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综合评价与分析_综合评价论文

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评价论文,电力行业论文,上市公司业绩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概况

电力行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证券市场上也获得了优先发展。在上海、深圳两地股票市场上共有30余家电力类上市公司,形成了我国证券市场最重要的行业板块之一。

上市公司报告资料显示,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总体较好,成长性相对稳定。1999年,平均每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68357万元,比上年增长22.36%;主营利润25418万元,同比增长26.52%;净利润17157万元,同比增长13.64%。大多数电力上市公司的业绩稳定增长,其中,净利润出现正增长的有25家,占76%;主营业务收入实现正增长的有26家,占79%。这表明大多数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突出,经营状况良好,从而保证了在股票市场上电力板块收益的稳定性和低风险性。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发展水平高,盈利能力强。根据统计,1999年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64%,远好于全国上市公司7.99%的平均水平。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的电力上市公司有21家,占63.6%。其中,超过20%的有漳泽电力、长源电力、国电电力、乌江电力等企业,均进入全国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50强行列,这表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获利能力。1999年,全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199元,而同期电力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为0.367元。其中,在0.20元以上的有27家,占81.82%,高于0.50元的有国电电力、粤电力、明星电力、漳泽电力和申能股份,而国电电力、粤电力和明星电力名列全国上市公司每股收益50强。可见,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远远超过全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盈利水平。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低。1999年度平均为39.94%,其中低于50%的有27家,占81.82%。这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或非上市的国有企业普遍较高的资产负债率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1999年度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流动比率为1.36,速动比率为1.27,也反映出该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短期偿债能力和资产流动性较强。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良好的获利能力和稳定的成长性吸引了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关注。

二、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成长能力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选取以下8项指标构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I[,1]——净资产收益率(%)

I[,2]——每股收益(元)

I[,3]——主营业务利润率(%)

I[,4]——资产负债率(%)

I[,5]——流动比率(倍)

I[,6]——存货周转率(次)

I[,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I[,8]——净利润增长率(%)

其中,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被视为区间型指标(指标值落在某个区间为最佳),其余评价指标均为效益型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指标的具体数据见表1。

2.对评价指标实施无量纲化处理

设第i家上市公司的第j项指标为ai[,j](i=1,2,…,32;j=1,2,…,8)。

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各个方面的不同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为了消除由此产生的指标的不可公度性,要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笔者运用极差变换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指标的原始数据a[,ij]转化为指标评价值b[,ij],它们被压缩在[0,1]区间内。所有的b[,ij]形成一个规范化决策矩阵B=(b[,ij])32×8,其中,第i行是第i家上市公司的指标评价值向量bi=(b[,i1],b[,i2],……,b[,i8]),(i=1,2,……,32)。

3.对评价指标赋予权数

为使由多个指标合成的综合评价值更能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从而保证综合评价的科学性,还必须对经过无量纲化变换后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数。笔者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它是一种简便的客观赋权方法,其原理是根据各评价指标数值的变异程度所反映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权数。各指标确定的权数W[,j]详见表1。

4.综合评价各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笔者运用理想解方法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其原理就是通过测度各家公司的指标评价值向量与综合评价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来进行排序。

根据计算,求得理想解为(0.1193,0.1079,0.0893,0.0755,0.0377,0.1747,0.2122,0.1834),负理想解为(0,0,0,0,0,0,0,0),并求得各公司的指标评价值向量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i],作为其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值,结果见表1。

根据综合评价值Ci的大小对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排序。Ci值越大,表明对该公司的综合评价越好;反之,对该公司的综合评价越差。排序结果见表1。

笔者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是运用统计中常规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将描述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主要方面的多项指标信息加以转换、综合,得到上市公司的综合评价值,通过比较和排序,最终对电力行业的各家上市公司作出整体性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投资者可以对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和评判,避免了仅用单项指标来评价上市公司带来的片面性。此外,笔者在评价中对指标权数的处理采用了一种客观赋权方法,根据指标数值的信息量来确定权数,保证了综合评价的客观性。

三、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分析

1.主营业务水平及其变动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价起着决定作用

主营业务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和经营稳定性的标志,也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一个业绩优良而且发展势头看好的上市公司,一定是主营业务突出而且不断壮大的企业。从前面所做的综合评价中可以看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对综合评价的结果产生了关键的影响作用,它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8项指标中权数最大。而且,在综合排序结果中排名前3位的上市公司国电电力、内蒙华电和申能股份,它们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项指标下也是排名在前3位的。

