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研究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研究

黄华明[1]2004年在《中国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船舶工业来说,是一个必须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当前,船舶科技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时期,世界先进造船国家正在加大对船舶科技的投入,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巩固并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如何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船舶工业的跨越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提高我国船舶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加强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有赖于建立健全的技术创新系统。因此,分析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船舶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对于提高船舶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对国内外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特征,应用系统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构建了由主体系统、客体系统、支持系统组成的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式,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船舶工业企业创新系统,提高我国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对策建议。

陶永宏[2]2005年在《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文中指出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成为各国优势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在世界范围已形成了研究产业集群的高潮。船舶工业产业集中度高,区域集聚明显,产业集群开始显现,因此,有必要开展对船舶产业集群的研究。 论文从介绍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分析船舶产业的特点入手,界定了船舶产业集群的有关概念,分析了船舶产业集群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征,剖析了船舶产业集群的结构,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综合分析了船舶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论文以共生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共生的视角研究了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共生发展问题。具体而言,分析了船舶产业集群的共生系统和共生结构,解析了船舶产业集群的共生关系,研究了船舶产业集群的共生模式,进行了共生的均衡条件和基于Logistic模型的稳定性分析。探讨了由共生组织发展模式、共生行为发展模式、共生发展选择模式、以及生命周期四个要素共同决定的船舶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模式。 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实质上是集群外企业不断迁入和新企业不断投资入群的过程。论文分别从纵向产业链关系和横向企业合作竞争关系入手,进行了企业入群的博弈分析,得出了有关结论。同时,对船舶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描述,建立了定量化界定船舶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数学模型。 论文通过对长叁角船舶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长叁角区域和泰州市进行了船舶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船舶产业集群存在的状态、以及共生性形成机理,指出了船舶产业集群所处的发展阶段。 最后,论文从船舶产业集群共生性发展角度对长叁角船舶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长叁角船舶产业发展对策。 以船舶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以共生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论文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船舶产业集群结构、特征和类型,研究了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发展模式、发展演变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船舶产业集群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对丰富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理论体系、拓展我国产业集群研究领域、促进船舶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为峰[3]2013年在《我国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舶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既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但同时由于船舶制造业是高能耗产业,这就决定了我国船舶制造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创新模式、采纳新型造船技术、生产制造新型船舶产品以弥补高能耗所带来的自身发展和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为研究对象,应用技术创新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我国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模式构建以及实施效率的评价等问题,并提出保障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有效实施的相应举措。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界定了技术创新模式、船舶制造业以及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概念和特征,并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进行论述;分析了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历程、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了我国船舶制造企业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类别、具体实现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与企业调查,获取并深入剖析了我国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其中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造船技术进步、船舶产品市场结构、船舶产业创新政策,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企业创新战略、企业创新资源获取能力和企业组织结构。其次,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基础,提出了基于Compertz模型的船舶制造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模型;在分析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特征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四种时期创新模式,论证了船舶制造企业四种技术创新模式的实施过程、实现方式并分析了船舶制造企业生命周期与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关性。再次,明确提出了技术创新模式实施效率的概念,并提出了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实施效率的评价目的;在分析技术创新模式实施效率评价指标选择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四种创新模式的投入产出指标,然后建立了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实施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DEA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模式实施效率评价的C2R模型。最后,根据以上理论研究,选择十家船舶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实施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在分析案例企业基本概况以及技术创新概况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数据,对十家船舶制造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识别,进而确定企业实施的主要技术创新模式。依据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实施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进行评价,并总结实证结果。基于研究结果,从政府层面、船舶产业层面以及船舶制造企业层面叁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实施保障措施。

戈钢[4]2016年在《我国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功能结构及其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世界船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船舶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愈加突出。同时,船舶产业自身又呈现出集群化、网络化发展趋势。面临新形势新挑战,船舶产业急需厘清自身发展规律,以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改革为切入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基于“结构决定功能”思想,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提出并科学界定船舶产业集群网络,探索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演化规律,分析其生产功能结构、资源整合功能结构及创新功能结构,探索提升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生产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以强化我国船舶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一是,运用CiteSpaceⅢ软件,对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及相关理论研究情况,为后续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界定船舶产业集群网络,分析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机理和形成机制,阐释我国船舶产业集群网络所处的环境状态,及这些环境因素对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类型和能力的影响,探索当前我国船舶产业集群网络存在产能过剩、产品技术含量低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构建船舶产业集群网络功能结构及其能力提升的分析框架。二是,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生产能力研究。解析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生产功能结构的生成、演变过程,提出生产功能结构下的能量结构、合作结构、圈层结构,论述不同结构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分析这叁种不同结构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生产功能结构的“耦合-能力”模型,构建生产功能结构的“耦合-能力”模型,剖析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生产功能结构耦合关系、能量转化率、网络能效和网络整体生产能力等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揭示生产功能结构对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生产能力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实证研究对模型加以验证。叁是,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资源整合能力研究。分析船舶产业集群网络整合功能结构及其能力作用机理,构建其作用机理模型,并以江苏船舶产业集群为例,运用Pajek软件构建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复杂结构模型,对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复杂结构进行实例研究,验证船舶产业集群网络整合功能结构及其能力作用机理,揭示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整合功能结构对网络资源整合能力作用机理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四是,船舶产业集群网络创新能力研究。从企业竞合关系视角分析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结构特征,构建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竞合模型,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分别分析网络中不同层次的企业竞合关系,并构建LV-EG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对LV-EG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船舶产业集群网络在演进过程中竞合关系的变化及其对创新模式的作用机理,探寻船舶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直接影响因素。五是,船舶产业集群网络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生产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叁个维度,构建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能力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江苏、上海和辽宁叁个典型的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能力,比较这些集群网络能力及各功能结构的差异,为提出提升我国船舶产业集群网络能力的对策提供现实依据。六是,船舶产业集群网络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基于上述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及其能力研究的结果,从企业视角和政府视角分别提出提升我国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生产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具体对策。

