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和谐_民主集中制原则论文

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和谐_民主集中制原则论文

发展党内民主 实现党内和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内论文,党内民主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79(2008)03-0010-0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进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党内和谐,我们必须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的关系,正确处理各级党的组织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正确处理党内和谐与斗争的关系,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为团结统一的充满活力的先进政党,更好地肩负起带领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一、实现党内和谐必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的关系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产物。政党是代表一定社会阶级、阶层利益,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纲领、达到一定政治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结合而成的政治团体。现代政党是一个由各级组织结合而成的组织系统。在这样一个组织系统中,党员是最基本的组织细胞。任何政党,在它的组织系统中,党的各级领导者与普通党员的关系是组织成员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在不同阶级的不同类型的政党中,这种党的各级领导者与普通党员的关系,具有不同的表现。当代大多数的资产阶级政党,是议会党。例如美国的共和党、民主党,英国的保守党、工党、自由党,印度的国大党、人民党等,都是这种类型的政党。这种类型的资产阶级政党,是以参加议会选举、通过争取多数选票获得执政权为目标的议会党。这种议会党的组织一般是比较松散的,党内关系是相当涣散的。一方面,为了发挥党员在竞选中的积极性,党的领导者要努力接近普通党员,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一旦选举目标实现,党的领导者同普通党员的联系是很少的。这种松散的党内关系,很难说是一种和谐的党内关系。另一类资产阶级政党是法西斯类型的政党,例如希特勒的德国国社党。这种类型的资产阶级政党实行领袖集权的法西斯主义,要求全体党员无条件的效忠领袖。这种法西斯政党的党内关系,就更谈不到什么和谐的党内关系了。中国共产党是根本不同于上述资产阶级政党的新型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党的先进性质,决定了党的各级领导者和普通党员是为实现革命理想而共同奋斗的同志。建立在这种革命同志基础上的党内关系,是和谐的党内关系。

从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6周年了。总的来看,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党内关系是和谐的,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者同普通党员的关系是和谐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内和谐实现的程度是不同的。在党的路线受到错误路线干扰的时候,党内和谐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在错误路线居于统治地位的时期,例如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居于统治地位的时期,党内关系不正常,也突出表现在党的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关系方面。但是,总的说来,在86年的党的历史中,大多数时期的党内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我们的党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进一步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民主集中制得到了贯彻,党内生活更加正常,党内关系也更加和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主题,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关系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更加和谐。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实现党内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政治保障。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在共产党内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是同志关系,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党内政治生活中,与此完全相反的种种情况却是屡见不鲜。在有的党组织内,党的领导者同普通党员的关系成了猫鼠关系、君臣父子关系和帮派关系。这样一种关系,是完全背离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必然破坏党内关系的和谐。我们的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社会上的种种消极因素也会在党内关系上有所反映。我们要正确处理党的各级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关系,就必须坚决抵制社会上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发展党内民主。第一,要彻底消灭党内存在的家长制作风,建立平等的上下级关系。邓小平曾经对于革命队伍内部的家长制作风,进行过深刻批判。他指出,家长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陈旧历史现象,它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危害。他还指出,不能因为党的组织原则中有下级服从上级一条,就因此否定党内同志之间的平等关系,上级对下级不能颐指气使,尤其不能让下级办违反党章国法的事情,下级也不应当对上级阿谀奉承,无原则的服从、“尽忠”。要发扬党内民主,就必须进一步肃清党内上下级关系中存在着的形形色色的家长制作风。第二,要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对于党内政治生活的消极影响,克服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现象,是滋生官僚主义的重要根源,是损坏党内民主生活的重要原因。邓小平深刻指出过,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同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有关,也同共产国际时期实行的各国党的工作中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有关。这是主要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国长期的党政职能不分的领导体制的影响,也是造成党内民主不够的重要原因。政府同党委的领导方式是不同的,政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客观上要求权力向行政首长集中,党委实行的是集体领导,重大事项要由党委集体决定。长期的党政职能不分,使得行政化的领导方式深入到党的组织生活之中,也促使了权力过分集中现象的蔓延。在正确处理党内领导者和普通党员关系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使民主集中制原则真正得到落实。第三,要经受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但是,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在党的领导者和普通党员的关系中,不能够引入市场经济的商品交换的准则,绝对不能够把党内的革命同志关系搞成庸俗的商品交换关系。要看到,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确有少数领导干部走上了邪路,像庸俗的商人一样,在党内搞趋炎附势、拉拉扯扯,甚至于买官卖官。这种行为严重地破坏了党内的正常关系,损害了党内和谐,必须坚决反对。

