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_铬铁矿论文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发展战略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藏论文,矿产资源论文,发展战略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自和平解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受自然、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国其它省(区)市,特别是东部沿海省(区)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逐步缩小差距,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是全区230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近年来,中央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今后五年要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中西部地区要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使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国家将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为西藏发展经济提供了良好机遇。与全国兄弟省区相比,西藏拥有土地、森林、动植物、水能、矿产、旅游等一系列优势资源,本文将重点探讨矿产资源的开发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发展对策。

一、西藏矿产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前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地矿产业得到了很快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提高了国土研究程度,发现矿种168种,已探明152种矿产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据1985年统计,矿业总产值接近600亿元,地矿产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已经建立的资源、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种矿产探明储量的丰度各不相同,分布极不均匀,在主要矿产中、煤、铁、铅、锌、磷、硫铁矿探明储量较多,而石油、天燃气、铬、铜、锰、钼、钾等的探明储量不足,而且我国人均矿产品的消费远远低于世界上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矿物原材料看,我国钢铁生产、有色金属生产、化肥生产等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预测在今后50—60年内,矿产品的消费量将成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因此在矿产品供求方面,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我国将面临严重的挑战。

西藏自治区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8是一个资源大区。截止到1994年,全区已发现94种矿产,1700多处矿床(点),探明有储量的40多种113个矿床,其中大型19处、中型32处、小型64处,在已探明的有储量的矿种中,列居全国前十位的有17种:

第一位:铬铁矿(570万吨)、工艺水晶(1.28万吨)、刚玉(16898吨)和地热能

第二位:铜矿(886万吨金属铜)

第三位:菱镁矿(5709万吨)

第四位:硼矿(339万吨)、自然硫(4.1万吨)和云母矿(1728吨)

第六位:陶瓷土(2130万吨)和砷元素(14.14万吨)

第七位:石膏(12.19亿吨)

第八位:泥炭(813.7万吨)和晶质石墨矿(340万吨)

第九位:锑矿(4.72万吨)

第十位:钼矿(伴成钼23.78万吨)和重晶石(707万吨)

据有关专家预测,全区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6504亿元,人均占有资源价值居全国各省(区)之首。过去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西藏矿产资源优势没能转化成经济优势。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西移,随着西藏地区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资源优势开始逐步转化成经济优势。自治区人民政府十分关注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矿产资源开发事业,国家也逐步加大对西藏矿产业的投入,投资建成了罗布萨铬铁矿和扎仓茶卡硼美矿;西藏通天实业有限公司建成年产规模为3万吨的硼矿加工厂;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准备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开发藏东特大型玉龙铜(钼)矿。截止到1995年,全区共有矿产企业84家,其中,国有19家、集体51家、乡镇及其它类型14家,从业人员7122人,遍布全区七个地市、28个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5270万元(90年不变价),占当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4.91%。其中18家重点矿山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0551万元,实现利税3514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4350万元。

我区矿业企业主要以国有、集体矿山企业为主,全部为中小型矿山企业,矿业企业中还未有能对西藏经济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大型矿业企业。矿业企业主要从事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贵金属矿、煤炭采选业和黑色金属矿冶炼加工业,重点是开采铬铁矿为主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开采硼为主的非金属矿采选业,并有一定数量的从事煤炭生产和黄金生产的矿业企业。1995年全区主要矿产品产量为:铬铁矿12.5万吨,硼矿4.8万吨,原煤0.76万吨,黄金126.4公斤,工业硼砂3314吨。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矿产工业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矿产工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面临的困难、制约因素还很多。主要表现为:

——由于历史的原因,西藏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于各兄弟省市,加上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生产要素的提供和配置难度大,形成现代工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的环境及条件短时期内难以根本实现。

——区内市场容量小,发育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完备,内部调节能力差,外部联系不通畅,只能被动承担区外市场的各种压力,不具备反向调控和对外“冲击”能力,工业生产经营难度大。

——西藏矿产工业尚处初期启动阶段,基础差、规模小、行业发育不全,整体素质仍然偏低。

——工艺设备陈旧,科技基础薄弱,产品水平低,自主开发能力差。表现在“龙头”产品、名优特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矿产品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外销,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企业“老、小、散”,资金不足,负担过重,效益低微,严重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加之成本增加,利润转移等外部因素,部分企业甚至正常的生产经营都难以运作。

