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妊娠糖尿病的危害及处理论文_吕晓梅

浅谈妊娠糖尿病的危害及处理论文_吕晓梅

吕晓梅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人民医院735100)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35-02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糖尿病患者发生早产、低体重儿、难产、巨大儿、先天畸形等的几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孕妇的胎儿。故应该及时进行筛查,减少对孕妇和胎儿的不利因素。

1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

可能与胎盘产生的大量的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有关。胎盘本身产生的大量激素以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但这些激素有抵抗胰岛素的作用,使得胰岛素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这在医学上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使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被利用,就会使血糖增高,形成妊娠期糖尿病。

2 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

2.1 妊娠可加重糖尿病

妊娠可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GDM,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

2.2 妊娠期间血糖过低或过高

由于妊娠期糖代谢的复杂变化,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若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过低或过高,严重者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及酮症酸中毒。

3 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

3.1 对孕妇的影响

3.1.1 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发生率达15%-30%因糖利用不足,能量不够,常发生产程延长或产后宫缩不良导致产后出血。GDM孕妇再次妊娠时,复发率高达33%-69%。糖尿病患者宜在血糖控制正常后再考虑妊娠。

3.1.2 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较非糖尿病孕妇高2-4倍且糖尿病孕妇一旦并发高血压,病情较难控制,对母儿极其不利。糖尿病患者多有小血管皮内细胞增厚及官腔狭窄,容易并发妊高症,子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高.

3.1.3 感染机会增加

糖尿病时,白细胞有多种功能缺陷,趋化性,吞噬功能,杀菌作用均明显降低,易发生妊娠期及产时感染,甚至发展为败血症,未能很好控制血糖的孕妇易发生感染,感染较多见的是呼吸道和尿路感染。感染亦可加重糖尿病代谢紊乱,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3.1.4 羊水过多

糖尿病诊断越晚,孕妇血糖水平越高,羊水过多越常见。因羊水中含糖量过高,刺激羊膜分泌增加,致使羊水过多,羊水过多易发生胎膜早破,导致早产,血糖得到控制,羊水量也能逐渐转为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5 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酸中毒对母儿危害大,不仅是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在孕早期还有胎儿致畸作用,发生在妊娠中晚期易导致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2]。

3.2 对胎儿的影响

3.2.1 巨大儿

其原因是孕妇血糖高,胎儿长期处于母体高血糖所致的高胰岛素血症环境中,促进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肪分解,导致胎儿躯干过度发育。

3.2.2 胎儿生长受限

妊娠早期高血糖有抑制胚胎发育的作用,导致孕早期胚胎发育落后。有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者,胎盘血管常出现异常,导致胎盘功能不良,较易发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3.2.3 易发生流产、早产或死胎

妊娠早期血糖高可使胚胎发育异常,最终导致胚胎死亡而流产。合并羊水过多易发生早产。死胎之主要原因是缺氧。一方面母亲高血糖,胎儿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胎儿代谢率增高,需氧量增高。而另一方面氧供应却减少,糖尿病本身可引起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使胎盘血供减少。

3.2.4 胎儿畸形率高于非糖尿病孕妇

可能与受孕后最初数周高血糖水平相关。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期糖尿病很少发生胎儿畸形。大畸形一般发生在孕7周之前,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泌尿、骨髓及消化等系统。临床上常见的大畸形有大血管错位、无脑儿、室间隔缺损、脊椎发育不全等[1]。

3.3 对新生儿的影响

3.3.1 新生儿低血糖

母亲高血糖促使胎儿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但分娩后,母亲的血糖已不能进入婴儿身体内,但新生儿仍能分泌大量胰岛素,造成低血糖的发生,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生命。

3.3.2 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皮肤会微微发黄,这是由于胆红素未能及时排出造成的。在正常妊娠分娩的新生儿,黄疸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母亲分娩的婴儿,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发育不理想,因而不能及时清除胆红素,黄疸会非常明显,并逐渐加重,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

3.3.3 胎儿出生后

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并不比正常妊娠出生的胎儿大。已发生低钙血症、低镁血症。

3.3.4 难产或剖宫产

巨大儿可导致肩难产、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当然也增加了剖宫产率。

3.3.5 呼吸窘迫综合症

母亲高血糖,胎儿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能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之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使肺泡逐渐萎陷,出现进行性肺不张,肺动脉高压等呼吸窘迫综合症[3]。

4 处理原则

4.1 已有严重的心血管病史,肾功能减退或眼底有增生性视网膜炎者应及早终止妊娠

4.2 器质性病变较轻或控制较好者,可以继续妊娠与妊娠期严密随访,积极控制糖尿病,使血糖控制在6.11-7.77mmol/L.

4.3 饮食控制

每日能量以125kj 计算,并给予维生素,钙,铁剂,适当限制食盐摄入量。以控制饮食至上述血糖水平而孕妇又无饥饿感为理想,否则需给予药物治疗.

4.4 药物治疗

不用磺脲类降糖药,因该药能通过胎盘,引起胎儿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胎儿低血糖死亡或畸形。通常应用正规胰岛素,剂量应根据血糖水平调节。晚期妊娠时为预防死胎,应做好胎动计数,尿雌三醇测定,NST,CST,B超等检测。

4.5 分娩时间和分娩方式的选择分娩时间

糖尿病孕妇应在妊娠35 周住院严密监护,根据胎儿大小、胎龄、肺成熟度、胎盘功能等综合考虑终止妊娠的时间,一般以37 周为宜。分娩方式:巨大儿、胎盘功能不良、糖尿病病情严重、胎位异常或有其他产科指征,应剖宫产结束分娩。

参考文献

[1] 陈敏,朱坤仪.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与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关系.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6):369.

[2] 张爱君、姜淑珍.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对母婴的影响,安徽医学,2000,21(4):15-16.

[3] 马雅玲,朱定中,张巍,等.妊娠期糖耐量降低对胎儿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7):422.

论文作者:吕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4年第12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  ;  ;  ;  ;  ;  ;  ;  

浅谈妊娠糖尿病的危害及处理论文_吕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