郭强[5]2005年在《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研究》文中提出船舶工业是一个国际性的产业,我国船舶工业是中国现代工业的缩影,是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经过百年国际市场的风雨沧桑的锻炼,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我国船舶工业国际化有了长足的发展。 当前,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加速推进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新使命。本论文从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理论、范式、国际比较、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国际化模式和政策建议诸方面,对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促进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造船大国的战略目标。 论文首先对企业国际化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对企业国际化的一般分析范式进行了概括。基于企业国际化演进、成因、要素、模式的逻辑,论文对企业国际化演进、出口行为、技术积累产业升级以及企业国际化要素模型、蛛网模型等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并从企业国际化类型、决策层次地位、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动因、度量模型、政府行为诸方面构建企业国际化的一般分析范式。 论文对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国际比较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进行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通过对世界主要造船国家—日本、韩国、西欧等国的船舶工业国际化进行深入分析,对这些国家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模式、政府政策进行全面概括,为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论文深入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模式特征。从以生产要素引进为特征的内向型国际化和以船舶产品出口为特征的外向型国际化两个维度,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类型,指出我国船舶企业国际化具有市场的出口进入型国际化、内容的混合型国际化、动机的市场导向和生产要素导向双重国际化、所有权优势的内外向型国际化兼有的特征。论文运用DEA模型,对船舶工业企业产品出口外向型国际化绩效进行评价。 论文从中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战略目标、面临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国际船舶工业历史演进规律诸方面,深入分析了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

杨国兵[6]2008年在《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船业经过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造船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造船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但是同日韩等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由造船方式的落后带来的。很多产业的实践证明,模块化与模块化制造网络是应对复杂产品系统的组织与过程的有效方式。所以,转变造船模式,大力发展模块化造船是进一步提升我国造船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对世界船市供大于求且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途径。模块化造船方式的不断应用,将带来我国造船业产业组织范式的伟大转变,形成造船业的模块化制造网络。因此,研究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文献阅读与整理的基础上,论文首先梳理了产业组织演化与产业集群理论、复杂产品系统理论、复杂性科学中关于演化的理论、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相关理论,并对产业集群、复杂产品系统、模块、模块化、模块化制造网络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从造船模式的转变、模块化网络出现的动因、我国造船业在高速发展的背后面临的挑战以及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机理,对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FPSO的建造分析了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物质、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发生变化,制造网络也在不断地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是长期的,从而构成了制造网络的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来讲,研究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发展主要就是要研究产业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演变。本文在纵向结构分析中,介绍了制造网络纵向组织的表现和纵向增值过程,以及产业链中的物流模型,建立了供应链战略选择及敏捷供应联盟盟员选择模型,并结合45000吨化学品船(成品油船)阐述了造船业纵向结构关系。在横向结构的分析中,分析了制造网络中的横向组织表现,产业中的竞争网络,以及产业中的竞争合作网络。从空间维度来讲,本文在阐述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船业的产业集聚现象,并通过对长叁角船舶产业集群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演变形态为产业集群。最后本文构建了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绩效评价模型。首先设计了针对造船业的模块化制造网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业规模与效益、产业运营效率、产业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四个方面的指标;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仿真。提出限制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发展的限制因素:造船业产业结构问题、造船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方面的问题、造船业的信息化能力薄弱问题、缺乏能力强的规则设计者或系统集成商的集成能力不足、军民无法统一限制了军用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发展、提升我国造船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些相应对策。

