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邮电资源配置的模式设计与跟踪对策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邮电资源配置的模式设计和跟踪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条件下论文,邮电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邮电资源配置的内涵和意义

如何将资源有效配置,历来都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人们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因为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一般意义上的资源配置研究的是如何分配稀缺资源用于各生产部门和厂商才算合理。具体到邮电资源配置,特指在资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将有限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和经营资源投向不同的区域和专业,以期获得最大的产出。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才将“稀缺资源”作为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对邮电资源来说,也同样存在着有限性和稀缺性,因而研究邮电资源配置,对于邮电部门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促使资源效用最大化,进而促进邮电通信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2.邮电资源配置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优化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对邮电部门来说,只有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邮电行业实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有效组合配置资源,才能提高邮电资源配置效率。

(1)科学指导原则。从大的方面来说,邮电资源配置要根据通信行业特点,在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科学指导下,实施全行业通信资源的有效配置管理。本着节约通信资源,减少通信资源浪费的精神,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和有效配置通信资源。具体到配置手段则要求通过制定行业目标和发展战略,颁布统一法规与制度,发布统一技术体制和标准,来确保通信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以促进通信业的健康和协调发展。

(2)市场开放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邮电资源的配置要强调运用市场机制来自动配置资源。要学会善于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允许跨行业和地区进行兼并和联合,来促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

(3)充分利用原则。邮电资源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和手段进行配置,其目的都要使资源充分利用,发挥最佳组合效益。如人力资源配置就要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资源利用水平。

(4)合理分布原则。合理分布这一原则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思想。邮电资源分布要按照一定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既要突出发展重点,又要兼顾全面协调,来合理分配各种资源,最终使邮电资源的分布维系地区平衡、产业平衡、组织平衡和专业平衡。

(5)有效使用原则。资源有效使用原则要求邮电部门根据市场竞争需要和地区、专业、组织需求适量投入资源,避免出现资源缺乏和资源过剩现象。同时还要从投资与效益角度以及提高邮电自身竞争力角度,来把相对紧缺的资源投放到产出效益最大和能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地方。

3.邮电资源配置手段理性分析

(1)计划和市场配置手段的理性判断

从经济体制角度来分析,资源配置主要有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方式。二者相比较,计划手段能体现政府的意图,按照政府的要求直接和自觉地配置资源;市场机制手段能体现市场供求关系,根据市场供求关系间接和自动地配置资源。二者都作为配置手段,在不同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都在起着重要作用,只是作用的程度受本国国情影响较大。邮电通信资源配置也是如此,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等也都先后经历过政府配置通信资源的垄断经营和市场配置通信资源的竞争经营过程。

(2)我国邮电通信资源配置简况

①配置过程。以前计划体制下邮电通信资源配置主要是按政府垄断经营意愿所进行的指令性计划配置,缺乏科学预测和动力机制。所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是按行政级别组织起来的生产单位,市场信息不灵,计划投资中失误较多。由于内部结构缺少相互独立、权责明确、互相制约的关系,奖罚制度不明。因而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企业和职工不负责任、怕担风险,企业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深。显然,这种计划配置手段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加以改革和弱化。

②配置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通信行业竞争的加剧,我国邮电资源配置究竟采用何种手段已成为近年理论界争论和政府操作的难点和热点。在一些学者撰文力主打破邮电行业垄断、引进竞争的强烈呼声中,我国政府作为对电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操作尝试,正式批准了“联通”公司的组建和经营国内电信业务,并向全社会开放9 种电信业务。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这种竞争趋势将会日益激烈。目前面对世界通信市场的竞争和我国的基本国情,邮电资源究竟采用哪种手段进行配置,垄断和竞争的范围和程度有多大,决不能简单盲目臆断,随意套用外来的模式经验,而应该根据我国邮电通信行业特点和邮电通信市场的发展情况而定。要从有利于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通信资源和促进邮电通信事业健康发展来定。