2.综合业绩评价不佳的上市公司,其盈利性及成长性的表现也不尽人意

综合业绩排序为第30、31、32名的祥龙电业、粤化电、汕电力,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均低于全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粤华电虽实现了扭亏为盈,但主营业务收入仍然出现了大幅负增长。汕电力的净利润增长率为-19.16%,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也只有2.81%,公司离全面亏损只有一步之遥。祥龙电业主营业务收入只有27%是由电力业务提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仅为5.13%,但净利润却大幅滑坡。

3.电力行业的龙头股在业绩综合评价中表现不凡

在三十余家电力上市公司中,国电电力、申能股份、粤电力是优秀电力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是电力行业的龙头股,它们在业绩综合评价中分别名列第1、3、7位。它们的共同特征是:(1)大股东实力雄厚。国电电力是发电类上市公司中唯一有国家电力公司背景的上市公司,其总股本的34%为国家电力公司所持有。申能股份总股本的68.16%由其大股东申能集团公司所持有,而后者是专门从事电力建设与能源开发的专业投资公司,几乎承担了上海地区的所有电厂建设任务。粤电力为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绝对控股,占总股本的51.79%,广东省电网是独立于国家电力公司的有发展前景、资产质量好的地方电网,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负责全省电力生产与电力调度,这样的关系有利于粤电力的发展。(2)外部经营环境宽松。在国家电力公司控股背景下,国电电力着眼于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资产重组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国家电力公司完全可将全国各地所隶属的优质电力资产择伏注入国电电力。广东与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预示着电力产业光明的发展前景。(3)公司资产质量佳、成长性好。国电电力从1997年上市到1999年,总资产年均增长58%,已达8.13亿,净资产年均增长110%,达5.85亿,净利润年均增长97%,达2.20亿。申能股份从1993年至1999年,总资产年均增长5.96%,已达80.86亿,净资产年均增长3.13%,达42.44亿,净利润年均增长14.59%,达8.30亿。粤电力从1994年至1999年,总资产年均增长24.21%,已达85.87亿,净资产年均增长9.77%,达42.03亿,净利润年均增长15.74%,达8.34亿。

4.水电类上市公司表现出特有的综合业绩水平

在三十余家电力上市公司中,大多数是火电类公司,水电类上市公司只有乐山电力、三峡水利、岷江水电、明星电力、桂冠电力和乌江电力。其中,除三峡水利综合业绩排序稍后外,其他公司均表现出较好的综合业绩水平,而且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稳定的正增长。水电类上市公司的发展与国家新的电力产业政策密切相关。国家有关部门已提出调整电力结构的有关意见,限制火电项目上马,加大对水电的投入,以促进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水电作为清洁、易于开发、具有多种效益的资源,在水利、能源、电力事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建成投产的水电企业运营成本要比火电企业成本低得多,水电类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远远超过整个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因此,在我国电力市场目前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加快和优先发展水电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项基本的长期策略。由此可见,在国家今后大力扶持水电企业的政策下,水电企业的综合优势将逐渐显现出来,这将促进水电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

5.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强有力支持

首先,电力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电力消费的增长一般快于GDP的增长。我国经济的增长势头正在加快,作为经济先行指标之一的发电量也必然反映这一变化。1999年,全国电力生产、投资、基建完成情况良好,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电力生产和消费国。2000年以来,电力消费开始回升,在未来的两年内,全国电力消费将继续保持回升的态势。

其次,电力行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具有其他行业所没有的特殊优势。一是技术优势,电力设备往往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电力信息、机械、计算机的发展水平;二是资金优势,电力建设和生产的资金密集程度是其他行业难以相比的,电力企业收益也相对稳定,融资较容易;三是通讯优势,电力通讯系统是全国较为广泛的通讯网之一,拥有电力微波、载波系统,这为一些电力上市公司向高科技网络领域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国家有关部门实施调整电力结构、整顿电力市场的政策措施,将有效地提高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为大型电力上市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逐步加速,城乡电网改造逐步见效,用电需求将稳步增长,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总体业绩仍将稳定增长。

标签:;  ;  ;  ;  ;  ;  ;  ;  ;  

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综合评价与分析_综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