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技术论文_李会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技术论文_李会

(新疆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的建设也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能够有效改善的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对电网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目前的电力系统中,智能技术控制已经逐渐向着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并在发展中逐渐完善,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

电力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手段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也是行业发展重要趋势。智能控制在自动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能起到推动自动化实现的作用,它的应用除了表现在设备与调试外,还能改善现有系统,解决现存问题。

1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基本概述

当前,网络技术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并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方面,存在积极的影响。经对电力系统运行实行分析,可结合网络技术、电力系统,从而能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检测效率、控制效率、自动控制电力资源生产和输送等效率。与此同时,经管控自动化方式,可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进而满足变电站和电网、调度电网等要求。为促进电场的稳定发展,需结合具体状况不断改进自动化,并且合理使用智能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合理运用智能技术系统,能对神经网络、模糊、专家系统等实行严格的控制。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智能技术因能保证电力输送效率、自动化控制效率,所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一技术在以往技术之上进行完善,因此可对电力系统实行严格控制,做好对感知外部信息系统分析工作,进而能严格控制电力系统。电力自动化,对电力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电力设备运行速度有着明确的标准。电力自动化系统结构设备运行具有复杂、难度高、逻辑性强特点,为此需合理运用电动机、配电室。需要注意事项:电力系统配件数量非常多,如果发生故障修复难度较大。和原有系统实行比较,控制系统方面存在较大的挑战性,需较长时间才可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2应用的优势分析

2.1加强对数据的处理。

由于智能化技术控制的一致性是比较强的,因此在处理相关数据时也是比较强的,尤其是对一些陌生数据的处理。如果我们在运行的过程中输入陌生的数据,我们是可以获得有效的估计值,这样我们在应用的过程中就可以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

2.2提高系统的有效性。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由于智能化控制是通过调整鲁棒性、响应的时间以及下降的时间进行控制的,这样就能够有效实现系统控制程度调节的随时性,还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作业性能,使得自动化控制顺利进行。

2.3不需要建立模型。

使用传统的方式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进行运行与控制的过程中是需要建立控制模型的,这主要是为了相关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则不需要建立模型,并且还能够有效解决对象模型复杂多变等一些问题,这样就从根本上降低了对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统治系统的精准性。

3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3.1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属于现代化的信息智能技术。在对大脑的运行和思考模式进行分析之后,模拟大脑的运行模式进行计算的模式。这种技术相比较其他的技术来说,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加强,并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很好地控制电力系统的有效、稳定运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能够将人工的操作简单化,并进行随时随地的实时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能够将电力系统中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和诊断,并促进各项功能的有效结合,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线性最优控制技术

线性最优控制技术起步较晚,但其技术有着很多的发展前景。现如今,在很多领域上都有着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的影子,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也越来越趋于成熟。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相比较其他的技术来说,更注重电力系统的质量性运行,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在电量运输中的最小的电力浪费和电力损耗。但是,线性最优控制技术需要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应用,并且十分的难以操控,不仅对技术层面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应用环境上,也要保证其可行性。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型的发电机和大型器械,它能够控制十分微小的电压,改善发电机的控制效果,强化发电机的控制,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控制。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调节电压和输出之间的转换,并根据PID计算法计算出电压中存在的偏差,从而使电力系统实现最优化的控制。

3.3集成智能控制的运用

任何一种单独控制方式所能达到的效果都比较有限,而将多种控制方式集成到一起后,每种控制方式的优点都能得到发挥,这就是集成智能控制最为突出的优势。在电力系统中,智能控制方法、智能化系统和电力自动化之间的交联就是一个集成智能系统,它可以实现多种智能化控制。随着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融入,使得集成智能系统的性能更加完善,控制功能也更加强大,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作用也更加明显。

3.4模糊逻辑方面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模糊控制器,它们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取代传统的控制器,并应用到其他多个领域。对于模糊控制器的研究,最开始主要是被使用在各种数字传动装置中。在进行具体的应用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M和S,前者更多的被应用在调速控制方面。两种类型都是有着相应的规则库的,以及更加具体的规则集。M型的控制器,主要是由以下部分组成:模糊化,其作用是对相关变量的量化、模糊化处理,在这一过程中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函数。推理机,是其中的关键构成部分,能够对人类的推理方式进行成功的模仿,从而实现智能化的决策。知识库,主要涉及到语言库、数据库,在投入使用之前,将相应的知识放到具体的目标上,以此来实现控制器的设计,同时完成对行动的可靠性控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将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结合起来使用,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操作。

3.5向着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方向发展

在以往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工作中,系统只是针对单过程、单故障进行诊断,局限性非常大,不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复杂的运行需求。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将会向着人工智能诊断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诊断是一项高效化的诊断控制技术,其可以按照系统运行对设备的需求,对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全面诊断和分析,改善智能控制的整体质量。比如:当对电力机械设备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对设备进行自动化、动态安全以及静态安全等进行分析,自动诊断故障,为检修人员提供指导。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计算机技术与智能技术的有效结合,大大推动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有效的确保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工业生产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人工智能技术出现的时间还不长,还存在着较多值得改进之处,对此还需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戴丽莉,丛斌.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浅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02):00183.

[2]王倩.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01):156.

[3]耿路,颜伟,朱达等.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2):145.

[4]蒋蔚.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7(01):93-94.

[5]徐云芳,李洁.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7(03):118-119.

论文作者:李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技术论文_李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