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本素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论文_刘有生

提升基本素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论文_刘有生

——论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万龙山上海隆波希望学校 江西 芦溪 337200

一、饱满的热情

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角色”,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拒绝伪读”等等,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很好理解,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种提法——用大爱温暖课堂!很多语文教师相当赞成。

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由此看来,好像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不然,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地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1.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2.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3.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4.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5.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6.好问的习惯;7.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8.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培养,需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

三、会读书

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1.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

2.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

3.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

4.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划。

会读书,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还有课外阅读量的达到(课外阅读量,课程标准有个“不少于”的界定。应当说,这只是个保底的要求。)。这些,就应当说是个硬性的任务规定了。当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

从更广的角度而言,会读书,说到底是会学习。即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训练方法。学生要经历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才可能学好语文。新课程不再提语言文字训练,但训练肯定还是要的,是必需的。语文实践活动,总得以训练为基础。某种意义上说,实践何尝又不是一种训练?因此,要从听、说、读、写,从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上,从合作学习上,从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上,通过指导,让学生习得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并主动去运用,形成习惯,学生将受益无穷,有的将是终身受益。

特别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说话,学会写,学会交际。即具有一定的表达、交际能力,要求达到不同标尺下的能说、能写和与人交际的的标准。

从某种角度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虚与实的关系。当然这里的虚,不是无,也不是可有可无,这个虚必须务,而且必须务好!即给学生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熏陶,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品德。但务虚还要务实!即必须给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为他们现在的发展,也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对立统一的,万万不可割裂开来。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熏陶和关怀的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知识,习得基本技能,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发展。一味突出工具性,就走上了老路;一味突出人文性,则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也是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因此,万变不离其宗: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着眼。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师应该先从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素质入手,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刘有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  ;  ;  ;  ;  ;  ;  ;  

提升基本素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论文_刘有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