③我国邮电通信资源配置的理性选择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强化市场配置手段,邮电通信资源配置毫不例外。因为市场配置手段能体现市场需求变化,通过公平竞争条件下的优胜劣汰,最终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国外发达国家已有成功实例,我国“联通”公司成立对打破邮电独家垄断经营、促进通信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但我国基本国情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有其特殊性。据统计,目前在电信领域引入竞争的国家,大多数都处于电信基本业务普及阶段,一般话机普及率都在20%以上。而我国目前话机普及率仅7.3%, 在这个阶段若引入激烈竞争,由于市场配置手段固有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必然导致竞争者把投资投向利润较高的业务领域和地区,而使老少边穷地区普遍服务受到忽视,也会引起发达地区通信资源的重复投资,造成经济资源闲置浪费,以及无线频道资源更加拥挤,最终影响我国通信质量和整体资源投资效益。

通过以上对资源配置两种手段判断和分析,以及我国通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市场经济条件下邮电通信资源配置机制需要建立在两种手段作用上。既要以市场手段为基础,又要发挥计划的战略性和宏观性指导的长处。在电信业务上,要在保证提高话机普及率基础上,有步骤、有范围、有要求的适度放开一些增值业务进行竞争,以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基础性的作用。但对电信基本业务和国家信息化建设项目,则需要加强政府计划配置手段的作用,当然计划的方式可以依据市场信号参数及其市场活动规则,通过有关政策和杠杆来简接引导和调控,从而使通信资源在市场自动化的基础上更自觉地优化配置。

4.邮电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原理和目标模式分析

(1)用现代经济学原理来分析邮电资源的配置和组合

①前提条件

我们讨论邮电资源的配置组合,其前提条件一是假定资源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并假定资本和劳动力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二是明确两个概念,等产量曲线是指生产同等数量产品的不同资源要素的配置组合。等成本线是指企业在既定的成本下可以购买的资源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

②如何寻找资源投入的最佳配置组合点

对邮电企业来说,生产的合理决策必须满足在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或者在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化。如果用几何图形来表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将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加绘在一起,找出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这一切点就是资源投入的最佳配置组合点。如图

在图中,横轴表示劳动力投入量(L),纵轴表示资本投入(K),Q[,1]、Q[,2]、Q[,3]表示三条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其中Q[,3]产量最高,Q[,2]次之,Q[,1]产量最小。AB线代表等成本线,它与等产量曲线Q[,2]相切于E点,在这一点,资源要素的投入达到最佳配置组合。这是因为,企业在成本线AB为既定的情况下无法实现等产量曲线Q[,3] 的产量,图中的F点和G点虽然是可以实现的产量,但这两点都在等产量曲线Q[,1]上,说明其产量低于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2]相切的E点。在E 点上,企业在既定成本下达到了产量最大,所以图中E 点是邮电企业资源要素投入的最佳配置组合点。

③资源要素最佳配置组合的一般原则

以上用几何方法推导出了资源要素投入的最佳配置组合点,此点的经济学意义指的是,邮电企业在生产时,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一定要考虑购买各种资源要素时能获得的边际产量与所付出的价格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关系,资源要素最佳配置组合的原则是,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要使各种资源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的比例相等,既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何种资源要素都能得到相等的边际产量,或公式为:

C=P[,L]·L+P[,K]·K ①

MP[,L] MP[,K]

───=───

P[,L]

P[,K]

公式①表示成本既定这一限制条件,其中C表示成本,P[,L]和P[,K]分别表示劳动力和资本的价格,L 和K分别表示企业所购买的劳动量和资本量。公式②是资源要素最佳配置组合的一般原则,其中MP[,L]和MP[,K]分别表示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和资本的边际产量,P[,L]和P[,K]仍为劳动力和资本的价格,公式②表示每单位货币无论是购买劳动力还是购买资本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相等的,这一原则表示在几何图形上,正好是在等成本线和等产量曲线相切的E点上。

