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模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蒲明军论文_蒲明军

摘要:随着房建施工工艺地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安全、质量、经济、环保的新工艺和新材料要求不断升高。本文着重介绍了隧道模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重点描述了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总结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并进行了经济分析

关键词:大模板 钢模板 施工技术控制

前言:

隧道模是大模板的一种,是一种组合定型式剪力墙模板。其中包括面板、可调节支撑、滑动系统、对拉杆,因其组装后形似隧道,所以称为隧道模。隧道模的优势在于比普通钢模组装快,节省时间和人工,整体刚度好,安全性更高。不使用木板和方木,非常环保。由于是墙板整体浇筑,主体含钢筋量优化空间很大。由于隧道模的特殊构造,从经济性考虑,更适用于高层施工。

1.模板构造

隧道模主要由门式内模①、板式外模②、堵头版③、可调节支撑④、滑动系统⑤、对拉杆⑥、拆模外架平台⑦、导墙模板⑧、外墙施工平台⑨、门洞模板、冬季升温门帘组成。模板高度可以根据图纸设计标高调整。

 其中内外模板采用4mm钢板做面板,加劲肋采用U-50mm槽钢竖向布置。间距200mm。主梁采用2根U-120mm槽钢背向焊接,分三道布置。

 支撑采用螺杆式可调节支撑,与侧模和顶板呈直角三角形,间距1.2米布设。另外模板下面配有滑轮,方便模板移动抽出。

 模板施工平台采用型钢骨架,木板铺面。主架采用100*5*3.5mm方钢。三角支撑采用φ40*3.5钢管。顶面铺设50mm厚面板。宽度视房屋开间尺寸而定。平台端头设置安全栏杆,方便模板吊运。

 模板拼装完成见下图:

 

 

2.施工工艺

 2.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暗柱、墙面钢筋安装→墙面水电管道预埋→导墙浇筑→标高测量→门窗洞口内模安装→开间内模安装→施工平台安装→绑扎顶板钢筋→顶板水电预埋→导墙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模板托架安装。

 2.2施工步骤

 2.2.1测量放线:在底层地面精确施测出主体轴线,再用钢尺量出导墙边线,用墨线做好标记。为方便检查,可以离导墙线200mm再标记一条线。注意尽量使用长钢尺,避免分段测距产生累积误差。

 2.2.2暗柱、墙面钢筋安装: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确保钢筋表面干净,无锈迹和油污。帮扎时注意扎丝头要向内弯曲,不能高出混凝土保护层。钢筋骨架要绑扎牢固,整体稳定。部分墙长超过4米,需要加临时钢管支撑,防止变形。按4个/m2布设25mm厚混凝土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

 2.2.3墙面水电管道预埋:按照图纸要求在墙内预埋好水电管线及插座盒。注意预埋盒位置,一定要紧贴在侧模上,并且在侧模上用红油漆做好标记,方便拆模后查找。如果用镀锌管,线管接头处要用胶带密封,防止漏浆。

 2.2.4导墙浇筑:导墙高度和宽度视底层各房间地面高度而定,顶面标高统一为+0.15米。采用钢模施工。保证尺寸精确,振捣密实、不漏浆。底层导墙混凝土强度比主体强度高一个等级。

 2.2.5标高测量:使用水准仪在导墙上精确测出模板下口标高,并弹上墨线。

 2.2.6门窗洞口内模安装:将提前拼装好的门窗洞口模板,用塔吊吊至相应预留洞处,临时固定在墙钢筋网片上。

 2.2.7开间内模安装:模板采用塔吊吊装,每块模板重量在1.2T-2T之间,塔吊型号视作业半径选择。因每块模板高度相同,所以地板在±0.00标高以下的房间要采用马凳支撑,马凳采用方木拼装,尺寸400mm*400mm,高度视标高而定。

 对模板面板涂刷脱模剂,要求涂刷均匀,不滴流。

 将模板吊运至相对应房间后,紧贴导墙,放下螺杆支撑,按导墙上标高线调平,将门窗洞口模板用螺栓固定在内模上。

 穿对拉螺杆和套筒,其中对拉杆采用φ28mm精轧螺纹钢,螺帽为高强螺帽,配以150*150*8mm钢垫板进行加固。对拉杆套筒为圆锥形钢管套筒,大头朝向内墙,方便混凝土浇筑后将套筒取出重复使用。

