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信息产业基础知识讲座:信息产业的结构和特征_电子计算机论文

信息产业基本知识讲座之二——信息产业的结构和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产业论文,之二论文,知识讲座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信息产业的简要发展历程信息产业兴起于“二战”以后,可以说它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电子技术为先导的又一次产业革命的产物。

“二战”后,世界转入“冷战”时期,战时为军事目的而开发的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军转民”,用于经济建设,同时也为科学技术可持续性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20世纪50年代起,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以电子计算机为例,第一代真空管电子计算机迅速被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所取代,继而又研制成功第三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计算机,从而实现了电子计算机与通讯线路相联合的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与产品既独立纵向地高速发展,又横向地向其它产业部门扩散。工业发达国家在形成信息产业化的同时,也相应地出现了产业信息化的热潮。这样一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就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国民经济中无所不至的独特地位已确立。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信息产业技术大规模地改造和武装了其它产业,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滚动模式。

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武装金融业是十分成功的范例。金融业实现了批量处理——联机作业——自动出纳——电子转帐等一系列变革。电子转帐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等等的出现,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由传统的货币交换方式转变为信用交换方式。电子转帐系统把货币流和票据流的资金流动转变为信息流的运动,因而大大加快了资金运转的速度,减少了在途资金,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目前各地实行的由银行通过电子转帐系统代发工资,就可以吸纳工资20%为银行存款。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新成就也不断得到其它产业的青睐,频繁地引进至一些传统工业,以致它们不断地研制、开发出信息技术含量高的换代产品。江泽民主席讲,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就是这个道理。在产业不断信息化的同时,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也逐渐形成规模。

目前,信息产业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各种产业中最具影响的高新技术尖端主导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柱与有力保证,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据国际产业协会的统计,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产业硬件产值已接近9000亿美元,软件市场销售额也达到2500亿美元以上,全世界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3000亿美元。目前在发达国家中信息产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

综上所述,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50年代为萌发时期,60年代到80年代为形成时期,90年代为深化时期。进入90年代以来,深化发展主要体现在软件产品上。1993年世界信息产业产值的构成中,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已上升至56%,而一直领先的硬件产品下降为44%。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信息技术网络化的发展使信息产业获得空前发展的良机。1993年9月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提出国家信息设施计划(NII),立刻得到工业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1995年由西方7国集团正式提出了GII计划。全球性信息互联网络化的推进,对信息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推动,信息产业的建设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高潮。例如,各国的电讯业近年来都已不低于5%的速度增长。信息服务市场也十分火爆,以欧洲联机数据库服务市场为例,其规模从1992年的39.95亿美元,增长到1997年的67.6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1.1%。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信息产业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成为国民经济中执牛耳者。其飞速发展的速度,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任何一个产业都无法比拟的。

2 信息产业的结构

学术界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对信息产业结构的认识也见仁见智。我们择其主要的观点加以介绍。

2.1 马克鲁普的观点

早在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鲁普就提出信息产业的划分,不过当时他称信息产业为知识产业。他认定知识产业分为5大部分:①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即含有中小学、大学、家庭教育、在职培训、社会教育、联邦计划与公共图书馆;②研究开发包括基础、应用、开发研究;③通讯媒介,包括印刷出版发行、照相录音、戏剧音乐与电影、广播电视、广告、远距离通讯媒介、会议;④信息处理机械与设备,包括印刷机械、电影机械与设备、打字机、电子计算机、其它办公机械等;⑤信息服务,包括职业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以及其它方面的服务。

2.2 波拉特的主张

美国著名信息产业学家波拉特,最早按照从事信息工作的分工,亦即信息职业的不同,将信息产业按其职业划分为3部分,具体如下表所示:

信息职业分类表

信息市场部门

1 信息生产类:科技工作者、个人信息服务提供者。

2 知识分配类:教育工作者、公共信息服务提供者、大众传播工作者。

市场信息部门

3 市场调查与经纪类:信息收集人员、信息调查与经纪人员、计划管理人员。

4 市场管理处理类:非电子信息处理人员、电子信息处理人员。

信息基础设施部门

5 信息设备类:非电子设备操作人员、电子信息设备操作系统人员

后来他又根据信息市场部门商品交换的特点,把信息产业划分为第1和第2信息产业部门。他所意属的第2信息产业部门是指内部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活动服务的政府部门和非信息企业,也就是说包括政府机构的大部分和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全部。这些部门和企业的信息活动,虽然不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没有在信息市场上实际表现出来,但是这些部门对政府和企业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如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和管理等。波拉特的第1信息产业部门是社会主要的信息产业,它们可以划分为以下8个部分:

2.3 日本分类法

日本科学与经济协会也提出了信息产业的结构划分意见,区分为两个产业群落10个分支产业,具体如下:

2.4 泽林斯基分类法

经济学家泽林斯基把信息产业的内容划分为8大部分:

①信息内容服务和人员,包括新闻机构、图书馆、信息中心、数据库服务机构、信息经纪人等;②信息内容的再加工服务,其产品包括图书、报纸、电影、录音制品、信息磁带、录像光盘等;③提供方便的信息实施服务,例如提供数据处理服务、分时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等;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终端机、办公设备、印刷、制图和复印;⑤集成技术,包括信息交换技术、调制解调器、电子广告和数字交换技术;⑥交流技术,包括无线电、电视、邮政、电话和传播发射等方面技术;⑦交流信道,包括邮政、电话、电报、传真和卫星通讯信道等;⑧广播信道,包括无线电和电视网络系统、多点分布式信息服务系统。

2.5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分类

根据信息产业内容,该会把信息产业划分为6部分:

①一次信息活动和机构;②二次信息活动和机构;③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服务;④信息销售活动和系统;⑤各种信息会议服务以及信息支持服务活动及手段;⑥电子计算机网络之类的产业。

2.6 我国的分类

我国学术界经过特尔菲法的调查,大多数专家将信息产业分为6大块,具体如下所示:

综上所述,有关信息结构的认识与区分与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相呼应,无疑信息产业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产业,它的内涵与外延正在不断地深化与发展中。

3 信息产业的特征

信息产业作为集知识、技术、智力为一体的社会经济部门,它是省材料、节能源、无公害、无污染、高增长、高效益、高投入的新型产业。至少可以归纳出如下的一些特点。

3.1 具有战略主导意义

信息产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最大的经济资源。它不仅已经独领风骚地取代了钢铁、造船、汽车、石油等传统工业的主导地位,还能全面加速整个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今天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综合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信息产业的发展。目前,全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几乎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其中软件、通信、广告、数据库等产业以30%的速度在增长。其市场规模之大,消费需求之广,都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

3.2 强烈的渗透性

信息产业的渗透性是异常强烈的。这种高渗透性表现在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使其他劳动资料中的机械要素、物理要素、化学要素和其他要素被催化并且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地发挥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效用。也就是说,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信息特有的扩散与反馈途径,渗透到其他产业的结构与形态中,使许多产业都多方面地显示出信息产业的某些优势,迅速地改变自身现代化的面貌和形象。

3.3 知识、技术、智力高度密集

信息产业中的核心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既是信息产业本身赖以成立的自我装备技术,又是可以服务与应用于其他各领域的先进的应用技术,它们都出于科学尖端和技术前沿,是当前技术革命的主流,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技术市场。传统产业的生产,主要依靠劳动者的体力和一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而信息产业是生产、加工、存储、传递、开发人类精神财富的产业,主要依靠思维活动的脑力劳动,知识与智力劳动所占的份额巨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的当代知识创新主要出于并集中在信息产业。

3.4 高效益、高产出、高增殖

知识、技术、智力密集的结果,必然导至信息成品高产值、高增殖、高效益。例如50公斤玻璃纤维所能传输的信息量可与1吨铜缆相当,所消耗的能量只是后者的1/5。1公斤集成电路的价值,超过1辆豪华汽车。难怪有人说信息产业“获得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利’,挣的是技术含量高的‘钱’”。同时信息产业广泛地渗透到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其它产业,也会产生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信息产业又是省能源、省资源、无污染的产业,这些也都能间接地体现出信息产业的高效益、高产出、高增殖。

3.5 对先进技术敏感,更新换代迅速

信息产业对先进技术十分敏感,积极吸纳,创新迅速。以电子计算机为例,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更新换代4次,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已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时期,其以开发为先导的产业特点日益突出和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设计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和柔性加工系统的广泛采用,大大缩短了产品从研制到投产的周期。我们从计算机芯片的技术发展速度便大体上可以了解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产品从研制到批量生产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例如开发4K存储器用了5年,而265K和1M(1兆位)各用了1年,这是其他工业所不曾有过的高速度。

3.6 需要大量的智力和资金

信息产业是智力与资金高投入的产业。无论是信息设施的开发,还是信息服务,都需要信息社会中的创造性集团(另一部分则为服务性集团)的高级科技人才承担,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是信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智力将成为取代资本的重要社会财富。同时信息产业中“硬件”的制造,通信线路的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甚至人才培养等各项投入的资金都是高昂的。没有充分的资金保证,信息产业是难以启动和发展的。

3.7 就业面扩大

由于信息产业的高知识、高技术、高智力的特点,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极高,一时会给社会带来结构性失业。但是,信息产业同时又带来了文化、教育、科学、知识、服务等事业喜人的发展,这就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无疑扩大了就业面。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中,信息产业的劳动岗位已经占据了最多的就业位置,信息职业已占有总就业的45%以上,这就雄辩地说明了发展信息产业是解决劳动就业的最好途径。

标签:;  ;  

第二节信息产业基础知识讲座:信息产业的结构和特征_电子计算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