——基础管理薄弱,管理工作滑坡。企业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制度执行差、工艺管理工作松散、标准工作体系和工时定额管理不健全、信息管理落后等问题。不少企业基本上还处于经验管理状态。

——建设和改造的前期工作薄弱、滞后,储备项目少,工作深度不够,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矿产资源与区内其它资源相比,是西藏最大的优势资源之一。在目前已探明储量的40多种矿产资源之中,有许多矿种是国内紧缺的矿产资源,矿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由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矿产业列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从黑色金属行业分析,我区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中铬铁矿具有一定的优势,截止到94年底,全区保有储量达447.6万吨,占全国铬铁矿石储量的45%左右,其中山南地区探明铬铁矿石储量580万吨,铬铁矿石保有储量达419.4万吨,占全区保有储量的93.69%。铬铁矿是钢铁工业发展所需重要的辅助矿种之一,全世界铬铁矿储量约为50亿吨,其中探明储量的96%集中在南非、津巴布韦、前苏联这三个国家。1993年全世界生产铬铁矿993万吨,而同期国内产量在10万吨左右,全国年铬铁矿需求量在50万吨左右,并且逐年提高。而全国年产量仅为15万吨左右,其中80%是由西藏生产的。国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外汇进口30—40万吨铬铁矿以满足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需求,因此在西藏重点发展铬铁矿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行业分析,我区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铜、铅、锌、锡、锑、钼、钴等矿种。其中铜矿储量十分丰富,已发现铜矿床6处,累计探明储量达886万吨金属铜,有大型铜床3处,主要集中在藏东的江达、贡觉、察雅县境内。最大的铜矿床是江达县的玉龙铜矿,金属储量达650万吨,是全国第二大铜矿床,玉龙铜矿带控制远景储量1300万吨;预测资源总量4000万吨。我国是世界上铜资源较贫乏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市场,目前全国年铜需求量在100万吨左右,而年产量仅为60—70万吨左右。据海关统计,我国1995年共进口铜、铜材、铜精矿、废杂铜、铜合金220.08万吨,进口总值21.38亿美元。因此,充分利用我区资源优势发展产铜矿业,对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平衡外汇,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从贵金属行业分析,目前我区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金、银等品种。其中,黄金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全区共发现矿产地150多处,矿化点140多处,经对少部分开展了地质工作,已探明砂金储量为14.20吨,远景储量40.7吨;岩金地勘工作刚开始,以伴生金矿为主,岩金储量为48.83吨(其中伴生金41.80吨,独立金7.03吨)。在盐湖中蕴藏的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锂、铯、铷等贵金属元素,其中锂矿估算储量为390万吨。

从非金属行业分析,全区拥有丰富的硼矿和建材用矿种。全区硼矿保有储量达339.4万吨,主要集中在阿里、日喀则、那曲等地区。国内市场对硼矿的需求量逐年上升,目前国内市场硼矿年需求量为12万吨,生产能力却仅为8—10万吨,每年需进口3—4万吨,而在西藏开展硼矿生产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我区拥有丰富的石膏矿、饰面用大理岩、花岗岩、陶瓷土等矿产资源,其中大理岩储量为8649万立方米,花岗岩1473万立方米,石膏12.19亿吨,陶瓷土2130万吨,这些矿产资源为发展西藏地方建材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西藏还拥有一定数量的煤炭资源和宝玉石矿资源,在基础设施完备和技术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发展地方煤炭工业和宝玉石开采及加工工业。根据近期地质工作进展情况,在藏北地区发现了油气资源,在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后,藏北地区有望成为西藏石油生产基地。此外,西藏有丰富的地热能资源。关于地热能和石油开发利用将在能源开发中另行专述。