 安装相临房间模板,如此反复,直至安装完成。

 对模板进行整体标高调平,轴线复核。锁紧侧墙对拉杆及顶板接缝螺栓。对于外墙较长需拼接的模板,在相临模板主梁接头处用小一号的600mm长槽钢扣入凹槽内作为搭接。

 清扫模板顶面,涂刷脱模剂。

 2.2.8施工平台安装:施工平台采用角钢制作牛腿,平台顶面固定厚度50mm,宽200mm模板作为行走平台。栏杆高度1200mm。牛腿固定在外侧模板上,只在第一次使用时安装,后续不必拆装,直至本楼施工结束,需要转运时再拆除。

 2.2.9绑扎顶板钢筋:板面钢筋全部优化为钢筋网片,直接铺设。只需要绑扎网片搭接部位。暗柱预埋钢筋也绑扎成成品,直接与下层钢筋预留接头绑扎搭接即可。

 2.2.10顶板水电预埋:第一层网片安装后,立即安装水电预埋,再施工面层网片和负弯矩加强筋。安装预留孔模板。

 2.2.11导墙模板安装:将导墙内侧定位销插入墙顶空隙中,放上导墙模板,再用外侧定位销固定。导墙混凝土与板面一起浇筑。

 2.2.12浇筑混凝土:采用泵车输送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60-180mm之间,为了尽早拆模,加快进度,可适当加入早强剂,但应注意防止混凝土裂缝。如在冬季施工时,可放下门帘,在模板内部采取升温措施。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先浇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后浇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后对墙接茬处进行凿毛处理。凿毛点应连续,清除浮浆,漏出新鲜石子80%。

 2.2.13模板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为:导墙模板→外墙模板→内墙模板→门窗洞口模板→取出对拉杆套筒

 模板拆除时间,当设计无要求时,砼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混凝土拆模强度对照表

拆模时注意保护混凝土成品菱角,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在墙上口晃动、撬动或用大锤砸模板。

内墙模板拆除后,在房间中间按间距1.2米竖向加3根钢管临时支撑。防止上层施工荷载使楼面开裂。

模板起吊前严格检查钢丝绳及吊具,磨损超过规范必须更换。

模板立放时,注意在模板背面加撑,防止倾倒伤人。

清理模板上混凝土,刷脱模剂,整齐堆放,以备下层使用

 2.2.14混凝土养护:板面混凝土初凝后,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面湿润。墙身混凝土直接洒水养护。养护持续14天。

 2.2.15模板托架安装:托架为整体托架,塔吊吊装就位。

 托架详见下图:

 

3.注意事项

3.1隧道模板面上施工作业时要保持好卫生,避免垃圾、杂物掉进墙体内,无法清理。

3.2对拉杆孔孔径大(约40mm-60mm),数量多,特别是外墙,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外墙渗水。我们项目的处理方案是中间用发泡胶填实,两端50mm用膨胀防水砂浆填实。

3.3导墙扣件是顶在模板表面的,扣件取出后,留下的混凝土孔一定要用膨胀混凝土填实,否则上层装修会流水至下层。

3.4不能采用影响结构或防碍装修工程施工的脱模剂。

4.隧道模的特点

 4.1整体性好刚度大,加固对拉杆少,相对于木模,减少一半人工。

 4.2混凝土外观平整光滑,接缝小。若无保温隔热需求,墙面无需砂浆抹灰,只需要对施工缝稍作打磨,即可进行涂料装饰施工。

 4.3隧道模可多次循环,相较于木模板,无损耗,节约材料,避免固体垃圾。

 4.4隧道模施工速度非常快,支设模板时间相较于木模板要减少60%。节约工期。

 4.5楼房结构为墙板结构,因此整体稳定性很好。相较于木模的框架结构,对结构进行深入优化后,钢筋占比优化空间非常大。更可以减少大部分的砌体施工,节约钢筋和人力。

5.结语

 我国对安全、质量、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隧道模宽阔稳固的施工平台,强大的稳定性和刚度,平整无缝的面板,不产生固体废物,干净整洁的施工环境,无不表现出优质的潜力。简单的安装工艺和强大的循环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最快可达到1.5天施工一层,更是表现出优异的经济效益。

 目前隧道模主要在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等国家得到普及,希望此技术在国内也能得到推广,在建筑业日新月异的今天,能为房建施工创造更大的效益。

 本文详述了隧道模具体的施工步骤和技术要点,和同行共同研究和探讨。

参考

 《浅谈外墙对拉杆孔洞封堵施工方法》2016第17期 苗恩新,赵军,郭科锋

 《房建隧道模施工技术研究》2014第19期 张平

论文作者:蒲明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9

隧道模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蒲明军论文_蒲明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