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作用论文_吕大友

小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作用论文_吕大友

吕大友(黔西南州义龙新区第一高级中学 贵州 黔西南州 562400)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101-01

在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众多因素中,课堂导入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 是教师在教授新课前所精心准备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段简单明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说过: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加上弦,歌唱家定上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唱这首歌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该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这充分阐明了教学导入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导入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导入,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反思四个步骤,课堂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上。

(一)先声夺人,吸引学生注意力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证他的心里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上课伊始,须用艺术的导入把学生的心收起来。”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它吸引了多少学生的注意力和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发挥导入语先声夺人的作用,迅速将思想开小差、注意力分散的学生的眼球吸引到课堂中,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锁定在与教学相关的刺激上。只有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精彩讲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引发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课前导入也是帮助学生达到有效学习的一种实用的教学方法。有效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的一个单向的教授过程。有效学习既需要老师的认真教学,也需要学生的有效接收和学习来予以配合。让学生有效接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设置导入语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将“要他学”变成“他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三)创设情境,营造融洽氛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的导入语,来达到教授新课前的一种情感铺垫,通过塑造与新课有关联的课堂氛围,来帮助学生衔接理解所学课文,“使学生产生对教材`入其境、感其情、明其理’的享受以及亲历感和愉悦感”,让学生不仅仅从教师的语言上去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在这种营造出的情境中去身临其境,去感受,从而达到一种无形的立体化教学的效果。

(四)清晰诱导,明确教学目的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设计优秀的导入语可以为教师的正式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好的基础上一步步地接受教师的引导,有助于教师授课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最终达到高屋建领的效果,从而顺利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设置有效的导入语

语文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老师都能认识到导入语的重要性,会采用不同形式的导入语设计,以下就如何科学有效地设置导入语谈谈一愚之得。

(一)、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悬念法是说书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他们喜欢在故事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然后便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故意不满足听众的心愿,给听众留下悬念,吸引听众继续听下一 回。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技巧,营造一个个吊着学生胃口的悬念,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来吸引学生集中精神听课,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非要扒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的强烈欲望。

(二)、讲故事,吸引注意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毋庸置疑,故事就像是一块磁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一种想要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比如,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陆游与表妹唐琬、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像陆游与唐琬、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个又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的诞生?今天,让我们跟随一对五彩孔雀,走进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看个清楚。”这样的导入语,无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一种想要了解焦仲卿与刘兰芝爱情故事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

(三)、展示画面,冲击视觉

俗话说:“眼见为实”,很多东西我们都是需要通过直观地观看,才能体验和感受事物的真实面貌以及事情的真相。教学作为一种常规活 动,可以适当地运用实物展示、图片展示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来冲击 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展示的画面真实地体验和感受文章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四)、知识竞赛,启迪智慧

中学生都是比较争强好胜的,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小的知识竞赛,让学生进行分组抢答,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慧。 比如,讲授《邶风•静女》一诗时,可以设计“诗歌接龙”的小小知识竞赛。教师说上句,要求学生接下句,对接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教师说:“在天愿做比翼鸟”,学生接“在地愿为连理枝”;教师说:“人生自是有情痴”,学生接“此恨不关风与月”;教师说:“衣带渐宽终不悔”,学生接“为伊消得人憔悴”;教师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学生接“又岂在朝朝暮暮” ……然后,教师问学生这些诗句是表达什么情感的,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这些都是表达爱情的,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出《诗经》中的这首关于静女爱情的《邶风•静女》。 这种方法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语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导入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文作者:吕大友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小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作用论文_吕大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