陈龙[7]2014年在《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协同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船舶工业是资本、技术和劳动密集性的综合性产业,它的发展不仅能推动钢铁、机械、电子、化工等产业的发展,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新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力,促进城镇化建设,解决就业压力,增加出口创汇,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2008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船舶的订单量及产值都大幅缩水,船舶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了摆脱危机,需要对船舶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以高技术含量、高经济附加值的船舶占领高端市场,实现船舶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共生理论,以船舶生产企业制造过程的协同技术创新为研究核心,研究船舶产业集群协同技术创新的模式,对实现船舶产业的技术创新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目前,通过研究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发现,鲜有对船舶产业集群协同技术创新的研究,首先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点。结合船舶产业集群协同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分析了技术创新对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船舶产业集群协同技术创新的类型确定,由于其复杂性,本文重点以核心造船企业制造的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为切入点,研究船舶产业集群内部协同技术创新的共生模式。并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对集群的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共生结构和共生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船舶产业集群协同技术创新的共生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构建Logistic模型,对集群技术创新的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进行划分,具体分析了每种模式的特点,并对寄生模式、偏利共生模式、非对称互惠模式及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及其稳定性分别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寄生、偏利共生模式技术创新稳定性差,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有一定稳定性,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稳定性好,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长期发展。最后对船舶产业集群协同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及创新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商小虎[8]2013年在《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倒逼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产业升级也即意味着我国装备制造业振兴和崛起的机遇。作为制造业基础和创新载体的装备制造业,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建立是我国经济从投资导向发展到创新导向阶段的重要基础。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崛起无一不是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为其发展前提。因此,这也是选择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作为本论文主题的意义所在。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我国装备产业国家竞争优势演进路径恰恰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在装备子行业竞争力较强的行业,往往是并非高精尖的机械装备行业,譬如造船、铁路车辆、集装箱、工程机械,这些大多归属运输设备的范畴;而我国所需的精密数控机床、高档轻工设备、高端冶金化工能源设备等大多依赖进口设备。未来我国工业化深化的内涵体现为装备工业由初级层次向纵深发展、由追求数量的投资驱动粗放式增长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总结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特征,傅家骥(1998)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包括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技术创新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技术创新不仅仅包括企业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还包括了相应的管理、组织、市场等方面的成功创新。大量研究表明,许多技术创新项目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创新缺乏与市场、组织、制度、文化、战略等软技术因素方面的协同匹配。而当企业在产品、管理、市场、制度等多维度的创新同时出现时,就产生了商业模式的创新,这在成熟阶段的创新中大量出现。尽管经济生活中创新很重要,但是在学术研究方面,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创新一直未得到主流的经济学家的重视。传统上,经济学主要研究创新资源配置及其经济效果,而创新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这一过程本身一直被视为难以捉摸的“黑匣子”。尽管经过了大量对创新的研究,但了解得更多的是创新能带来什么,对它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了解甚少。而如果刺激创新以及创新的模式这一问题对于我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追赶特征的经济体却极为重要。技术创新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特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笔者通过调研了上百家各具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访问了大量的行业专家,获取我国装备企业技术创新实践的第一手资料;以此为基础,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装备子行业层面的技术创新比较分析、以及装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从而为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方向、产业支持政策提供深度的视角。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内容和主要创新点,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重点介绍了技术创新的概念、技术创新模型、创新系统理论以及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二章回顾了技术创新在全球工业化过程各个主要阶段的发展特征,梳理了我国以及主要发达国家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的地位;并揭示了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装备产业所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应当积极抓住全球经济格局调整、技术经济范式更迭的历史性机遇,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和整个经济发展的“后来居上”。第叁章介绍了装备制造业的范畴和产业发展特征,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工艺装备水平低、产品结构集中在中低端、机械基础件和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差、重大装备项目的成套设备系统集成与工程技术能力薄弱等方面的问题。本章进一步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精选了低压电器、机床、专用设备、大型成套装备的优秀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进行研究,从而归纳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内处于上下游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和未来创新方向。未来我国投资拉动带来的装备市场增长空间有限,装备制造业未来将逐步面临着成长的“天花板”。提供完整的产品线,创新资源集成化,各个创新行为主体协同化,技术、组织制度与组织文化创造性整合,构造一体化解决方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根本途径。第四章回顾了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竞争优势的演进过程,归纳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竞争优势的演进路径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本章还从中观层面出发,从创新成效的差异、产业的劳动资本密集程度的差异角度,精选了我国装备制造不同子行业进行比较研究。从产业角度,本章对于我国重点装备子行业--机床行业、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创新特征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从空间角度,本章分析了我国机床工具产业集群、船舶产业集群的案例,尝试探讨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方法。第五章以我国装备类上市公司群体为样本,进行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通过在装备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之间建立起联系,构建多函数结构方程模型,从而进一步我国装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黑箱。结构方程模型回归结果验证了我国装备企业研发投入带来了新产品较高定价能力、工艺效率的提升,最终对于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人均固定资产投入、人力资源结构、企业固定资产和运营资产的周转能力、外部需求推动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也具有显着影响。第六章为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政策建议。综合本论文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和产业竞争优势的分析,以及技术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结果,提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包括政府积极促进经济转型、扶持新兴产业、培育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装备龙头企业、优化装备制造和下游用户的协同创新机制、鼓励装备产业集群、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和先进制造服务业的发展、完善人才和资金要素市场机制。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本论文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技术创新理论、装备制造技术及工程理论等等,从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探讨我国装备制造的产业竞争特征、技术创新机制和未来发展趋势。2、技术创新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特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为此笔者调研了上百家各具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访问了大量的行业专家,通过获取技术创新实践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方向提供深度的视角。3、本文理论研究中,从微观和中观的层面,采用分析与归纳、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打开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黑匣子”。通过研究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竞争优势建立、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创新绩效,从而为如何引导产业创新和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思路。4、实证分析方面,构建多函数结构方程模型,把创新过程分解成“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以我国装备制造类上市公司群体为对象,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5、对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政策建议。

