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计算机与哲学年会综述_哲学论文

欧洲计算机与哲学年会综述_哲学论文

欧洲计算与哲学年会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年会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ON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2-8862(2006)01-0072-02

2005年6月2~4日在瑞典马拉达伦大学召开了欧洲计算与哲学年会。出席今年欧洲计算与哲学年会的代表总共有101位,来自22个国家。

本届年会邀请了三位主题发言人,第一位是蔡廷(George Chaitin),他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可以说是位重量级人物,他是蔡廷常数即停机概率Ω数的发明人、算法信息论(arithmetic information theory,简称AIT)的创始人、图灵讲座教授,现在供职于IBM公司纽约研发部。他发言的题目是“作为信息论的认识论:从莱布尼茨到欧米加数”(Epistemology as Information Theory:From Leibniz to the Omega Number)。第二位发言人是史密斯(Barry Smith),他是美国《一元论者》(The Monist)杂志的主编,美国纽约布法罗大学林奈讲座教授,著名的形式本体论(formal ontology)专家,他的发言题目是“生物学的本体论”(Biological Ontologies)。第三位则是美国南辛辛纳提州立大学、美国哲学会计算与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拜纳姆(Terell W.Bynum)教授,他的发言题目是“新千年的伦理学:控制论与伦理学中的哥白尼革命”(Ethics for the New Millennium:Cybemetics and the Copemican Revolution in Ethics)。作为中国的代表刘钢做了“通向信息哲学的东方进路”的特邀讲演。

本次会议的议题很宽泛,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科学/人工智能;(2)形而上学(分布式处理、突现性质、形式本体论、网络结构等);(3)信息与信息技术哲学;(4)意识问题的交叉学科的诸方法;(5)计算语言学;(6)以计算机为依托的学习和教学战略和资源以及远程学习对教授哲学和计算的影响;(7)信息技术与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科技研究;(8)信息与计算伦理;(9)逻辑软件的新模型;(10)生物信息、人工生命、生物计算。

欧洲计算与哲学年会(European Conference of Computing and Philosophy)属于国际计算与哲学协会(Intem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and Philosophy,简称IACAP)的一个洲际性会议。国际计算与哲学协会的前身是美国哲学会(American Philosophy Association,简称APA)下属的一个专业委员会——哲学与计算专业委员会(Philosophy and Computing,简称PAC)。该专业委员会自从1985年开始在美国的Cleveland召开了第一次年会,以后每年在美国各个地区举办一次年会。

计算与哲学的汇聚可以追溯到莱布尼茨的“逻辑演算”和“计算器”。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图灵(Alan Turing)的工作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才使得计算与哲学的交汇成为可能。计算机与哲学的前期理论和程序性的工作包括图灵的文章“计算机与智能”中的图灵测试(1950)以及司马贺(Herbert Simon)和纽厄尔(Alan Newell)的人工智能方面的“逻辑理论家”(1956)。但更具体的则是萨普斯(Patrick Suppes)的开创性工作。他于1970年代开发出名为VALID的逻辑程序以及相应的文章,这些工作对用计算机教授哲学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1992年,加拿大人伯克荷尔德(Leslie Burkholder)在一部论文集《哲学与计算机》(Philosophy and the Computer)中首次提出了哲学的“计算转向”(computational turn)。此后在1995~1998年美国哲学会在全美哲学界做了一次普查,之后出版了一部论文集《数字凤凰:计算机正如何改变哲学》(Digital Phoenix:How Computers are Changing Philosophy),这部文集的两位主编分别是拜纳姆和穆尔(James H.Moor)。另外,美国哲学会从1995年也开始编辑《哲学与计算机通讯》(The Philosophy and Computers Newsletter);1998年美国哲学会趁第20届世界哲学大会在美国波士顿召开之际,美国哲学会计算与哲学专业委员会将这个领域首次引入了世界哲学大会。美国人卡瓦利尔(Robert J.Cavalier)2005年编辑出版了《互联网对我们道德生活的影响》(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Our Maral Lives);拜纳姆和穆尔同时也是美国哲学会哲学与计算专业委员会(APA—CAP)的两届主席,对哲学界出现的计算转向做了如下概括:

哲学领域不时会发生一些大的运动。这些运动始于若干简单但却非常丰富的思想——这些思想为哲学家提供了审视哲学问题的新透镜。渐渐地,哲学方法和问题得到了提炼,并根据这些新观念获得理解。随着新颖而有意义的哲学成果的获得,运动发展成一股蔓延至整个学科的知识浪潮。一个新的哲学范式涌现了,计算机的计算便为哲学提供了这么一套简单而又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观念——新颖而又演变着的为哲学探究所准备的主题、方法和模式。计算为传统的哲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计算正在改变着哲学家理解那些哲学基础和概念的方式。哲学探究中的这股思潮吸收了根据计算的主题、方法或模式,正稳定地迈向前方。

早在1978年英国人斯洛曼(Aaron Sloman)便撰写了一部题为《哲学的计算机革命》(The Computer Revolution in Philosophy),宣布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范式转移。他声称“数年内倘若还有哲学家依然不熟悉人工智能的主要进展,那么他们因其不称职而受到指责,便是公道的;在心智哲学、认识论、美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和哲学其他主要领域中从事教学工作而不讨论人工智能的相关方面,就好比在授予物理学学位的课程中不包括量子力学那样不负责任。”然而,当时的情况并不乐观,只有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ICS)和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引起的实践与概念的转换,正导致一场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发生在科学,而且也发生在哲学领域。这便是所谓的“计算机革命”或“信息转向”(information turn)。欧洲则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便有人对“信息哲学”这个学科的研究纲领进行论述,比较典型的是旅英意大利学者弗洛里迪(Luciano Floridi)于1990年代中期所做的系列讲演,2002年发表的信息哲学宣言性的文章“什么是信息哲学?”(中译文发表于《世界哲学》2002年4期),2004年,英国Blackwell公司出版了他为新兴领域编的首部参考书《计算与信息哲学引论》(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该书由刘钢主持翻译,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文译本。荷兰Elsevier公司也将于2006年出版由著名逻辑学家班瑟姆(Johan van Bentham)教授主编的《信息哲学手册》(Handbook of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标签:;  ;  ;  

欧洲计算机与哲学年会综述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