正确处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普通党员要服从上级领导、尊重上级领导干部,同时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尊重和保障普通党员的民主权利。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点是尊重和保障普通党员的民主权利。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部分修改后通过的新党章,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基本民主权利。切实落实和保障党员的基本民主权利,是正确处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关系的基础。要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把党员的民主权利落在实处。同时,要经常对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损害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为与现象。

二、实现党内和谐必须正确处理各级党组织之间的关系

各级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党内关系之一,包括全党与中央的关系,上级党组织与下级党组织的关系,党的上级机关与党的基层组织的关系,以及同级党组织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正确处理这些各级党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实现党内关系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党的组织系统中,下级组织要服从上级组织,全党要服从中央,这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这样的组织原则,才能够有效地保持全党的集中统一,才能够有力地发挥党的先锋队的战斗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面临着风云变幻的复杂的国际环境,党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重任。面对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的历史责任,我们的党必须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在处理中央与地方、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的关系时,要预防和克服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权力过度集中,把所有的权力和资源都集中到上级组织手中。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如果集中过度,则会损害地方和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不利于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活力。另一种倾向是闹独立性,搞分散主义,表现为有的地方党组织和下级党组织缺乏全局意识、大局意识,过分强调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自行其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损害党中央的领导权威,破坏全党的集中统一。强调中央的集中统一是对的,反对分散主义、闹独立性也是对的,在保证全党集中统一的同时,要明确和保障地方各级党组织的权利,发挥地方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建设更加和谐的党内关系。

正确处理各级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党的上级机关与党的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一条,各级党的上级机关要关心支持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要培养和爱护党的基层干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党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党的基层工作,必须更加关心和爱护党的基层干部。2004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市指导、考察基层工作的时候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真正重视、真正关心、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帮助基层干部做好工作。第二条,要坚决反对和切实纠正各级党的领导机关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于官僚主义都是深恶痛绝的,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都曾对于官僚主义作过深刻的批判。邓小平曾经指出,官僚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要建立和谐的上级党的领导机关与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坚决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现象。同时,还必须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现象。表现在各级领导机关的严重的形式主义,实际上也是官僚主义。江泽民曾经批评说,搞形式主义,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基层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对于形式主义是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不克服,势必破坏和谐的党内关系。

正确处理各级党组织之间的关系,还包括要正确处理同级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包括各地区同级党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门同级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个地区、各个部门都同样面临着发展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在利益多元化的条件下,地区利益、部门利益也日益凸现。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党组织,也面临着如何发展本地区、本部门的各项事业、实现本地区、本部门利益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形形色色的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有了表现蔓延的土壤,以邻为壑的错误行为屡见不鲜,从而破坏了地区党组织、部门党组织之间的和谐关系。要建设和谐的党内关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处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发展同级党组织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援助的同志关系。这就要求坚决反对和克服各种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正确处理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搞好团结,互相支持,真正形成同志式的和谐的党内关系。

三、实现党内和谐必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正确处理党内关系的根本准则,是实现党内和谐的根本前提。无论是正确处理各级党的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的关系,还是正确处理党的各级组织之间的关系,核心的问题,都是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都是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问题。

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初的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到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都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建党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同样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根本组织原则。正是由于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内的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中坚持了民主与集中的结合,我们的党建设成为了具有集中统一的意志和严格的纪律,同时又具有组织活力和党员积极性的先进政党,也实现了党内关系的和谐。但是,从我们党的长期历史来看,我们在对于民主集中制的施行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民主集中制实行得好的时候,在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处理得好的时候,党的组织就得到巩固,党内和谐就得到实现。相反,在民主集中实行得不好的时候,党的组织就受到削弱,党内和谐就遭到破坏。所以,为了实现党内和谐,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历史中,多数时期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坚持得好的,但是,也有一些时期里民主集中制坚持得不好,甚至受到了严重破坏。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不仅形成了脱离党外群众的宗派主义,也形成了脱离党内群众的宗派主义,破坏了党内民主集中的基本原则,取消了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民主精神,使党内纪律成为机械的纪律,发展了党内盲目服从随声附和的倾向,因而使党内新鲜活泼的、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之发展,受到打击和阻挠。建国以后,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开始蔓延“左”的倾向,同时,党的民主集中制也开始受到损害。在这个时期,虽然党的各级领导仍然在强调民主集中制,但是,实际上讲民主少,讲集中多,民主集中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薄一波在总结1962年党的“七千人大会”时说,这次大会抓住了违背民主集中制的要害,但是大会以后民主集中制并未得到严格遵守和真正执行,而且日益受到破坏。他通过思索总结了三条:一是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一定要完备,并用以武装大家的头脑;二是民主集中制本身所必需的一系列制度一定要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它;三是在广大党员和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一定要养成遵守民主集中制的高度自觉性和高度责任感。从党的历史经验中,可以看到,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在党的纲领中始终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但是,在党的实践中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的情况却是十分不同的。在民主集中制的问题上,也有一个要搞清楚“什么是党的民主集中制,怎样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问题。如果我们连什么是民主集中制都没有完全搞清楚,那么在实践中也不能够解决好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问题。薄一波通过思索得到的三条,提出的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根本问题。要使民主集中制的理论更加完备,中心就是要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民主集中制,这是根本的理论前提。其次,要从实践上解决怎样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问题,中心是解决制度问题。最后,要解决对于干部、群众的教育问题,使党的干部、群众都能够正确地理解民主集中制并且自觉遵守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党的建设在前进,时代在发展,我们对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解和贯彻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用从实践中获得的新鲜认识丰富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完善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制度,在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实现创新的基础上,在党的建设的实践中通过一系列制度加以落实。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过程,是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关系的过程,也是建设和谐的党内关系的过程。