韩文慧[9]2008年在《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组织与运行研究》文中认为船舶工业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产业,是沿江沿海造船工业所在城市的经济增长点,加速船舶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新形势下我国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必然趋势。大力促进船舶工业集群化发展,是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尽快缩小与日韩差距的重要途径。而船舶工业的集群化发展,要求以大型船舶建造企业为龙头,同时在区域内培育一批船用原材料及配套设备供应企业,发展和完善造船供应链体系,因此,有必要从供应链视角来思考和探索船舶产业集群的发展。论文在对造船供应链和船舶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的内涵,剖析了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的优势效应,将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为形成阶段、聚集阶段、繁荣阶段和衰退阶段,揭示了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过程。论文分析了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及组织模式。论文界定了船舶产业集群的性质,剖析了船舶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属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组织结构框架,将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组织划分为核心网络和辅助网络两层,并分别对核心网络和辅助网络组织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组织模式。论文剖析了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运行的联结网络和联结模式。论文指出了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运行的动力,给出了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运行的联结网络,包括:信任网络、知识网络、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概括了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运行的叁种利益联结模式类型,给出基于利益关系的集群核心层和辅助层联结模式。论文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运行绩效评价体系。从船舶产业集群规模效应、船舶产业集群经济效益、船舶产业集群生产能力、船舶产业集群创新能力、造船供应链企业合作效率以及船舶产业集群区域贡献力六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基于供应链的船舶工业产业集群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和实证分析。论文最后提出了提高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运行绩效的对策。从鼓励船舶建造企业的合作和联合、加快船舶配套企业发展、开展错位竞争、充分发挥船舶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注重集群内人才的培养和流动诸方面,提出保证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持续良性运行的对策。

孙跃杰[10]2016年在《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文中提出我国目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仍然处于推进“遗产化”的过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受到关注,得到保护,从地方政府、学界到设计界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活态”的保护这些城市文化特色,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工业遗产认识的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别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建设的工业项目,“156项目”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端和奠基,它特有的时代特色、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尚待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洛阳一直以古都着称,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以“新兴工业城市”的定位成为河南省内首屈一指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八个新兴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涉及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能源电力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叁大行业,其产品为新中国的工业、农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其内部有严谨的居住、教育、商业、科研用地规划,至今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城市肌理和风貌建筑。作为新中国工业遗产的典范,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群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可以为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可为全面深入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本文梳理了洛阳作为依托于6个国家156重点项目而规划建成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和六个156项目的建设历史,分析了作为工业遗产群的洛阳涧西现代工业遗产的构成和现状,从工业遗产群的角度推进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整体性的遗产化认知。本文利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对洛阳156现代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该导则的普适性,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修正增加了适合自身研究阐释条文,并构建了洛阳156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理论体系。同时从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构建的角度,比较理论研究结果与现状之间的差异,研究其完整性与“群”的突出价值,揭示以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为典型代表的我国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误区和问题所在。从而对比研究得出的价值评价结果和目前洛阳实施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发现作为存量丰富,构成复杂的洛阳156工业遗产在尚未进行更深入的价值评价和遗产认知的情况下就迅速消逝的原因。进而在对其进行深入的本体价值评价和再利用潜力研究的基础上的,分别就厂区和历史街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环境,探究工业遗产厂区与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规范性工作程序和因地制宜的再利用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研究[D]. 黄华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

[2]. 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D]. 陶永宏. 南京理工大学. 2005

[3]. 我国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张为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4]. 我国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功能结构及其能力研究[D]. 戈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

[5].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研究[D]. 郭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6].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研究[D]. 杨国兵.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7]. 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协同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陈龙. 江苏科技大学. 2014

[8].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商小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

[9]. 基于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组织与运行研究[D]. 韩文慧.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10]. 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D]. 孙跃杰. 天津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