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与中日韩新词新语教学论文_刘洋 王珏

模因论与中日韩新词新语教学论文_刘洋 王珏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系佳木斯大学2016年基础研究类(社科类)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16JDMS11)课题研究成果。

摘要:近年来,模因理论成为教育界广泛应用的教学理论,尤其是对外语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十三五”时期,教育教学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与精神关照,使得该理论与教学实践高度融合,影响更为广泛。作为高校外语一线教师,充分运用模因理论指导实际教学,这无疑是为新时期大学外语教学提供了创新的研究路径。笔者基于模因论视角,通过多年在教学中的实际经验总结,对教学中涵盖中日韩三国语言的新词新语进行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改进教学效果,借此提高学生外语学习水平,为探索教学科研新成果贡献力量。

关键词:外语教学;模因;新词;新语;中日韩

一、模因与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简称:meme),在牛津大学道金斯作品《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最早多次提及,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通过模仿得到传播。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何自然和何雪林于2003 年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当前,在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教学纷纷创新教学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大环境下,该理论以其独特的文化性、人本性、实践性被国内外学者重点研究,笔者以中日韩三国新词新语为例,探索部分新词如何成为强势模因并进一步传播发展的。

词汇是语言系统里最活跃的部分,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是模因传播的载体,模因靠语言复制和传播,而另一方面,模因传播也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谢朝群、何自然,2007)。任何东西只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 或者人们通过模仿获得并加以传播的任何东西, 都可以算作是模因。如果一些新词出现,通过人们的模仿,逐渐传播开来,流行起来,就可以被认为是模因。强势模因具备强势生命力,在传播中会在其基础上产生并不断再次衍生出与其相关的新词新语。

二、新词新语

在我国,吕淑湘、陈原先生最早研究了新词新语,曾明确指出:新词新语既包括不久之前产生, 其含义、色彩和表现形式都给人们以新颖感的那种词语, 也包括旧有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一直以来,存在新词、新语、新词语共存的局面。甚至存在将新词新语归化为流行语的说法。

对于新词、新语、新词语的定义和划分, 不同学者尽管有不同的观点, 但其实核心概念基本一致,因此,本文中出现的“新词”所指等同于一些论文中的“新词新语”。

三、2017年度中日韩新词与模因论

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中指出,在2017年,共诞生的242条新词汇中“共享”一词最受青睐。综合类十大流行语“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天舟一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出现“共享”一词,十大新词语中也出现了与“共享”有关的“共享充电宝”。“共享”一词同时出现在了十大新词语和综合类十大流行语这两个榜单中,堪称最热门高频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下,产生了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停车,共享宝马,共享农庄,共享茶馆等模式;从语言的角度来说,都属于以 “共享”为模因而出现的新词。

韩国2017年度新词新语中,“프로 ○○러”名列其中。表示“专业”与表示动作行为人的名词型语尾“-er”结合而成,指的是总是有○○行为的人。

○○可以代入任何单词。

ex.) 프로 야근러 / 프로 잔소리러/ 프로 SNS러 / 프로 삐짐러 / 프로 바쁨러

例:专业夜班者/专业唠叨者/专业SNS者/专业闹别扭者/专业忙碌者

日本的2017年度新词中,在特朗普选举美国总统时宣扬“美国优先(アメリカ優先)”,一词在日本形成热点话题,也入选为日本2017年度新词之一。由此日本东京都知事和因创立了“希望的党”而闻名的著名女性小池百合子随即也提出『自分ファースト』,即在公司和组织之前,倡导更加重视个人的利益和业余时间的理念。

以『OOファースト』为基础,出现了『都民ファースト』(都民优先)、『自分ファースト』(自我优先)等反映了新时代特点和社会热点的新词。

无论是“共享”还是“프로 ○○러”、 “『OOファースト』”,这些模因不断被模仿、复制和传播,通过模仿不断被传递。这些新词既反映了各个国语言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及实态数据,又为给语言生活提供了新鲜的研究素材。

新词牵动着社会公众的目光,影响着各国语言生活,对顺利进行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换有着正面的作用,了解、学习、掌握新词新语,也应该是高校外语课堂教学重要的内容。

结论

模因论对语言教学具有指导作用。高校日语和韩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是无基础、零起点,如何使其能够更加兴趣化、专业化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模因论的指导下,以模因为基础,以模仿为核心,采用模仿与联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词汇的学习和练习,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 1):30-39.

[2]赵改梅, 王乃斌.模因与词缀化新词现象探究[J]时代教育:2016(10):57

[3]姚爽.模因论视角下的中日流行语的比较研究[J]语言文化,2014(4):302-303.

[4]周炜,廖瑛.从新词到流行语:模因论解释[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1(1):107-110.

[5]谭静.模因论观照下的网络新词新语研究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3-16.

[6]https://blog.naver.com/rspak/221171237427riyu

[7]https://terms.naver.com/entry.nhn?docId=3658906&cid=59579&categoryId=59579

[8]央广网

作者简介:刘洋(1986年—),女,汉族,黑龙江人,本科,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朝鲜语专业教师,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亚非语言文学;

王珏(1983年—)女,满族,黑龙江人,硕士,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

论文作者:刘洋 王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模因论与中日韩新词新语教学论文_刘洋 王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