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前景展望_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前景展望_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论文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前景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前景论文,中国高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传播科学技术文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在即将跨入21世纪时,高等教育向何处去将极大影响甚而可能决定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进程、未来之兴盛。本文试图就如下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景作一总括性的展望。

一、发展: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

在198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而中共中央特别强调:“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正是重视了人才和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大作用,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78年来一直呈发展趋势。从高教投资看,1978-1992年间国家财政增长2.7倍,而高教拨款则从最初的15亿元人民币增到90多亿,为原来的6.3倍;从学校及学生数看,1977年我国仅有404所普通高校,当年招生27.3万人,在校生数为62.52万(其中研究生仅200人),而到1993年普通高校已达1065所,当年招生96.61万人(其中研究生4.21万),在校生数为264.23万(其中硕士研究生8.88万,博士研究生1.76万);从输出的毕业生看,1979-1993年普通高校累计向社会输出本专科毕业生612万人,约为前30年的2倍。成人高等教育和高教自学考试也有很大发展。截止到1993年底止,全国有成人高校1183所,在校生186.29万人;高教自学考试制度自1981年建立以来,全国已开考大专以上专业142个,累计2000多万人参考,共为国家培养大专以上毕业生90万人。毫无疑问,高等教育的这样一种发展速度,使我国的人力素质结构得到较大改善,从而为近十几年的经济起飞奠定了人才基础。如到1990年我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已达1600万,比建国初期增长了80倍,使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由1982年的每10万人口中的615人上升到1990年的1422人。

必须指出的是,从我国综合国力有限、教育负担很重的实际出发,高等教育选择“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着重提高、注重效益”的总体发展战略是正确的。但从本世纪基本实现小康和未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出发,我国的高等教育又必须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否则我们就很难保证我国经济稳定持久的发展和强有力的后劲。众所周知,我国自1978年至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74倍,平均每年增8.9%。据国外经济学家预测,如果我国能维持1978年以来的改革动力,则只要再有20年时间,经济实力就将雄居世界首席,从而出现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最大规模的经济转型。这样一种经济发展的态势,既对高等教育的较大发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也为这一发展的可行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中国真要像法国《费加罗报》所说的那样成为任何力量都不能够阻止并正在崛起的新兴工业强国,那么我们就必须继续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是高等教育永远的主题。

二、改革: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解决好中国的教育问题,根本出路在改革。”我国把“必须坚持教育的改革开放,努力改革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写进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事实上,倘若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作一回顾,毫不夸张地说,高等教育的每一变化、每一进步都是改革的产物,改革带来了高等教育勃勃生机。高等教育的改革以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为契机,于1985年中共中央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做出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揭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序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公布则把高等教育的全方位改革推至一个高潮。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过:“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对高等教育来说,改革决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一方面我们要像李鹏同志所说的那样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改革还滞后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另方面社会不间断发展变化形成的新形势新条件也迫使高等教育即时做出与之呼应的反应。其三是随着文化时代知识社会的到来及高等教育超前经济社会进步性愈加明显,亦要求高等教育从过去被动适应的因变量角色向主动引导社会变革发展的自变量过渡。三者叠加则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不能停滞。

三、质量: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所在

我国是在有限的国力基础上办很大的教育,即使这样还只有极少数的适龄青年才能进入大学深造。因此,如何提高高教的质量并产生最佳的高教投资效益一直是我国努力的目标和高教改革的方向。在九十年代初甚至提出要把提高高教质量放在突出地位并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把提高高教质量确定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高教改革和发展追求的四大目标之一。

由于高等教育以培养人才为最主要职能,故提高高教质量首先指向培养的人才质量,而针对人才质量的提高,这些年来我国做出了种种的努力和改革。譬如,针对时代变迁快及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把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在敢于迎接市场挑战、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既懂技术又通管理、既能学术又能创业、既会运用又能创造的复合型人才;针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弱的不足,高校走出校门开门办学,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力、创造力和创业力;针对以往只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重分数轻素质的倾向,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用综合素评取代了分数论英雄,对考试作弊者惩处最严厉的上海各高校甚至处以开除学籍的“极刑”。

为了保证高等学校应有的教育质量,国家教委于1991年初对高校进行了必要的评估和整顿,对其中30所办学条件未达标准的高校亮出红牌并暂停其招生,同时对114所办学条件未达标准的高校亮出黄牌减少了他们的招生量。这样一种强力措施,迫使一些质量不高的高校不得不迅速做出积极反应,在提高办学条件以保证教育质量上不敢怠慢。紧接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对高校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并就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共121个博士点、318个硕士点的评估结果公之社会,其中9个问题较多、质量难保证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受到暂停学位授权和限期整顿的处理。这一招对提高学位教育的内在质量无疑是种最有效的刺激。

