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_王青梅 秦建军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_王青梅 秦建军

王青梅 秦建军(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274500)

【摘 要】从方案的设计构思、设计的功能分区、平面布置、主体部分的交通、标准层间布置、建筑防火设计及消防措施、建筑构造七个方面介绍了建筑工程设计。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设计构思;功能分区;建筑面积

1 方案的设计构思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既有分工,又密切配合。其中,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作用。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建筑设计综合考虑了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满足建筑物内部合理的功能分区、安全的防火疏散、必要的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要求,形成了建筑方案的雏形。通过具体设计,比较拟定的几种方案,本着适用、经济、坚固、美观的原则,从中挑选出比较适宜的方案,进而对功能分区、防火疏散、建筑材料的选用、建筑立面的处理、内部装修处理以及基本构造设计进行详细的设计。

2 平面布置结构选型上尽量采用对称结构。平面布置上力求简洁、实用、功能分区明确,布置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2.1 建筑平面布置办公室是人们脑力劳动工作的重要场所。办公室本身的功能是满足一个组织、一群人在工作中的群行为。因此在这一组织或群中,对任何一个工作人员来说,个人活动要求一种自由,不受非工作活动的干扰,这就要求一个自便的工作“场”意识的心理作用,对保证工作和提高效率占有重要的地位。

于是办公室就应当是明亮、整洁与高效率的空,使人们在其中可以进行积极、方便、耗力少的高效工作。高层办公室逐渐形成了一种将交通枢纽、卫生间、以及其它服务用户位于核心地位的趋势。

根据规定,某办公楼,双面走道净宽应最小应为1.8m,因此走廊尺寸为2.7m,除去柱外露出的尺寸,走道净宽为2.0m,满足规范要求。该办公楼中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19.65m,小于40m,满足规范要求。楼梯前室面积为6.1m2,大于6m2,电梯前室为32.3m2,大于9m2,均符合要求。

2.2 建筑立面设计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等物质功能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为此,不仅要赋予它实用属性,同时也要赋予它美观的属性。建筑立面的设计,就是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形式、装饰细部、构图手法等创造出预想的意境,从而不同程度地给人以庄严、挺拔、明朗、轻快、简洁、朴素、大方、亲切的印象,满足人类的精神文明的需要。

3 主体部分的交通大门和门厅是办公楼的主要入口和人流交汇处,是重要的水平交通枢纽,大门采用两排 3 个1.8 的双扇门,两边采用玻璃幕墙,既简洁明快,有美观大方。此办公楼大门为四个 1.8m 的门,使建筑物在立面上给人感觉十分开阔。由主入口进入楼内, 直接进入门厅, 在门厅一侧设有值班室和会客室,另一侧设商店、电话间等。在主体一侧设有走道可与裙房相连, 交通便利。电梯和楼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设置在门厅左右两侧,位置明显,方便办公人员上下,提高了办公效率。楼梯作为竖向交通和人员疏散的主要交通设施,本设计中采用双跑直楼梯。立面大门对应的二至十一层采用浅绿色玻璃幕墙。

屋顶设置了两个8m 的突出混凝土构件,中间是钢构件。在高层办公楼中,电梯是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电梯的使用率远大于楼梯,电梯前设有侯梯室,避免人流滞留在走廊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标准层房间布置由于该办公楼为综合性多层次高档办公楼,在标准层中设置了中、小型办公室,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办公室布置为内廊式,这种布置方式可以使办公人员工作协调一致,方便联系。

在该办公楼中,办公室均采用吸声隔音天花板吊顶。吊顶的透视感十分强烈,作为办公间的顶界面,能较好的反映空间的形状及关系。一方面吊顶可以减少噪音,避免声音干扰, 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屋顶的保温隔热能力,因为通过吊顶把照明、空调、供热、供水、消防的管线都遮盖了,可增加美观程度。

5 建筑防火设计及消防措施5.1 总平面布局5.1.1 位置: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 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 、进深大于4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的出口。

5.1.2 防火间距:高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9m 。

5.1.3 消防车道: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 。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 。

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

5.2 建筑设计5.2.1 平面布置。

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 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餐厅、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设在一层裙房里,并设置了单独出入口。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m2,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且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2.2 防火和防烟分区。

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二类建筑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1500m2。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 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 倍计算。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m2,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 倍。

5.2.3 消防电梯。

高层建筑中,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消防电梯。本设计中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 1500m,所以只设一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靠外墙设置,其公共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m2 。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消防电梯前室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排水并容量不应小于 2.0m3 消防电梯的并底应设置排水设施。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消防电梯并、机房与其它电梯并、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隔开。

6 建筑构造6.1 防火墙的设置防火墙不宜设在U、L形等高层建筑的内转角处。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防火门应为多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6.2 电梯井和管道井的设置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不应开设其它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 的不燃烧气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论文作者:王青梅 秦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5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_王青梅 秦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