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胎背景下新型父母养育模式个案研究论文

全面二胎背景下新型父母养育模式个案研究

◆ 孟凡琦 周春淼 何欣雨 周润蓥

摘要: 随着二胎政策的推行,二胎家庭将会越来越多。同时父母的教养观念、家庭教养中的角色分工、家庭教养中的氛围以及家庭中的互动是二胎家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几位家长进行访谈来了解教养中面临的困难,最后为新型的父母养育模式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父母教养;全面二胎;个案

一、前言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依照中国的国情政府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受此政策影响至今出现了整整两代的“独生子女”。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全面二孩”这一新的生育政策,并于2016 年起全面实施。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二孩家庭,打破了原有的家庭结构,随之带了家庭养育模式的改变,进而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与观念。目前,在网络上调查父母生育二胎的原因,高达“60%”以上的父母选择的原因是“两个孩子的陪伴更利于成长”。二胎家庭养育之所以受到如此密切的关注,是因为从一孩家庭过渡到二孩家庭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发生了某些变化,某些家庭关系发生了重组。父母角色的变化可能起初让父母感到不能应对或者不能满足照顾两个孩子的需求,从而影响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著名学者阿德勒在出生次序效应中提出同一家庭出生的孩子,由于其独特的家庭经验和个体差异使他们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方法生活,每个人的性格及生活方式也会受到影响。综上所述,父母养育方式与二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具有怎样的关系呢?研究通过访谈调查以及真实案例,结合心理学知识针对头胎子女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心理产生变化的原因,进而提出建议引导头胎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合同管理也应该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合同管理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据,工程建设中需要加大对合同文件的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共享、传输等优势,提高施工方与监理方、建设方等信息传输水平,制定详细的文件资料,根据不同的信息类型进行分类整体,保证合同信息的有效性。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细胞学及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者;②未接受过化疗等其他抗肿瘤治疗;③活动状态评分KPS≥60分;④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异常者;②不适合接受化疗者;③预计生存期<3个月;④中性粒细胞数绝对值≤1 500/μL。

二、研究方法

(一)个案基本情况。根据家庭教养方式的可能影响因素,在进行抽样时参照以下特征,最终选取5个家庭样本,具体情况如表 1家庭基本信息所示。

表1 家庭基本信息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全面二胎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以二胎政策开放后养育二孩的家庭为被试。通过访谈了解他们的家庭结构,成员间的关系以及养育两个孩子的方式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干预以帮助个案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研究采用杨白志《二孩家庭教养方式特征的质性研究——以西安市12个二孩家庭为例》中的访谈记录对被试进行访谈。此访谈提纲分为教育理念、教养角色、家庭氛围和互动方式4个维度,本访谈提纲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三)研究过程。首先通过对二胎家庭在教育理念、教养角色、家庭氛围和互动方式等方面进行访谈,初步访谈内容即前测,行为纠正结果为后测,由此进行了对比。本研究采用访谈,对被试分别实施前测和后测考查,分别对五组家庭进行通过前后的变化分析其差异性。通过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前测,展示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出现焦虑,对孩子要求高,孩子的幸福指数不高。通过访谈的方式为每个家庭设计亲子活动作业及家庭团体活动,并交活动感受。随后进行回访时,五组家庭呈现了良好的结果,家庭氛围较之前更为融洽,孩子们也愿意主动的与家长沟通。

三、研究结果

高校主导型联盟重在将科技成果和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并形成产业化,其重点内容在于BIM人才培养、建立BIM实验室及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如河南、云南、海南、辽宁、甘肃、台湾地区的BIM联盟由各省内高校发起成立,各高校发挥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优势开展工作。

(三)干预后访谈基本情况。A家庭面对两个孩子可以心平气和的引导,孩子发生矛盾可以公平处理,家庭中的氛围可以使孩子与父母交心,并且A和D家庭的父亲都主动参与到孩子的管理中。B家庭通过母亲与父亲的交流使父亲在工作之余更多的陪伴孩子。同时B与C家庭都采取不在老人面前解决孩子问题的策略,避免教育理念不同发生冲突伤害到孩子。E家庭奖励方式呈现出更多类型。并加入亲子活动调节家庭氛围,让孩子更加容易感受到父母的关怀。

(一)前测访谈基本情况。A家庭在养育老大时没有经验,家长在孩子成长过中焦虑太多,从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要;家庭缺少沟通,父亲参与程度不高。家长以自己的意愿为中心教养孩子并偏袒老二。B家庭主张顺其自然,不过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爸爸由于外部原因较少陪伴孩子并参与教养;老人则展示了隔代溺爱,过度满足孩子;口头表扬是该家庭主要的互动方式。C家庭对大儿子管理较严,小儿子则较宽松。家庭中存在简易分工,一个严厉指正孩子的错误,一个温和爱护孩子;父母的有时管教孩子会遭到老人阻止;面对孩子做到奖罚分明。D家庭由于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老大的出生父母呈现出高焦虑。家庭中母亲过度参与孩子的教养,而父亲则参与度很低;而且父母希望通过罚站来让孩子能够自我反思。E家庭希望孩子为人正直该家庭氛围较为严格;日常生活中爸爸负责接送孩子并带孩子玩,平衡了父母在教育孩子中所花费的时间;奖励方式以金钱奖励为主。

