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的预防与控制的分析论文_史德功1,张翠玲1,臧翠娟2

1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266500;2 山东省龙口市妇幼保健院 265700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1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易发年龄和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期间所涉及到的预防与控制方法。结果 本次研究中,小儿手足口病的易发年龄为1-4岁,此年龄段的发病患儿占总数的71.55%,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儿(P<0.05)。小儿手足口病的易发时间为5-7月份,此时间段的发病患儿数量占总数的65.52%,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P<0.05)。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好发于低龄儿童,并且容易在每年的5-7月份流行,临床中应加强预防措施,控制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与蔓延,保护儿童的健康。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小儿手足口病是儿科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发病原因主要为肠道病毒感染,比如Cox A16型病毒感染,EV 71病毒感染等[1]。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痛、口腔疱疹或溃疡、手部及足部疱疹或溃疡、低热、厌食,等等。一般情况下患儿可在一周后自行痊愈,然而部分患者会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并且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导致死亡。目前为止,临床中尚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因此预防的意义要大于治疗。我院为明确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特选取了116例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1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患儿54例,女患儿62例;1-4岁患儿有83例,其他年龄段的患儿有33例。

1.2方法

第一,治疗方法。根据患儿的病情程度来实施相应的治疗手段:病情较轻的患儿实施居家治疗和门诊留观治疗,病情较重的患儿在实施住院隔离治疗。同时,落实病情观察及检测、报告、指导、消毒等防控措施。给予住院隔离治疗患儿维生素B、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根据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来实施个体化治疗。比如,如果患儿以头痛发热、扁桃体肿大、咽腔充血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则给予抗感染补液治疗或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果患儿以皮肤丘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则给予患儿阿昔洛韦软膏外敷,每日三次,连续治疗七天[2]。

第二,护理干预控制病情进展。①对发热的患儿,护理人员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即使用温水擦拭患儿身体,同时,多给患儿喂食温水;如果患儿体温过高,则给予小儿退热药。②护理人员应在患儿进食前后叮嘱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如果患儿无法自行漱口,则由护理人员使用稀棒帮助患儿做口腔清洁;同时,为减轻口腔溃疡、疱疹带来的疼痛,护理人员可给予患儿维生素B、维生素C、超声雾化吸入[3]。③护理人员每晚给患儿洗澡一次,并给患儿修剪指甲和趾甲,如果皮肤溃疡破皮,则给患儿注射甲蒙;皮疹初期在伤口处涂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之后涂碘伏;如果发生感染则使用抗生素药膏。④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说明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叮嘱患儿家属在此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儿童到人员密集处,尽量避免与病人接触;加强患儿的营养供给,提高患儿的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4]。

1.3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龄组小儿的发病情况

本次研究中,1-4岁小儿的发病率为71.5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2.3治疗结果:本次研究中有23例患儿实施住院隔离治疗,均痊愈出院,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3.讨论

手足口病对患儿的健康影响因人而异,多数患儿能够自行痊愈,而少数患儿会因为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而最终死亡。由此可见,对小儿手足口病加以预防及治疗非常重要。本次研究围绕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控制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最终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4岁儿童是此症的易感人群,5-7月份是此症的高发期。在以上结论的支持下,临床中可实施以下预防及控制措施来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对儿童生命健康的危害性:第一,加强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加强小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使患儿家属能够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明白尽早实施隔离治疗的重要性。通过健康教育,从源头上遏制疫情的蔓延。第二,医院成立专家小组,共同诊断可疑病例从而提高诊断正确性,在得到确诊之后立即采取隔离治疗,并跟踪患儿治疗期间的身体状况,将所得信息交予本次疾控中心进行处理。第三,医院加强医护人员的工作培训,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医护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第四,医院加强消毒隔离,比如在病区设置醒目的标识,对患儿使用过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第五,提高小儿的身体综合素质。家长督促小儿每天做一定量的运动锻炼,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营养补给,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小儿的免疫力,预防手足口病。

综上,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因此医患双方应实施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参考文献:

[1]和胜芳.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22(19):55-56.

[2]李阳,张翅.小儿手足口的预防与控制的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17(11):106-107.

[3]袁春霞.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干预对控制流行性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6(08):9-10.

[4]覃桂美.农村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法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5(05):28-29.

论文作者:史德功1,张翠玲1,臧翠娟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小儿手足口的预防与控制的分析论文_史德功1,张翠玲1,臧翠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