四、体制:决定高等教育

当前高教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一)改革办学体制,实行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我们知道,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们有完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者已由政府一家变为多种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且配置方式也从过去的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变为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和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分散管理,这一变化必然要改变高教资源的配置方式亦即使高教投资体制发生变化,从而根本动摇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教主要由国家包办、集中管理的高教体制。这种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成分多元、所有制多元、利益主体多元及经济实体实行市场化管理的特征,要求突破单一的国办高教的体制,以形成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办学、互为补充、竞争共存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二)改革高教管理体制,提高高校的办学及规模效益。现行的高教管理体制基本上是50年代初院系调整时按大区和按行业为主布局的产物,原来各省(市、区)因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又兴建了不少与中央部委院校性质相同的高校。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学校、专业等的低水平重复,且学校小而全,投资总量多因分散管理而产生不了规模效益。因此,高教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向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办学、两级管理为主的方向进行,中央部委除少数行业特点明显有特殊需要的高校外,多数将下放由省级政府领导或与地方共建。据《纲要》实施意见,这种管理体制的改革试点从1994年开始,1997年条件成熟的高校进入新体制运行,争取到2000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基本形成以省级政府为主办学和管理的条块结合的新体制。

(三)理顺政府与高校关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赋予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力,这是高教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调整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使政府的职能限定在对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各类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和学位标准及高等教育事业改革规划的制订和年度招生计划的审批,提出高教经费的预算、安排和管理,组织高教质量的检查和评估等方面,使政府的具体、直接管理干预变为宏观的管理;而高校在政府宏观管理下自己组织实施教学、科研及相应的人财物配置,制定年度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调整或扩大专业范围、确定学校内部机构设置,决定教职工的聘任、经费筹措和使用、国际交流等,使高校真正能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在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的同时,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还须进一步改革以自我完善。

五、“211工程”:争创国际一流大学的运动

“211工程”的实施,不仅对我国的高教发展而且对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一,“211工程”是迎接下世纪挑战的重大决策。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若要在这个时代竞争不败,就必须拥有和发展自己的高科技,没有高科技及其产业的支持,我们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的落后局面就不能摆脱。“211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育一批一流大学和学科以造就一大批高层次的能参加世界竞争的高科技人才。

其二,“211工程”是提高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发展基础研究的选择。整体上看,我国高校中还尚未有世界级名牌大学,似乎也没有什么高校查取过什么措施以图跻身世界著名大学排行榜。“211工程”由于有明确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且已成为政府和高校共同的追求和努力,这有利我国一批实力较强的高校主动以世界一流的要求来办学,从而为改变我国高校在世界上的学术地位奠定基础。

其三,“211工程”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社会附加效应,促进了高校的改革发展。一是彻底冲击了我国高等教育办中学“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观念,选择了以效率为先、均衡为后,加大对重点大学的投资以带动整个高教上水平的近期非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譬如国家决定为实施“211工程”必须设立专项基金,1994年仅中央财政就拨出3亿元专款作为“211”的启动资金,以后逐年增加,同时也要求省级政府和有关中央部委根据需要作出安排,这一观念的变化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重点大学经费不足、与名牌大学差距甚大的问题,为争创高水平大学提供了物质保证。二是极大地调动了中央部委和地方投资发展重点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211”启动后,不少省(市、区)不仅在政策上鼓励所属高校竞争“211”,并且签字画押要在本世纪末前增拨二至三亿人民币重点支持本地一所高校创造条件进入“211”,一些省级政府的这一许诺正在逐步兑现,而中央部委的投入量更大并且高人一筹。三是有效地调整了高校的布局结构,高校的规模效益上了台阶。为了争取进入“211”,许多地方果断地实行了若干高校合为一体的举措。四是强化了高校的参与和竞争意识。

六、联合办学:经济高效的办学新模式

从总体环境的背景分析来看,高校联合办学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综合化、经济发展集约化及高等教育社会化三大趋势的产物;从高校受到的外部要求及其所具有的现实条件来看,国家经济要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必须依靠高等教育在推动科技进步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有超常规的发展,而这一发展我们不可能企盼国力有限、高教负担已经十分沉重的国家以增加更多的投入来实现,更多地要走高校内部挖潜、社会资源共享的道路来解决。联合办学之所以热浪灼人、方兴未艾,就在于这种办学新模式顺应了当前形势的要求,在压力最小收益最大原则指导下,实现了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仅使有限的高教投入发挥出最大效益,而且充分吸收利用了社会资源为发展高教服务;既有效调整高校的布局结构,又扩大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此外,联合办学极好遵循了市场经济要求人财物资源合理配置以产生最佳效益的规律。正是此因,李岚清同志指出:“我们提倡联合办学,联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联合可以出效益。”