(一)教养中的理念。1.对孩子的教养期望。通过干预,A父母更希望他们能够“顺其自然”的成长,对品德教育的期望更高,B也希望孩子可以形成良好的品德并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职业期望中,D和E表示希望孩子能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对于两个孩子的教养,C表示养育老大时并没有准备,许多事情的变通性较差。通过对父母进行干预,使他们心态放松以减少焦虑。同时家长们一致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身心都能健康成长。2.教育观念。通过探索家长对教养的认识、人才观、亲子观以及交友观,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具有普遍的一致性。他们认为教养要松紧结合,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同时二孩的到来会改变他们原有的教养观念。虽然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由于未来的未知性,他们更倾向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以帮助他们面对未知的挑战与困难。当孩子发生矛盾时他们能较为公正的做出处理。在交友观方面家长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儿童的情感支持,随着儿童对于外界的逐步拓展,需要从父母亲以及熟悉的人之外的人身上获取信任感、安全感。

坚决落实好干部标准,落实忠诚干净担当的重要要求。依据党章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六个方面基本条件,深刻洞察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统筹改革发展长远目标和当前任务,把事业需要、组织需求、岗位需求结合起来,把合适的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切实选好人用好人,培养人发展人。

四、访谈后教养方式的转变

(二)前期访谈中受访家庭教养方式上的问题。1.对孩子的期望体现了父母的教养观念。父母作为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会注重孩子的品德、学习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同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无意识的将自己三观传递给子女。2.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孩子在发生矛盾时父母偶尔会偏袒一方。通过对A家庭进行访谈,父母坦言二孩出生后常常需要给两个孩子断官司。妈妈倾向于老大而爸爸则偏爱二孩,所以在二孩出生后,老大和爸爸的关系出现了疏远。3.父母在家庭教养中扮演的角色反映了他们对子女的教养观念。大多数家长表示老二出生后需要更多的照顾,有时会忽视老大。同时家庭结构的改变,使父母选择与祖辈生活来分担照顾孩子的压力。但有时祖辈与父母教育观念的不同导致家庭矛盾。

(二)教养中的“氛围”。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父母在教养过程中倾向于培养老二尊敬兄长、培养长子的责任感,营造兄友弟恭的氛围。在祖孙关系中,祖辈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管教问题,但容易出现溺爱孩子的现象。C希望通过自己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让孩子懂得家庭中的孝道观念。通过回访,父母表示在发生矛盾调节的过程中,更倾向于让孩子自己解决纠纷。在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则会插手处理,引导他们互相尊重。

(三)教养中的“角色分工”。1.父亲的角色分工。随着家庭结构带来的改变,父亲从原来的旁观转变为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多数父亲对孩子的要求会比母亲要高。在访谈E家庭中父亲会承担起接送孩子和陪孩子运动责任,主动了解教养孩子的经验。普遍来看,家庭结构的改变使父亲的参与度明显提高。2.母亲的角色分工。大多数母亲都表示老二出生后,陪伴老二的时间要比老大的要长。在对关注老大时间减少的事情上,C表示会时常与孩子谈心并关注老大的心理健康问题,避免出现父母因过多照顾老二而导致老大产生失落感。3.祖辈的角色分工。如果父母教养孩子的时遭到祖辈会干涉,因教养观念不统一而导致家庭矛盾的产生,矛盾冲突下的教养环境会使得孩子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听从谁的,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相反和谐的教养环境会给孩子一个相对良好的家庭氛围,更容易培养孩子的原则。

(四)家庭教养的互动。在家庭教养控制方面,父母有着每个家庭独特的教养方式和不同的惩罚奖励机制。重视孩子的学业与品格。在情感反应方面,因为孩子还小自制力较差很依赖父母,渴望与父母分享生活中的事件与感受,父母在处理问题时尽量保护孩子自尊心。综上所述通过干预后,被试者们在家庭养育方式上有了明显的改善,即在一定程度上父母与两个孩子的关系更加紧密。因此通过访谈并干预后对家长的养育方式,与子女的互动与发展有着正向影响。

五、结语

在全面二胎政策的背景下,亲子产业由于二胎政策的实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父母的教养方式逐渐成为了家庭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前文的论述与研究。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家里有两个孩子陪伴对方互相成长可以比独生子女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正确的教养方式对于两个孩子的心理与生理发展有良好的正向影响。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其次要培养孩子良性竞争的意识;最后父母应该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能过度偏袒一个孩子。总的来说,新型父母的教养方式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了一种新的积极的选择,也为我国的家庭教育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石智雷,杨云彦.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J].人口研究,2014,(5):27-40.

[2]许智.二孩家庭父母对不同出生次序子女教养行为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3]陈斌斌,施泽艺.二胎家庭的父母养育[J].心理科学进展,2017,11.

[4]阿德勒著,李心明译.自卑与超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5]杨白志.二孩家庭教养方式特征的质性研究——以西安市12个二孩家庭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7.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全面二胎背景下,新型父母养育模式个案研究”(基金编号:201810222060)

作者简介: 孟凡琦(1998—)女,汉族,黑龙江省大庆人,学生,本科,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周春淼(1980—)女,汉族,山东省高密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何欣雨 (1998-)女,汉族,黑龙江省建三江市,学生,本科,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周润蓥(1998—)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学生,本科,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标签:;  ;  ;  ;  

全面二胎背景下新型父母养育模式个案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