西藏矿产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具有相对集中的地域特点。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西藏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以铜为主的有色金属资源;以铬铁矿为主的黑色金属资源;以砂金为主的贵金资源;以硼为主的非金属资源;以及以锂为主的稀有金属元素资源。而现阶段西藏矿产资源的开发尚处在初级阶段,主要以铬铁矿和硼矿为主,砂金资源开发刚刚起步。为了加快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了六个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重点建设筹备项目,其中有三个是属于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一是藏东地区玉龙铜矿开发,以玉龙铜矿开发为主,带动周边几个大、中型铜矿的开发,将藏东建成西藏乃至西南有色金属生产基地,使藏东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二是西部扎布耶盐湖资源的开发,以生产硼矿、碳酸锂等盐化工产品为主,将西部建成西藏的盐化工生产基地,使西部成为二十一世纪初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三是藏北地区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九五”末期在伦坡拉建成年产能力8—10万吨的油田,以缓解西藏能源紧缺的状态。

二、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的意义、目标和资源保证程度

从现在到下世纪初,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到2000年,力争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左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多数群众达到小康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下世纪的更大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到2010年,经济总量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经济总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努力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发展速度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力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逐步走向富裕。

主要任务是:稳定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地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加快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供给型经济向经营型经济的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实力、活力和后劲。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要求,西藏工业从加强现有工业企业改组、改制、改造入手,以资源转化、提高自给能力,增强经济实力,增加财源为目标,重点发展采矿业和矿产品加工工业、轻纺和民族手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建材工业及森林工业,逐步形成符合我区实际、有地方特点的工业体系。到2000年,保持年均增长15.6%左右的发展速度,工业总产值达到12.6亿元左右,到2010年,确保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7亿元左右。

为了实现上述宏伟目标,西藏必须大力发展矿产业,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1、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的意义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西藏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随着国家战略开发重点的西移,西藏潜在的资源优势将逐渐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造福西藏人民,对促进西藏乃至全国的发展,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开发西藏的矿产资源有利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合理交换和经济联合,逐步缩小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有利于西藏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有利于帮助西藏地区脱贫致富,提高当地农牧民生活水平,增加地方财政税收;有利于形成符合西藏实际,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2、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是:根据西藏地区矿产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铬铁矿、铜矿、硼矿、金(银)矿、石油、天然气为重点,带动铅(锌)、锑、钼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积极稳妥地发展不同层次的矿产品加工业走资源开发——资源粗加工——精加工的发展道路,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加快发展。在大力发展国有矿山企业的同时,积极鼓励、扶持乡镇集体矿山企业,使矿业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之一。

3、西藏矿产业发展目标

西藏矿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00年西藏矿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15亿元,上缴税利1.47亿元,分别占当年计划工业总产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的33%和24.5%左右。到2010年西藏矿产业总产值要达到13.11亿元,占当年计划工业总产值的35%左右。矿产品产量规划如下:

整个“九五”期间,西藏矿产业初步安排了12个重大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投资17.31亿元,占全区同期计划投资的15.84%。

在2001—2010年的十年间,西藏矿产业初步安排了7个重大建设项目,计划投资66.98亿元。

4、矿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西藏地域辽阔,各地之间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资源状况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因此,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各地区资源、经济等因素将全区划分为四个经济发展区,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分级决策的构想,制定了“重点发展中部、放开搞活西部、联合开发东部、藏北牧矿致富”的经济发展战略。

(1)中部经济区:该区域包括拉萨、山南地区和日喀则地区的28个县(市、区),土地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102万。该区在西藏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区的重点经济区,也是西藏腾飞的依托。该区域内黑色金属矿产资源和建材用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因此,近期内应重点发展黑色金属采矿业、黑色金属加工业、建材用采矿业,适度发展有色金属采矿业和加工业。

(2)西部经济区:该区包括日喀则、阿里地区的13个边境县、土地面积23.9万平方公里,人口16.46万。该区域内具有丰富的盐湖矿产资源,以硼为主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宝玉石矿产资源。因此,近期内应重点发展盐湖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硼矿开采和加工业,适度发展宝玉石开采工业。

(3)东部经济区:该区域包括林芝和昌都地区18个县,土地面积22.32万平方公里,人口63.53万。该区域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西藏矿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在该区域内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煤炭资源、黑色金属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近期内应重点发展以铜为主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加工工业,积极开发煤炭资源,在条件允许时,适度发展黑色金属、非金属矿开采和加工工业。