当前的联合办学尽管联合的层次、对象、形式等有所不同,但均产生了良好效果。譬如就不同层级的联合办学而言,无论是中央与地方还是部委与地方的联合办学,都较好地解决了高校的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解决了条块分割造成的管理不顺、重复办学,效率不高的问题,也解决了高校长期来无法解决的经费困窘的问题。总之,联合办学是投资少或不增加投资而见效快、见效大的高校办学模式,是未来高教发展中最值提倡和利用的途径。

七、高等职业教育:突起的高教异军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际上也是顺应了时代发展变化的产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其背景原因:

(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随着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就会以其与经济社会关系甚密、快速培养实用人才的特点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无论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还是办学形式上都具有强烈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各种各样实用性人才的地方色彩。这种实用性和地方性的特色极大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容易受到地方政府和地方社会界的支持。譬如江苏十几所职业大学的诞生和发展,就在于它们对当地的乡镇企业和经济发展有最直接的关系。

(三)随着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及新兴产业的形成,普通教育的结构也就会发展变化,职业教育会得到较大发展。事实上我们经过十几年的改革,职业教育的比重增长很快,不仅使教育结构日趋合理而且提高了整个教育事业同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心必然“上移”,由中级向高级发展。如蜚声国际的德国“双元制”技术培训模式早已延伸到高等教育的领域。我国经济建设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必然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八、收费教育:最具牵动效应的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入学发韧于1985年国家教委推出的委培、代培制度及其次年部分高校委培生、代培生和自费生的同时招生。这一改革举措并非出于改高等教育免费为收费教育的初衷。而是为了满足一些用人单位为自己培养专门人才和求学者个人深造需要所做出的选择。这些学生或由用人单位缴费或由个人自己缴费读书,条件是降低录取分数且不包分配。随着我国经济较大幅度的增长,社会出现了人才渴求热,且人民的收入也年平均以20%的速度增长,从而为自费入学创造了条件。

收费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同时有力改革了我国现行的高教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使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因此可以说,收费教育的实施虽还有一定的阻力,但都是最具牵动效应和改革力度的高教举措,它无疑会给高教内部带来崭新活力和生机,同时也将促进相关社会运行机制的完善。譬如广大考生的自主择校将促进高校间为提高质量、提高声誉的良性竞争,而广大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又将极大促进人才市场的规范。当前还需研究论证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问题,定得过高过低都影响到学费的作用,并关系到收费教育改革的成败,不可小视。

九、民办大学: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

民办大学作为我国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办学、鼓励国外境外人士和法人团体来我国捐资助学、按我国有关法规合作办学的产物,作为我国普通高校、职业高校、成人高校的一个重要补充,以其不要国家一分钱投资,专业设置灵活,以市场需要为办学方向,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以质量竞争立身,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内部管理机制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特点,而迅猛发展并获得社会的广泛承认。到1993年我国的民办高校已达700多所,其中由港澳台胞捐资办的民办大学50多所。这些大学中尽管只有约20所获得国家的批准具有授发文凭的权力,但除近一、二年挂牌成立的新校外,经十几年的努力,不少民办大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亦日益提高,有些民办大学在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和毕业生的社会输出方面甚至具有了能够与普通高校乃至重点大学分庭抗礼的竞争实力。国外的经验启示我们,只要民办大学选择高质量,民办高等教育的事业必兴无疑。

十、合作交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科技发展的高速化、国际关系的多极化使得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依靠自身的能力在广泛的科技领域中掌握诸多方面的先进技术和尖端科技,只有洞开国门,主动而广泛地与世界各国进行科技和文化的合作交流,才能站在世界科技文化研究的前沿,赶上并主导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和趋向。鉴于此,以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性援助增多、国家高校教师、学者、学生交流加强、高校间科技与文化国际交流合作频繁、高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强调外语教学为特点的高教国际化趋势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我国也不例外,在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积极开拓对外合作交流的渠道,大胆吸引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文化成果,争取对我国发展高教的资助和合作项目,扩大派遣留学生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为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文化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等教育必须与世界高教界、学术界接轨,这种接轨的好处就在于使我们能够在国际学术的合作交流中,沟通信息,在国际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与世界同步,在研究思想、手段、方法、内容上与国外专家学者互为启发、互为借鉴;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的更新和进步。据报载,我国高校近两三年来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的频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仅国家教委所属高校的国外访问学者的数量就比改革开放之初增加了10倍以上,尤其是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更是科研和学术交流的重阵,这种交流保持了它们的科研学术的世界性、时代性、先进性。学术的国际合作交流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我国高教质量和国际地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标签:;  ;  ;  ;  ;  ;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前景展望_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