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唐飞跃

涟源市中医医院 湖南涟源 417100

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病患的治疗效果的干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在住院期间两组均采用常规化护理,病患出院后,实验组采取持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血糖指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病患的血糖指数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病患的血糖指数,并且对病患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的降低作用显著,值得被推广。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持续性护理干预;血糖指数;并发症发生率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出出现或是被确诊为糖尿病的疾病现象。这类疾病在世界各国的发生率在1%-4%之间,但在我国的发生率是1%-5%,且近年来还有增高的趋势。妊娠期糖尿病病患的糖代谢在产后一般都能恢复正常,但这也导致病患经来患有Ⅱ型糖尿病的几率会大幅度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病患的临床护理风险较大,如果护理不适宜,会对母子均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病患的血糖指数,并能够科学合理的降低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发现运用持续性护理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现将整个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8月-2017年8月的入院治疗病例中随机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患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自愿知情参加,并在同意书上签字。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组,一组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常规组病患年龄在24-32岁,平均年龄(28±2.41)岁;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5-38岁,平均年龄(31.5±3.14)岁。经分析研究,发现两组病患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较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化的护理,即日常的药物、问答护理,对实验组病患采用持续性护理,即:①成立持续性护理小组,制定持续性护理计划。由护士长出任护理小组长,由多名责任护士为成员,在征得病患及病患家属的同意后,收集病患的具体信息资料,依据资料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②定期进行实地或者网络实时护理指导。护理小组成员每一星期,依据病患状态对病患进行持续的护理指导,让病患能够得到科学化的护理[1];③心理护理。护理者应该积极的与病患进行良性沟通,对病患进行开导,稳定病患敏感的情绪波动,通过护理者从专业层面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提高病患的疾病认知和治疗信心,提高病患的护理依从性;④对病患的饮食、生活习惯进行必要的指导。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妊娠期病患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护理者应该对病患行专业性的饮食管理之道,控制病患的血糖指数;⑤监控护理。护理者应该加强对病患的产前检查、尿糖及尿酮体的测试、B超检查等,及时悉知病患并发症的发生[2]。

1.3 护理观察指标

1.3.1病患的血糖指数

依据病例记录,记录病患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的指数变化。

1.3.2并发症的发生率

根据实际病例情况,对病患感染、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用百分制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3.0软件对研究中的常规组与实验组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研究,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值来检验;采用计数资料的计算方法,用χ2表示,用 P值来判定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期被确诊糖尿病,一种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的糖耐量减少、妊娠期才出现的被确诊为糖尿病的,为GDM,基本上妊娠期糖尿病都是后者。我国的GDM发生率本就比世界发生率高,近年来还有增长的趋势,且该病的并发症发生率会给病患母子带来很大风险。

此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持续性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的,组间差异明显(P<0.05)。原因分析:病患妊娠期不合理的饮食管理和不良情绪的积累,会导致病患并发症不能得到及时的观测,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①医院可成立持续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与责任护士共同组成,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妊娠期糖尿病病患进行持续性护理,有针对性的对病患进行专业性的指导,提高病患的护理及疾病认知;②护理者应该定期进行实地或者网络视频实时的了解病患的身体状况,可以指导病患每天自行的进行血糖指数的测试并记录,这个记录经过一个星期就可以上交给主治医师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下一步的护理措施,对病患的恢复由循序渐进的护理,提高病患的依从性;③然后对病患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护理者应该及时的掌握病患的情绪变化,有效的缓解病患妊娠期敏感的情绪,让病患能够保持开朗的妊娠情绪,对母子的平安有重要作用;④护理者通过饮食、生活习惯方面专业性的指导,加强病患对饮食的管理力度,不但要保证病患妊娠期的营养需求,还要保证病患摄入营养后的血糖在可控范围之内,例如:病患应该保持少食多餐,多吃一些营养价值高但含糖量较低的食物,多吃蔬菜,坚决抵制高糖量的水果等食品,制定具体的饮食计划,保证适量的孕妇运动,全面系统的降低病患的血糖指数;⑤护理者应该加强对病患的产前检查、尿糖及尿酮体的测试、B超检查等,及时悉知病患是否存在感染、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等不良的并发症,对这些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处理[3]。

综上所述,持续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病患的血糖指数,进而降低病患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病患能够尽快的恢复,应该被推广。

参考文献:

[1]翟明华.持续性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4):159-160.

[2]郭丽珍.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1):119-120.

[3]李玉霞,柯鑫,纪泽虹.妊娠期间糖尿病孕妇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01):101-102.

论文作者:唐飞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唐飞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