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当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统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治疗后的疼痛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获得理想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疼痛评分,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
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疼痛症状,临床上大部分直接利用西药进行治疗,虽然可以在短时间里缓解疼痛,但是停止用药之后会容易出现复发。因此文中具体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当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林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48.5±2.7)岁;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22-69岁,平均年龄为(48.6±2.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未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利用西医治疗,依靠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治疗,采用温水坐浴,一日两次,每次二十分钟,一直到创面彻底愈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利用自拟中药熏洗,药剂构成包含:金银花、大黄、五倍子、芒硝、红花、黄柏各30g、苦参25g,苍术20g,川芎10g,冰片5g[1]。而且要严格按照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加减:肛门严重肿胀的患者,加入月石和龙衣等药物;存在热毒的患者,加入野菊花以及连翘等药物。把药物放到锅中,加入废水2000ml,放入自动熏洗机当中进行冲洗以及熏洗,一日两次,一直到创伤表面完全愈合。
1.3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治疗后的疼痛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过程中,全部数据利用SPSS18.0来进行分析,利用百分比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使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来表示。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体见表1。
2.2疼痛评分
经过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详情见表2。
3讨论
肛肠疾病属于一种多发的疾病,现如今临床上利用手术治疗,可是因为手术当中切口容易对周围组织产生损伤,释放出大量的致痛因子,导致术后疼痛。与此同时,相应组织对正常非伤害性刺激反应增大,造成患者过分敏感疼痛,产生持续疼痛感。此外,肛肠疾病手术之后疼痛出现除去创伤性刺激之外,还包含换药、术后排便等刺激,导致患者受到中枢神经、外周神经系统化的影响产生疼痛[2]。术后疼痛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增加了术后住院时长,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治疗方法的研究,增强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可以良好的改善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疼痛。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自拟熏洗药方中主要包含大黄、苦参、川芎等成分,其中大黄具有解毒清热的效果;苦参具备止痛杀菌的效果;川芎具有止痛消肿的良好效果[3]。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良好的将药物效果发挥出来,加速患者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将患者的毛细血管进行扩张,有效对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实现活血化瘀的目的。上述研究结果表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临床上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获得理想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疼痛评分,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倪之虹.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0):113-114.
[2]陈建通.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7):7293.
[3]翟柏枝.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6):135-136.
论文作者:张腾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肛肠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疾病论文; 效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