、设备的监控等出现问题。面对这些意外风险,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会马上启用紧急备用手段维持调离信息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面对电力系统的网络复杂化,可以轻松实现网络通信模式

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它需要针对不同的接口,采用不同的通信手段进行连接。整个系统中,因设备的多元化,网络通信的连接方式也必须实现多元化。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就能够实现这一复杂的通信模式。

从智能电网的组成部分不同来说,具有以下作用:

1、在用户端与智能电网的连接中,提供接续支持。智能电网的网络中,需通过网络技术,将信息有效的传递给系统的管理者。管理者依靠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利用各种监控手段,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可以马上采取应急手段。

2、提供更高效和更加准确的信息传递。采用光纤技术与电力信息通信的技术,利用光纤的高效和平稳传输等特点,确保信息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这些都是智能电网必不可少的功能。

3、在电站建设中,支持更多的自动化管理。利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可以对智能电网的具体运行情况进行调控,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结合电力信息的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智能电网各个阶段的控制,实现完全意义的自动化。为智能化电网建设提供安全防护。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很多是要靠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来运行工作,因此信息的安全和准确性十分重要。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网络中,对面临的威胁、以及敏感信息等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加强智能电网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安全性。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目前已有的基础条件方面,各环节均已建立较成熟的业务信息系统,在电网信息模型的融合、统一的信息平台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与应用工作。国家电网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建成先进可靠的电力通信网络,形成了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载波、卫星等多种通信方式并存,分层分级自愈环网为主要特征的电力专用通信网络体系架构。传输媒介光纤化,业务承载网络化,运

行监视和管理正在逐步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

但是,与坚强智能电网的要求相比,目前信息通信系统还存在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的应用深度和实用化水平有待提高;配电侧和面向用户侧的通信网络资源不足;电力通信传输网络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通信信息资源需要优化整合;通信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从电力行业内各类资产的运行使用寿命角度来看,对应中国智能电网1代电气类资产的运行使用寿命周期,需要先后建设2~4代的信息通信系统。若按照2代来规划信息通信体系架构,则第1代的重点是如何通过基础技术的改进来可靠保障网络与物理设施的生存能力,第2代的重点是如何采用基于博弈论的虚拟组织理论,提供一种集成信息通信能力,构筑分布式虚拟系统。建议在研究、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等各个环节,重视支撑中国智能化电网的信息通信系统的网络管理和安全防护工作。建议强化支撑中国智能化电网的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争取在相关核心技术标准领域提交国际标准。

五、结语

这些年,我国电网的输电能力不断升级,电网的构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在这种形式下,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所体现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在智能电网系统的建设中,确保智能电网的平稳运行、信息的有效和快速传递、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维护和应运要加强。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技术是相辅相成,它们二者合二为一,完善电网的电力通信体制,对推进我国整个电力事业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德,吴尚斌.浅谈电力信息通信在建设智能电网中的基础性作用[J].电子测试,2016(24):66-67.

[2]廖震宇.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与运营分析[J].通讯世界,2014(22):186-187.

[3].2009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论坛成功举办ICT支撑智能电网发展[J].电力系统通信,2010,31(01):75.

论文作者:方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电力信息通信支撑智能电网建设的探讨论文_方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