四、实现党内和谐必须正确处理党内和谐与斗争的关系

实现党内和谐,建设和谐的党内关系,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党内和谐的科学含义。党内和谐是“和而不同”,是多样化的统一,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也是团结与斗争的统一。党内和谐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是对立的统一,具有相对性和历史性。所谓相对性,就是说党内和谐并不是绝对的和谐,那种绝对的排斥了任何不和谐因素的和谐,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党是由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构成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具有各自的思想和具体利益,由于利益的特殊性和思想认识的局限性,要达到利益的完全一致和认识的绝对统一,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又决定了它要求实现党的利益和意志的统一,要求它实现党内的和谐。党的先进政党性质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是实现相对的党内和谐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党内和谐是和谐占主导地位的和谐与不和谐的统一体。所谓历史性,就是说党内和谐是在党的发展中实现的,是在紧密联系党的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实现的,是不断地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实现的。要用动态的发展的历史的视角认识党内和谐的实现。要认识到,党内和谐的实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同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状况紧密联系的,是同党的斗争实践紧密联系的,是同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联系的。党内和谐的实现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实现党内和谐,不能够理解为无矛盾、无差别、无斗争的“三无”境界。开展积极的建设性的党内思想斗争,克服种种不和谐的因素,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必要条件。但是,从我们党长期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正确地认识和进行党内斗争,要坚决反对错误的和过火的党内斗争。这是实现党内和谐的重要条件,是我们党在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的重要历史教训。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由于开展了错误的过火的党内斗争,从而严重破坏了党的团结和党内和谐的最大教训来自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时期。正如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在党内曾经把一切因为错误路线行不通而对它采取怀疑、不同意、不满意、不积极拥护、不坚决执行的同志,不问其情况如何,一律错误地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富农路线”、“罗明路线”、“调和路线”、“两面派”等大帽子,而加以“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甚至以对罪犯和敌人作斗争的方式来进行这种“党内斗争”。很多地区,更由于错误的肃反政策和干部政策中的宗派主义纠缠在一起,使大批优秀的同志受到了错误的处理而被诬害,造成了党内极为痛心的损失。建国以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在错误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再一次混淆了党内矛盾,开展了错误的过火的党内斗争,造成了惨痛的历史教训。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影响下,揪所谓“党内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使大批党的干部受到了错误的斗争。这些都是由于开展错误的党内斗争而严重破坏党内和谐的历史教训。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绝对不会再让这样的错误重演。

实现党内和谐,不搞错误的过火的党内斗争,并不意味着不要积极的建设性的以团结为目的的党内思想斗争。毛泽东曾经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说明过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在党的组织生活中,不能够大家都做“老好人”,只求“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而要从维护党内和谐的愿望出发,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对于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倾向进行必要的批评。如果没有必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开展积极的建设性的思想斗争,我们的党内生活就会成为一潭死水,也不会实现真正的党内和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党内生活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的一个值得重视的突出问题,是不少的党组织和党员中出现了“政治庸俗化”倾向和自由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就是,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把投机商人的庸俗作风带进了党的政治生活中,办事不讲原则,对错误的言行不抵制不批评,相互间拉拉扯扯、吹吹拍拍。在这样的党组织中,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团和气,私下里是各打各的小算盘,实际上是一盘散沙。这样的党内“和谐”,并不是真和谐,而是假和谐。我们要正确处理党内关系,实现党内和谐,就要反对这种“政治庸俗化”倾向和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表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要通过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全体党员的宗旨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更加自觉地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为更加团结和谐的先进政党。

标签:;  ;  ;  ;  ;  ;  ;  ;  ;  ;  ;  

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和谐_民主集中制原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