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论文_吕  璟

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论文_吕  璟

吕璟 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中心幼儿园 266700

幼儿美术活动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活动。幼儿天生好奇心很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幼稚的想象中,创造性会若隐若现。我们应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培养他们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那么,怎样才能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呢?

一、引导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创造的欲望

创造激情来源于兴趣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因此,在每一次的绘画活动中,我们并不用同一模式局限孩子们的创作,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添加想象的成分。如命题画“美丽的海洋”,我们先组织幼儿认识海洋里的动物及生物,向他们介绍海洋里资源丰富,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于是孩子们凭借想象,用三大画面表现了美丽的海洋:一是形状千姿百态、色彩绚丽多姿的热带鱼;二是海星、海藻、海马、海带等奇形怪状的海洋生物;三是人们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宏伟场景,甚至还有孩子在海洋里画上了几个箱子,把它们想象为海盗丢失了宝物。只要在孩子的头脑中打开了想象的窗口,他们就可以尽情地描绘。

为了让孩子们懂得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处于静态的事物,从不同角度也会看到不同的模样,我们在绘画中特别强调背景的视觉效果。如我们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景物,体验近大远小以及俯视与仰视的不同视觉效果,让幼儿从多种角度观察物体,这样才能在绘画过程中恰当安排背景画面。

二、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挖掘幼儿的创造能力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要想让幼儿画出丰富多彩、充满童趣的画,必须丰富幼儿的知识。幼儿的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是幼儿绘画、表现、创作的主要题材内容,是他们进行美术活动的主要源泉。所以教师不要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是利用幼儿园内、社区内的自然条件,经常带他们参观,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色彩等,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让幼儿随心所欲地将观察与想象的东西画出来,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为创作积累经验。例如,幼儿画森林的时候,我们带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他们讲述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树叶、树枝等等,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们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创作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动手动脑,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手脑并用。当幼儿产生了创造意识后,就会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如泥工活动捏茶壶,教师出示自己事先捏好的茶壶,带领幼儿观察茶壶的结构组成,并讲解制作步骤,然后要求幼儿制作茶壶。由于幼儿年龄小,而茶壶的制作较复杂,幼儿在团出茶壶的身子后却无法将壶嘴安放在壶身上,教师就应该启发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把壶嘴安在壶身上。幼儿通过讨论后找出了一个合理的方法——用牙签棒将壶身、壶嘴连接。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壶嘴角度千差万别,教师再次让孩子观察后讨论,找出制作不合理的地方,并说明原因。经过几次尝试后,幼儿终于掌握了壶柄的连接方法,制作出了一个个好看的茶壶,这一过程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四、注重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开发创造潜能

个性心理品质在创造性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美术教育中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则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在传统的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喜欢用统一的绘画工具、统一的绘画方法来要求幼儿完成任务,往往忽视了幼儿渴望尝试一些与众不同的绘画方法的愿望,这样必将导致幼儿的从众性。因此,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方法后,教师就从“横向绘画创作”和“纵向绘画创作”这两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实践证明,使用这种方法教幼儿绘画,充分发挥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大大开发了孩子的创造潜能。

1.注重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鼓励幼儿独立构思、自由创编,多肯定、多认同幼儿的观点,这样大胆、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在美术活动《恐龙》中,我启发幼儿画出各种自己所想象、认识及电视中见过或书上看见过的恐龙,孩子们在活动中有的画出了翼龙,有的画出了凶猛的霸王龙,还有画出了温柔的食草龙……各种各样的恐龙在孩子的笔下展现出来,在孩子的作品展示中,我们仿佛真的进入了恐龙的世界。

2.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可让幼儿几个人合作完成一个作品、一幅画,让幼儿体会到互助的力量、合作的乐趣,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在迎新年运动会中,我组织孩子共同合作完成了一幅“环保主题”的画,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充满了兴趣,大家都表现得极其高兴和乐意,使得整个画面十分丰富和融洽,孩子们也体会到了“合作力量大”。

总之,美术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语言,他们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愿我们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去探究了解我们的孩子,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有意地创设,有度地引导,有机地渗透,从而点燃幼儿智慧创造的火把。

论文作者:吕  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3月总第16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0

标签:;  ;  ;  ;  ;  ;  ;  ;  

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论文_吕  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