④对邮电资源配置的指导意义

邮电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不断地投入资源要素,投入资源要素要达到产出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按现代经济学原理合理配置和组合所投入资源要素,使所投入资源要素达到最佳配置和组合,从而达到最大产出。因而说对邮电资源配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可以指导邮电企业科学投资而不是盲目投资,合理有效组合资源而不是凭长官意志拍板捏合资源,从而实现邮电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促使邮电通信的发展壮大。

(2)邮电资源配置的目标模式框架和构想

通过上面用现代经济学原理对邮电资源配置的理性分析,以及对邮电资源目前现状的分析,从实现邮电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出发,邮电资源配置的目标框式框架应该是观念思维全新化,组织专业集团化,配置手段多元化,运行机制灵活化,运作目标高效化。

具体讲,目标模式框架的构想是:

——观念思维全新化是指:邮电部门资源配置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从传统感性思维走向现代理性思维,强化资源配置的竞争观念、开放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科学决策观念和效益最大化观念。

——组织专业集团化是指:邮电资源的配置主体要走企业化、专业化和公司集团化的路子。邮电部门要根据邮电分营精神和不同专业实际,分别组建专业化的集团性公司,以专业集团化的规模优势形成竞争实力,来扩大市场占有率。

——配置手段多元化是指:邮电部门在专业化运营中,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国家有关产业的政策要求。既吸收市场机制配置手段的自动性,又借鉴计划配置手段的自觉性,争取二者的最佳融合。

——运行机制灵活化是指:邮电资源配置要依据市场机制的特点和规律,改革传统的供求机制、分配机制和奖惩机制,建立灵活高效的商业化运作机制。

——运作目标高效化是指:邮电部门通过专业化集团化要求重组资源,依据两种手段来自动和自觉配置资源,实行灵活高效的运作机制,最终促使邮电资源配置的运作目标高效化。

5.实施邮电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跟踪对策

为了顺利实施邮电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要求,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对策:

(1)体制创新。 邮电部门体制创新是实施邮电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为此要按“十五大”报告精神,结合邮电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不断改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传统体制。通过深化改革,来推动邮电分营、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机制创新。 邮电部门机制创新是实施邮电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导致邮电通信行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价格机制不健全,如有关资费政策企业无权根据市场情况来变动;竞争机制不健全,如企业间的竞争处于不平等状态和无序状态,使通信资源不能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资源配置的效率受到损失;激励机制不完善,如企业和职工责任权利不平等;还有人才机制不健全等。邮电这种僵化的机制因素严重束缚了邮电企业优化配置资源的积极性,迫切需要通过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来解决,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活高效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人才机制等,真正使邮电企业公平竞争,减少浪费、节约资源,最终达到优化配置的目标。

(3)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是邮电部门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 组织创新是要根据邮电行业特点,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建适应市场竞争的邮电分营的专业化集团公司,如组建电信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邮政通信合作银行、邮电信息服务公司等。还可利用其他社会力量,进行联合和兼并,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规模产业,来参与国内外的通信竞争。

(4)经营创新。 经营创新是实现邮电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邮电可以利用多年积累起来的无形资产,如管理机制、营销网络、商誉、企业文化等,应该不适时机地通过资本经营创新将其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如可采用无形资产推动股权融资来筹资,又可利用巨大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盘活社会上的存量资产,实现资本扩张。如收购社会上寻呼台、专网等。

(5)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实现邮电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通过科学管理,在调查和预测基础上,可在邮电全行业或部分地区设立邮电资源优化配置示范小区等。如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示范小区、不同区域的信息港示范小区等。通过示范小区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来推动邮电全行业资源优化配置。

(6)法规创新。法规创新是实现邮电资源优化配置的保证。 邮电部门可从通信资源优化目标出发,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要求,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业标准、价格政策和体制要求,来反对不正当竞争和制止垄断经营,以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序化发展。

标签:;  ;  ;  ;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邮电资源配置的模式设计与跟踪对策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