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电力需求的日益增大,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低压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科学完善的配电网运行保护措施,降低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从而降低配电网故障发生的机率,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用电。因此,本文对低压配电网故障原因及其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低压配电网;故障原因;对策
低压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而发生故障,所以低压配电网发生故障的概率很高,发生故障的成因也较为复杂,相关的工作人员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维修,这就需要对低压配电网故障的出现进行有效的预防,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低压配电网在相关系统中的安全、平稳运行。
1低压配电网故障原因分析
1.1低压配电漏电
造成漏电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线支架或者是与电线支架相关的其他材料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换,导致线路绝缘程度不足,就会出现导线与导线之间存在一定的电流,从而形成漏电。一旦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出现了漏电现象,就会导致线路中出现火花而产生大量的热,在热量的作用下就会导致线路的火灾,对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行乃至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于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漏电现象要充分的重视起来。另外,在低压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时,也会有一定的几率出现漏电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线路之间、线路与大地之间有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绝缘层生成的电容,而这种原因导致的漏电几率是非常小的,并且不会因此而出现电火花的现象。
1.2电气线路短路故障
在低压配电线路中存在很多的老旧设备,这些旧设备在应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这些设备由于使用的时间过长,很多的故障已经无法完全消除,加之气候条件的影响,就会很容易出现短路故障,在季节和天气变化时,这些故障就会频发。尤其是在一些比较空旷的地区,非常容易受到雷击的威胁,因此,在空旷地区进行低压配电设备布置时,要注意雷击的影响,可以选择设置一些防雷击的设备,加强线路防雷击的效果。
1.3电气线路过负荷
当前,在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气线路运行中,线路内的电流量越来越大,逐渐超过了线路的承受范围。在线路的正常运行过程中,线路本身也会有一定的电阻,当电流在通过线路时,线路内部的电阻就会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热。通过相关研究得知,导线发热量会在导线电流值的变化基础上出现变化,导线电流值的增大也会增加导线电阻热量增加,如果热量超出了导线绝缘层的安全承受范围,就会加速绝缘层老化速度,引发故障。
2低压配电网故障的解决对策
2.1完善低压配网结构
首先是加强低压配电线路的结构调整,使布局更加合理。随着输送功率的增加,对截面积偏小的导线,有计划的更换为截面积较大的导线,或加装复导线来增大输送容量,同时可以减少电能损耗。在主干线路增设分段开关、分支开关,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停电范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开环网络改成“手拉手”的环网,这样能极大提高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并减小因故障或正常检修引起的停电范围。
2.2提高低压配电网工程施工质量
低压配电网工程具有“点散面广、改造时间长、施工力量弱”等特点,工程质量的控制将直接影响投产后的安全与可靠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重点可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深化应用典型设计,做到建设标准统一,并贯彻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采用技术成熟、少维护或免维护、节能环保等通用设备,以达到缩短施工周期、简化运行维护等目的;二是严格把控外包施工单位的准入关,施工人员必须通过安全知识与技术能力两个方面的考试合格,现场施工时必须持证(胸卡)上岗,以确保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三是加强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监管,业主项目部应组织监理施工项目部开展不定期的安全质量稽查,工程项目应实行“三级”验收制度,确保每个工程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四是完善工程施工质量考核机制,对参与施工的队伍进行工程质量跟踪考评,并与年度招标资格和费率提取直接挂钩,开展施工人员技能竞赛和工程评优活动,通过奖励手段激发施工单位抓安全、抓质量的热情,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3改变检修的模式
检修对于任何设备都是必需的,它会影响到停电时间与范围,但是通过科学化管理,可以减小检修带来的影响。供电企业可以将每年度的单一性计划检修改为根据设备技术的具体状况和条件状况及联合配电网作业的状态检修,应该说这是一种由定性的传统管理方法向科学的定量管理改变的一个进步,切实的减少检修人员的大量工作量,且减小因正常检修带来的负荷损失。此外,大力开展带电作业。带电作业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不但保证不间断供电,而且能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是供电可靠率提高的保证和依据。
2.4电网线路改造及其它优化措施
低压配电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和电力电缆,城区及乡镇应选用铜质材料,新建小区、高层建筑和繁华地段应采用铜芯电力电缆供电,一般住宅楼群、商店、办公楼等尽量采用铜芯电力电缆供电。为适应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低压配电网的线路电能传输条件必须改善。这就要求不断对截面偏小及材质不适合的线路进行及时调整和更换。在更换时必须对导线截面配合问题予以重点考虑,线路截面大小应与距离电源点的远近成反比。由于更换导线的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在选择电压优化措施时应该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的优化方式。
另外,低压配电网的防雷性设施及接地等方面也应加强。低压配电网建设中,要加大力度引进国外先进的防雷技术及设备,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配电网架设时,采用增加防雷间隙并安装避雷针及加装避雷器措施,尽量避免因雷击造成的断电或电力设备的损坏。低压配电系统可采用TN或TT接地型式,一个系统应只采用一种接地型式。
2.5注重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抓好基层班组及供电所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是减少故障抢修的重要手段之一,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应彻底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以“工程代运检”的局面。具体可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低压配电网的运检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并将运检工作的完成质量列入绩效考核,做到有责可究;二是加强周期和日常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与缺陷,消缺工作流程必须闭环;三是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线路及设备的超过载和三相负荷不平衡等问题,充分利用生产PMS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通过一体化监控平台的分析、研判、预警等手段,将被动抢修转为主动抢修;四是日常检修工作应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避免故障不断扩大、故障反复检修等局面。
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保证低压配电网的安全与稳定,不仅是正常供应电能的前提,也是电力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从业人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工作中总结与积累经验,对低压配电网的常见故障应认真分析其原因并及时处理,为低压配电网的科学规划、建设改造、安全可靠运行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低压配电网故障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周佩祥,陈瑜,石宏.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10)
[2]低压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防护方法分析[J].吴雪莹.山东工业技术.2016(15)
[3]浅谈低压配电网故障原因及对策[J].白磊.电子世界.2018(15)
论文作者:翟立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低压论文; 线路论文; 配电网论文; 故障论文; 导线论文; 就会论文; 低压配电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