(4)北部经济区:该区域包括那曲地区和阿里的革吉、改则、措勤、拉萨的当雄等县,土地面积59.7万平方公里,人口36.86万。该区是纯牧业区,是西藏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该区域内具有丰富的硼矿资源和黄金矿产资源,石油资源也极具前景。近期内应重点发展硼矿开采和加工业,黄金矿产资源的开发,同时积极开展石油资源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

5、资源开发的保证程度

在西藏的矿产资源中,有一部分矿种是国内较为缺乏和急需的矿产资源,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矿产品的需求,西藏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确定了优先开发的四大矿种,其资源开发的保证程度如下:

(1)铬铁矿资源

西藏按现有铬铁矿的生产能力计算,铬铁矿保有储量可满足34年的生产,如考虑铬铁矿发展的动态情况,区内保有储量能满足26年的生产,也就是可以保证到2010年的生产。

(2)铜矿资源

区内铜矿资源尚未得到开发,目前规划建设的玉龙铜(钼)矿有色金属基地拟在2000年前形成2万吨电解铜的生产能力,2001——2010年,达到10万吨电解铜生产力。目前探明的玉龙铜(钼)矿可采储量能满足28年的生产需求,而且玉龙铜矿周围还有几个大、中型铜矿床可做为后备资源。

(3)硼矿资源

根据区内目前生产能力和发展目标,现保有储量能满足75年的生产,而且区内盐湖硼矿后备资源极为丰富。

(4)金矿资源

根据矿产业发展目标,现有的金矿资源保有储量,只能保证到2008年。但从历史采金遗迹看,区内资源潜力巨大,全区六条金矿成矿带,150多处矿产地中只有30余处开展了地勘工作,只要加大黄金地勘工作力度,黄金生产是有资源保证的。

(5)锂矿资源

西藏锂盐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盐化工提供了可靠保证。仅藏北扎布耶盐湖中的锂、铷、铯等资源潜在价值估计在千亿元左右,目前正在开展地质工作。按矿产业发展目标计算,区内资源量可保证生产200年。

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为优势矿种的开发提供了可靠保证,也为西藏矿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西藏矿产资源开发战略设想

开发西藏矿产资源不仅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发西藏矿产资源是逐步缩小西藏与内地、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保持西藏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为了加快西藏经济发展,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在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投融资政策等八个方面,对西藏实行优惠政策,这将为西藏矿产资源开发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在用好、用活中央制定的优惠政策的前提下,西藏矿产业将实行五大发展战略:

(1)地质勘探发展战略

地质勘探工作是发展矿产业的前提条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已初步了解和掌握了西藏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状况,其中个别矿种极具发展前景。但从整体上看,地勘工作还远不能适应我区的经济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地勘工作程度低,可供开发建设的储备项目少。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大中型矿山从地质勘查到矿山建成投产平均周期要15年左右,也就是说,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加强基础地质工作,着手准备下世纪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因此,我们要从资源对产业发展的保证程度上,考虑与下世纪初的更快发展衔接,为西藏经济的长期发展准备好后续资源。西藏地质勘探的发展战略是:区域展开,突出重点,大中小结合,实行区域倾斜,协调布局,近期地勘工作重点放在藏中“一江两河”、藏东“三江”流域和藏北地区。继续落实好国家安排的专项资金,切实加强以找优势矿种和盐湖矿产资源为中心的地质勘探工作,争取在石油、天然气、铬铁矿、硼矿、铜矿、黄金等矿种上有新的突破。2000年前完成罗布萨、香卡山、甲马赤康等矿区的外围勘查工作,同时加快扎布耶盐湖地勘工作步伐。2000年以后,开展马拉多、多霞松多、扎那朵、莽总等矿床的详查—勘探工作。

总之,从现在开始西藏地质勘探工作要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按照“保证基础、加强普查,择优详查,对口勘探”的原则,重点开展对优势矿种和国内紧缺矿种的地质勘探工作。开展广泛多样的合作,加快西藏地质勘探工作步伐,对西藏区内特殊地区、特殊矿种、特殊矿床,采取区域划分、风险勘探的原则,积极引导区外地勘队伍带资进入西藏地勘市场开展工作,在取得地勘成果后有偿转让或与西藏联合开发资源。要逐步加快西藏地勘体制改革,使我区地勘工作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区矿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投融资战略

