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分析论文_张新晶

(河南省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安阳 456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均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但不实施心理护理,观察组(60例)则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悲观、紧张、恐惧等诸多不良情绪的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悲观、紧张、恐惧等多项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悲观等多种不良情绪,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心理护理;妇科肿瘤;术后心理;不良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225-02

妇科肿瘤患者出于对自身身体条件以及生命安全的担心而经常出现焦虑、恐慌、抑郁等诸多不良情绪,对患者治疗、护理的积极性以及依从性都造成不利影响,针对患者心理情绪给予相应的疏导以及缓解对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将以接受手术治疗后的妇科肿瘤患者为对象,探讨心理护理对其术后心理状况的具体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4岁,最大70岁,平均(45.2±3.6)岁,本组患者肿瘤类型包括子宫肌瘤15例、宫颈癌12例、卵巢肿瘤12例、卵巢癌8例、子宫内膜癌13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72岁,平均(45.6±3.5)岁,本组患者肿瘤类型包括子宫肌瘤15例、宫颈癌13例、卵巢肿瘤12例、卵巢癌6例、子宫内膜癌14例。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互比较,其在年龄、肿瘤类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给予病情监测、健康讲解、饮食限制、环境介绍、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等多项护理措施,不给予心理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措施上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患者确定病情后应该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语言交流、家属联络等多种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文化程度、性格表现、行事方法、生活习惯等诸多内容,凭借自身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对患者信息的了解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更加全面、细致、清晰的了解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心理情绪变化,凭借自身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对自身的信赖感、依赖感以及安全感,使患者能够充分信任护理人员而对其敞开心门,建立顺畅的交流渠道;

②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在全面了解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心理状况后应该评估其内心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积极交流、询问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多项原因,并针对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给予针对性的疏导以使其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大多是来源于自身病情、外界生活、思维方式等原因,而护理人员需要针对上述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与护理[2]。例如针对患者对自身病情产生的焦虑、茫然等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向其全面讲解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治疗效果、注意事项、具体流程等,介绍同期接受治疗以及已经痊愈的患者与其交流,使其了解手术治疗的良好疗效以及安全性,对手术治疗产生积极的期待以缓解焦虑、茫然等情绪;而针对患者由于自身思维方式产生的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使用语言交流、指导放松、精神暗示等多种方法进行缓解,指导患者更多的出去行走、保持身体与精神的放松状态以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能够更多的关注于世界的美丽而缓解内心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

③联合家属以加强关爱:护理人员应该联合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生活上的关爱以及照料,凭借家属特殊的社会关系给予患者强大的心理支持,使患者能够对家庭、生活有更多的归属感,对治疗产生更强的期望。同时家属应该不断鼓励患者完成多项手术检测、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工作,增强患者治疗、护理信心以保证其能充满乐观情绪的看待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4]

通过心理症状自评量表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悲观、紧张、恐惧等诸多不良情绪的评分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表达方式包括计量资料(x-±s)与计数资料(%)两种类型,检验方式则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若最终P<0.05则表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悲观、紧张、恐惧等多项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肿瘤是当前临床上治疗难度最高的疾病类型之一,也是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类型之一[4]。肿瘤疾病不仅会对患者身体产生不利影响,还会使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者甚至会使患者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对患者治疗的顺利程度及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心理护理就是针对妇科肿瘤患者心理压力进行积极干预的护理内容,其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及交流渠道,才能全面了解其内心诸多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以及复杂性,进而通过家属支持、对症护理等措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重新建立患者积极、乐观的治疗心理,提高手术治疗的顺利程度,也帮助患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有关研究显示[5],心理护理对提升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诸多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悲观等多种不良情绪,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杜小艳.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195-196.

[2]姚洁.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239-240.

[3]刘艳霞.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4,7(8A):120-121.

[4]时新梅.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4(6):68.

[5]孙丽萍.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2):109-110.

论文作者:张新晶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分析论文_张新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