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分析论文_任婧文

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分析论文_任婧文

湛江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摘要:这篇文章以计量认证为主要的内容,进一步的分析了规范化的管理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认证;检测实验室

1引言

现今,在准备以及进行的检测时的计量认证工作都是建立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之上的,但是在对其的管理上,可以说有很大程度上的松散性,这样的不统一使得管理以及操作上会时不时的出项一些不良的反映,对实验室的工作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所以在计量认证这一块上,必须快速的加大完善的力度。

2计量认证的准备工作

2.1全员参与以及领导认识、

领导能够起到决策的作用,领导是整个团队的灵魂所在,实验室也是如此,对多资源配备进行改善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建立的时候都离不开领导的决策。由此可以看出领导在进行建立以及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是实验室的根,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以及运行的效果和他们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将工作人员的作用以最大的限度给发挥出来,这样基础下建立的管理体系才会是最有效果的。

2.2 确定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是导向,所有与实验室有关的部门以及人员都不能够对其进行违背,质量目标是建立在质量方针之上所建立的。对于质量方针以及目标,实验室的领导在对其制定时有一点一定要进行满足,那就是于自身的情况相一致,而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握一点,那就是就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来结合住实验室的工作性质、要求以及内容,这样有利于指导设计以及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2.3 对要素与过程进行确定,分配职责与配备资源

在建筑工程当中,将符合的检测报告不间断的进行的提供就是检测实验室的最终目标,检测报告是由各种检测过程组成的。所以,在实验室在形成检测报告的过程当中应照《评审准则》来控制质量环节。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住各个质量过程,那么据要将这其中的责任为进行分配好,让相关的部门能够明白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有哪些,当然,其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还拥有一定、相应的权利。对质量活动进行时,实验室要合理的去充实以及分配好涉及到的相应的人员配备及软件、硬件。

2.4 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计量认证的依据之一就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其实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阐述的一整套文件,其能够很详细的表现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这里面有4大基本内容,分别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其当中的第1层次就是宪法;第2层次为程序文件,是在文件的属性上可以说是属于支持性的,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支持质量手册的文件,具体的内容为规定实验室质量活动方式和要求,因为是属于支持性的文件,所以其当中的内容与质量手册的规定是不会相悖的;第3层次是作业指导书,如何开展以及操作质量基层活动其是对质量基层活动,就是有作业指导书来进行规范的,其所针对的作业活动都是具体的,程序文件的细致度十分的高,同时可操作性很高;第四层就是见证质量活动的文件,如: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实验室在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编制时,应该使其拥有可操作性、符合性与协调性,将该使其能够满足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以及《评审准则》的条件,文件间一定不能够出现冲突。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能够有序的进行检测工作当中的各个环节。

2.5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其运行的过程当中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的多,如: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将质量方针给实施到位,完成质量目标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不间断的进行完善。通过对实验室各部门与各环节和定期系统、全面的内部审核,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被发现,要求责任部门对开具不符合项目的报告以及对服务质量以及检测工作质量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改和变动,对现今实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由管理评审评价其的适宜性、有效性,将隐藏在这其中的一些不利之处以及漏洞给快速以及的寻找出来,从这些的漏洞出发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及修正,使得其文件能够更加的贴合实验室的自身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计量认证的基础工作

3.1 对人员进行培训

3.1.1制定培训的计划

人员是实验室的根本,要想确保计量认证工作的质量,那就必须要将人员的各方面进行提升,所以人员的培训进必不可少。实验室应该在制定培训计划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关检测标准规范等内容。

3.1.2评价培训当中的活动

评价能够看出一个活动的成效,实验室通过比对人员、验证能力以及监督操作等来有效的评价培训工。

3.1.3上岗人员必须是持证上岗的

实验室不能够违背相关的规定,如:上岗必须是拥有上岗的资格证书的,对于已经上岗的人员,对其的业务要进行深度的考核,其考核的成绩应被存档。

3.2 对实验室环境进行规范

3.2.1满足工作需要

其环境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够对其进行的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各检测区间的地理位置也要进行十分合理的安排,不能够让个检测区间发生对双方不利的影响,如:相互的进行污染等。

3.2.2制定的有效管理措施

对于水、电、气管道的位置,实验室要进行有序的安装,不能够让它们之间发生混乱以及交叉,同时对其进行制定到位的管理对策,有些地方会要求环境条件,对此将某地方的环境做好记录,如养护室。

3.2.3有效的保管各种器皿及试剂

检测室内的项目当中有化学分析的,对化学分析时使用的试剂等进行有序的拜访好,不要让其发生混乱,在保险柜中存放好有毒的试剂,同时设置2名保管人,对于备用的试剂存放在一个专门的储存柜当,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储存室来进行放置。

3.2.4配备“三废”处理的设备

在实验室当中,处理“三废”的措施和器具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其处理的过程当中,要严格的依照环保要求来进行,不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进行偷工减料。实验室在进行检测项目时,会时不时的关系到对环境保护及人员安全方面,对于此类的项目,实验室就应该将急备的对策给准备。

3.3 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3.3.1标识管理仪器设备

在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看其是否还是在受控管理阶段,标识管理仪器设备就是很好一个方法,标识管理是检测实验室对全部仪器必备的,且也有明确的规定使用三色标识来管理仪器,检定有效期与仪器编号等内容也应被被包含在标志的内容当中。

3.3.2加强标准物质管理

使所有标准物质都是来自有资质的机构并在有效期内,使得检测数据准确且可靠。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就根本上而言标准化管理就是系统不间断的改善自身的一个过程,那么有一点是必须要做到的,那就是最大程度上的去加大检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力度,使得在激励的竞争当中,检测实验室能够以更加的强者的状态去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新挑战、新要求不断的接踵而至,所以要对实验室管理水平进行持续性的提高以及不断的完善检测实验室,进而让其处于优势的一方。

参考文献:

[1]王建辉.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资质认定[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7: 191-211.

[2]李春艳,刘翠茹,陈德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和运行[J].煤质技术,201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05.

[4]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1.

论文作者:任婧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分析论文_任婧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