实现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西移,最关键的是要加大投资力度。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西藏基础设施条件差,国家对矿产开发投资力度不够,影响到西藏矿产资源的开发。随着国家支援西藏建设项目和投入的落实,随着西藏发展能力的增强,西藏的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加大西藏矿产资源开发投资力度,将西藏的矿产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已成为可能。西藏将在中央特殊政策的扶持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逐步加快西藏矿产资源的开发步伐。一要进一步转变资源的单一配置方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资金多渠道、项目决策分层次和建设实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全新格局,改变国家拨款开发矿产资源的旧模式,采取国家、自治区、地区、企业、个人、国际、国内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的战略。对于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主要依靠国家投资,一般性矿产资源开发可以广泛吸收国内外资金实行联合开发;大型矿床和国内紧缺矿种、特殊矿种主要采取国家、国内融资开发,对于中小型矿点的资源可以由地区、企业或个人注入资金实行开发。所有项目建设实施投标制。二要实行投资主体投资风险责任制和项目业主责任制,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三是建立建设项目资本金制度,所有新建项目都必须确保应有的资本金和铺底流动资金。四要按事权划分投资,竞争性项目,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主要由企业自主决策投资。五是完善投资宏观调控制度,逐步制定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的产业政策,凡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在政策性贷款、贴息、价格、投资方向调节税等方面应予以支持。通过制定明确的投融资战略,为矿产资源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3)实行“三开一重”发展战略

西藏资源转化过程缓慢,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封闭。而打破封闭、扩大开放,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结合到西藏地区资源状况,矿产资源开发,首先要实行对外开放。将西藏矿产资源开发与国际经济、国内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起来,重点是加大对内地省区的横向联合。积极稳妥地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优势互接互补,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转变。二要积极开拓区外市场,引导东部、中部地区的省区市进入西藏,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工作。三要以优势矿种开发为主,近期内将矿产资源的开发重点放在铬、铜、硼、金等国内紧缺矿种上。四要以区域重点突破为主,改变齐头并进、面面俱到的做法,采取“特定范围,有限目标,择优扶持,重点突破”的方针。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基本建设条件,分时段、分区域及时研究并提出矿产资源开发重点,集国家、地方、企业和金融机构之力,重点建设几个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工程和支持一批市场前景好、规模效益高,较强竞争能力的“龙头”产品的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以此带动全区矿产资源的开发。要坚持国有和集体并举的方针,大型矿床和优势矿种、特殊矿种,以国有开发为主,中小型矿床和一般矿种以集体开发为主,同时积极鼓励其它形式的开发方式。要以采矿为主,逐步向矿产品深加工业方向发展,逐步实现采、选、冶、加工一条龙。不断拉长产业链,以矿产资源开发促进当地机械、建材、化工等其它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将矿产业建成西藏的支柱产业。

(4)实行科技兴业战略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实行科技兴业战略。从现在到下世纪初,一是适应市场需求,强化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过程。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抛弃从小到大,从土到洋的常规开发方式,坚持高科技起点,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方式,特别是在大型矿床开发中注意引进国际、国内最新技术,使企业在建成投产后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二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要逐步建立西藏自己的矿产资源开发技术队伍,以国内中西部地区学校为依托,以本地区、本民族人才培养为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来加快矿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三是要不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将科技工作的重点放在优势资源的转化方面,自治区财政应从每年科技经费中挤出一部分专项用于矿产资源转化的科学研究工作上,使资源优势能够尽快转化成经济优势。四是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改革和建立矿产资源科研、开发、生产、营销紧密结合的机制,充分发挥国内、区内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积极引导国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科研机构进入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开展科研工作,使科学技术成为西藏矿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5)实施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从“九五”到下世纪初,西藏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将坚持依法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原则,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要注意将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所有新建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都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实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通过矿产资源开发来促进当地城乡建设、社会文化、卫生等项事业的发展,使矿产资源开发成为西藏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要使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西藏经济发展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相协调,实现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西藏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矿业具有相对的优势,只要我们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地质勘探工作和项目前期工作,增加矿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注重科技进步,就可使矿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矿产业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标签:;  ;  ;  ;  ;  ;  ;  ;  ;  ;  ;  ;  ;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_铬铁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