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要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要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_市场经济论文

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愈要加强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发展社会主义论文,职工论文,队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会见出席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10周年座谈会的同志时说:“愈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愈要适应新的形势,全面加强和改进全党和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些年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不可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以及促进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和改进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刻不容缓。

一、从改革开放这场新的革命引起的深刻变革和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来看,确实愈来愈迫切地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为其开路护航。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面临着相当广泛的利益关系的变化和调整,还伴随着大量的新旧观念的冲撞和磨擦,人们在创造改革的业绩和接受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观念的同时,往往又对在改革进程中的某些“阵痛”和难免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感到困惑。这就有一个经常帮助人们认清形势、转变观念、适应变化、参与实践的任务。需要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承担起来。例如: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形成不同于过去的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职工关心个人利益理所当然,增强企业“利益共同体”的吸引力也是我们必须提倡的。问题在于要把握这种利益机制的“度”,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防止利益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防止出现损害和侵蚀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不良现象。这些要靠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控,也需要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宣传来加强思想引导和心理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育的过程中,一开始会出现许多不规范甚至不健康的现象,这就特别需要端正经营决策思想,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倡企业自强精神,维护企业形象。商品经济本应是信誉经济,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靠产品的优质取胜,但正如“质量万里行”、报纸、电视等舆论不断暴光的,我们有的企业经营思想不端正,不顾企业信誉,不讲职业道德,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对消费者搞坑蒙拐骗,这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的,是与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经营之道不相容的。我们做思想工作要极大地关注这个问题,在这个领域里,思想政治工作要做的事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多。

各项改革方案、措施的出台和实施,都需要积极地、及时地进行宣传解释,广泛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尽力扩大正面效应,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大中型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顺利转变,企业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各项制度的不断改革,经验证明,凡是搞得好的都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份功劳,而那些纯粹依靠行政命令的简单化做法,往往引起群众的反感,徒增改革的阻力。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股份热、“下海”热、第二职业热以及出国“淘金”热,也都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并开辟了新的领域,需要我们去进行新的实践和探索,正确回答这些“热”中的种种思想、政策和理论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关于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与社会分配不公加剧并存的社会问题,更是职工队伍普遍关心和议论不休的话题,尤其需要我们下功夫做些调查研究,在向决策部门及时反映情况的同时,尽可能地多向职工做些解决和疏导工作。

总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的发育、成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改革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各项改革措施刚一出台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可能同步同量地给每个人带来他们各自期望的利益,而只能根据今天实际的经济、社会条件和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权衡得失的多少和利弊的大小,选择利大弊小、得多失少的政策措施,这就免不了会造成局部的“阵痛”,会有少数单位和个人需要有所忍耐甚至要分担某些暂时的困难。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破产倒闭,部分职工因工资发不出而生活时出现困难,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疏导的任务,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而且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制约,改革措施的设计和施行也可能出现不周全甚至不恰当的情况,这也需要加强事先的舆论预测和事后的信息反馈。没有坚强有利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驾护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很难妥善解决。

二、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而且可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目标,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调动职工队伍的积极性服好务。

在构成社会生产力的诸要素中,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整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最为活跃的因素。当今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以群体的人为中心的管理。关心和致力于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十分重视人的因素的作用,重视人的潜能的发挥和人的积极性的调动,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而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建设工作的一个主要结合点,是思想政治工作大有作为的领域。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即“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这是对改革本质的一个最明了不过的概括,指明我们的改革以及各项工作都要立足于或有利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调动职工队伍积极性为主要任务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目前,由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等原因,职工队伍积极性的发挥不够,甚至受到某种压抑的现象确实存在。政工干部应该协助行政领导,发扬积极参与的精神,结合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工作实际,紧贴不同层次职工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使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能够充分调动起来,并得到正确有效地发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我国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要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唯有如此,才能造成新的强大的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把劲使在这个刀刃上,盯住培养“四有”职工队伍这件大事,从多方面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持久的后劲。

三、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都有一个在充分发挥和利用积极因素的同时,要不断抵制和克服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问题,这尤其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给予强有力的引导,以求达到兴利除弊、扶正祛邪的目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改革不断深化,为我们国家、社会、企业、职工带来了巨大利益,这是必须坚持的,也是不可逆转的。但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一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也是个一分为二的动态发展过程。党的十四大在肯定和论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必要性时,也提醒我们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这种盲目性和消极方面,既有发生在经济活动中的,也有表现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还有反映在思想道德、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这个广阔领域里的。对外扩大开放,在引进和吸取国外资金、技术、先进管理、重要设备和有益文化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与国情不合、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产品随之而来,腐蚀人的思想和影响人的行为。对此我们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扎实细致的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入和腐朽丑恶现象的蔓延,最大限度地缩小它们发生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在这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的防腐滤毒作用,我们应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增强辨别和抵抗力,减少盲目性,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坚守住我们的社会主义阵地。近年来在一些人中,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有所抬头,挥霍浪费的奢糜之风时有发展;冷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而崇尚某些所谓“大款、大腕”发财聚财、挥金如土的病态心理也滋长起来。还有人竞自恃“财大气粗而发展到无视党纪国法、胆大妄为的危险地步。这种情况提醒我们,在全党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一定要注意发挥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的独特优势,切实抓紧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防止群众舆论、群众心理发生倾斜和失衡,促进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和更加健康化。

此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创造、维护和优化这样一种不可缺少的政治环境,为国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同志说:“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整天乱糟糟的,谁还有心思抓经济建设,那样我们就将一事无成。目前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车匪路霸”在一些地方制造事端且十分猖獗;少数领导干部“一切向钱看”,随意设卡,强行收缴“买路钱”;个别法制观念淡薄者,在“想要富,扒铁路,一夜成个万元户”的鼓噪声中,认为法不责众,挺而走险。二是少数坏人利用某些企业不景气之机,煽动职工闹事,这些不安定的因素确实不同程度的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敏锐地注意这些新的动态,做好大多数职工的思想工作,防患于未然。所有这些,进一步说明,愈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愈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安定,愈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这个大局中的关键作用。

标签:;  ;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要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