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BIM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一大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应用,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管理。并指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利用BIM技术实现可视化和模拟化的优势,保证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建筑工程信息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中。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探索
从整体上来说,BIM技术能够有效地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当中,不但可以为项目的施工方案提供相应的优化资源和科学决策,还可以为工程项目提供精细化管理的技术,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多维建筑信息数据共享的要求。基于此,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地掌握和了解BIM技术的具体情况,充分地发挥出其的应用优势,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
1 BIM技术的概述
BIM是指以建筑工程的项目信息为基础,构建出建筑的三维模型。BIM不单是一款建筑设计类软件,其作用也并不局限于建筑工程建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BIM应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或信息利用方式,贯穿整个项目的始末。BIM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或工作方式,是通过整合施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将建筑施工过程推向统一、高效的精细化作业模式的一次变革。目前我国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多项重点工程应用了这一技术,如上海的中心大厦、世博馆等,BIM技术已经得到国内诸多建筑企业的认可。BIM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可以实现三维渲染,形象、直观地在施工现场展示出施工计划中的场地布置情况;BIM技术能够对工程量进行快速计算,提高预算精度,有效预估成本造价,为施工企业提供合理的成本预算;BIM技术还能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同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减少物流、仓储等环节的资源浪费;BIM可以通过基础数据模拟施工过程,通过对比虚拟施工现场与实际施工状况进行工程监督,减少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功能能够在施工前期进行检查,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保障工程质量。
2 BIM技术的特点
2.1 模拟性
BIM技术具备非常高的模拟性,不但可以将建筑外部形态模拟出来,还可以精准的模拟内部结构,同时还能够在模型当中进行有效的模拟操作。实际施工之前,要收集各项数据,应用BIM技术在电脑当中构建建筑物,并且在这个框架上进行模拟修改,获得理想的设计方案。
2.2 协调性
建筑施工工作十分复杂,要求各个项目以及单位之间的协调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位,利用BIM技术可以让各个单位以及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解决工程上的问题,协调管理,防止更多的问题发生。
2.3 可视化
BIM技术能够借助数据建模形式,以工程实际情况为依据,构建相应的工程模型,能够让相应管理人员直观的感受到建筑工程空间效果,有利于相应管理人员对工程模型进行科学管控,同时还能够为建筑工程具体施工以及管理等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直观体现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内,它能够最大化实现数据的积累与共享,同时科学合理的管控好设计变更,还能统筹兼顾好加快项目施工进度与合理安排资源计划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充分提高建筑工程量计算的科学精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BIM技术还广泛应用于项目合同管理与计划环节中,减少了建筑施工人员对各种数据变量的重复计算,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因而BIM技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2 设计阶段和组织阶段的应用
对图纸进行完善和进一步补充,属于深化设计的主要内容,相应设计一定要和现场实际情况向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将设计图纸当做施工人员的依据。设计人员对图纸的设计,需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人员对图纸具体设计过程中,相应设计人员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及时掌握一线资料,其中有设备的使用情况、建筑材料和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等。对于这项工作来说,内容十分繁杂。针对这一情况,使用BIM技术,这一问题就得到有效解决,可以弥补二维审图的不足,能够准确的找出设计中存的不足之处,这时设计人员对其进行科学调整,最终提升其工作效率。另外在项目施工组织阶段,对于项目的后续管理来说十分重要,在这一阶段,使用BIM技术,可以结合工程的特定条件,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拟定,对施工工序进行确定,帮助施工人员选择科学施工方法,科学开展技术组织措施,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安排。在BIM技术当中存在的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对施工总场进行平面布置,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进行模拟,能够让人们直观的看到建筑整体施工。
3.3 在施工组织阶段的应用
3.3.1 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相对复杂,施工周期较长,范围相对较广,在现场施工环节,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存在而受到影响,导致工程施工不能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出现工期延误等情况发生。施工中出现短时间的延误,可以通过后期的赶工进行弥补,但是进度延误严重,则给工程施工单位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相应工作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根据相应工程相关信息构建工程模型,通过专业操作,能够对CAD图纸以及施工作业面之间建立一定联系,对这一技术进行应用,可以促使相应施工人员更加清晰的把握施工进度,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工程进行调控,最终为施工进度的管理提供相对便捷的通道。
3.3.2 成本管理
根据相关统计可知,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所涉及的内容有材料费用管理、设备购置费用管理、员工工资等。在进行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需对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分,建筑工程成本结构较为复杂,这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对BIM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实现对各个成本的动态管理,具有一定实效性和确定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成本预测和控制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提高了项目资金的核算工作效率。应用BIM技术,借助计算机以及相应通信技术,同时将项目建设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施工设备等,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处理,最终促使成本管理更加智能化。在开展成本管控过程中,能够快速的从相应数据库当中提取相应信息,然后记住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统计和处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准确预算。
3.3.3 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可控制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有效的统计和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并将其存入管理模型的数据库。参与建设的各方人员都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实时的进入数据库查询相关信息或者进行数据的实时修改。管理模型的实时更新确保了信息的通达度和时效性,保证了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和准确的了解工程施工情况,更好的履行自身职责。
结束语:
综上,现阶段,BIM技术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其较强的协同设计功能,有效弥补了传统二维设计技术的缺陷,提升了建筑工程各个项目之间管理的连贯性。与此同时,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根据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对所产生的各种参数数据进行整合和利用,为各个环节施工提供了信息保障,有效的信息传递,为工程的顺利施工贾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芳,翁光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标准化,2017(22):97-98.
[2]陈良荣.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2016,49(01):87-88+99.
[3]王宇佳,王佳,于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8(04):89-93.
论文作者:许哲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