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1.琚拴朋,2.魏金鹏,3.任晓莉

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1.琚拴朋,2.魏金鹏,3.任晓莉

1.中粮地产集团深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1012.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 1000703.深圳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 广东省深圳市 518060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土建领域实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广泛应用便属于这种进步的具体表现,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要点,并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土建基础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字:土建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钻孔灌注桩

前言:在土建领域快速进步的同时,土建工程的规模、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保证土建工程质量,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具备较高必要性,

而为了最大化发挥深基坑支护技术效用、保证土建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正是本文围绕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要点

1.1土方开挖

在土建基础施工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中,土方开挖直接关系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质量,土方开挖的顺序必须做周密考虑,而为了在保证土方开挖质量、效率的同时兼顾尘土污染控制,施工过程应采用一边开挖、一边运出土体的分层开挖方法,同时适当清理基坑环境,即可有效降低土方开挖带来的污染,后续施工的开展也将由此获得有力支持[1]。

1.2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属于深基坑支护的常见环节,该环节与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存在较为紧密联系,而为了尽可能保证锚杆支护质量,锚杆施工标准高度的确定、注浆施工、钢体结构安装、张拉锁定等环节均需要得到高度关注,其中注浆施工必须保证注浆原料的配合比质量,钢体结构安装则需要合理安排钢体结构,预应力锚杆张拉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在编排张拉程序时,应考虑相邻钻孔预应力锚杆张拉的相互影响。

1.3支护施工管理

支护施工管理同样直接关系着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支护方法的合理选择、原材料管理、施工现场的保护与管理均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常见的土建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法包括深层搅拌支护、深层搅拌支护、钢板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等,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土建工程实际、工程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科学选择深基坑支护方法,如大负荷施工的土建工程较为适合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此外,原材料管理的加强需关注原材料供应商合理选择与进场检验,如钢筋类原材料需抽取10%以上的样品进行抽检,锚杆注浆材料也要进场检验,同时做好施工现场保护与施工管理同样能够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提供支持。

2.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土建基础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工程概况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选择了某地深基坑建筑面积15559.2m2、总用地面积18293m2、总长216.6m、总宽71.8m的S高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该建筑地下一层建筑高度为4.1m、大面积实际开挖深度为11.95m、由5栋高层建筑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满足S高层建筑建设需要,工程采用了钻孔灌注桩结合桩间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深基坑支护方式、

2.2钻孔灌注桩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由测量放点、立柱桩设计、制作与安放立柱桩钢立柱、吊装钢立柱、控制支撑立柱垂直度等环节组成,具体的施工流程则可以概括为:“放线定位→验线、预检→护筒埋设→检查护筒埋设质量→钻机就位→检查垂直度→检查钻头尺寸与位置→钻孔→检查钻进速度与孔斜→制作钢筋笼→钢筋笼检查→下置钢筋笼→检查土渣厚度→下置混凝土导管→检查导管安装质量→检查混凝土质量取样→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并检查桩顶标高→清理并进入下道工序”,关键施工环节如下所示:(1)制作、安放立柱桩钢立柱。工程使用直径800mm、C30混凝土强度、HPB235与HRB335钢筋材料的支护结构立柱桩53根,采用灌注桩施工,结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规范要求,钢立柱拼接保证了型材的统一,拼接长度、焊脚分别为500mm与10mm。格构柱与钢筋笼连接必须得到高度关注,连接过程的钢立柱垂直度、中心偏差需分别控制在1/300与20mm内,灌注桩垂直度与桩位偏差则需要控制在1/200与30mm内。(2)吊装钢立柱。采用了入孔起吊法,在两台吊机同时起吊支持下,需首先进行下部灌注桩钢筋笼的吊装,钢筋笼与立柱的焊接定位需要在钢筋笼距离孔口3m左右时进行,施工过程严禁摆动碰撞孔壁,同时还需要保证立柱进入开挖面以下在3.5m以上。(3)控制支撑立柱垂直度。支撑立柱垂直度的控制直接关系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因此需在建筑水下混凝土浇筑的同时观测钢立柱垂直情况,以此开展实时性的调整纠位,即可保证钢立柱施工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施工过程使用的规定装置需要在施工完成14d后拆除,同时还需要做好周边的回填工作[2]。

2.3高压旋喷桩施工

高压旋喷桩施工的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测放桩位→旋喷钻机就位→材料准备→材料试验→浆液制备→旋喷钻机钻进沉管→沉管至桩标高→提升喷浆成桩→提升喷浆至桩顶成桩→清洗→位移→下一环节施工”,而为了保证高压旋喷桩施工质量较好服务于土建基础施工,工程采用了直径为800mm的高压旋喷桩108根,应用的水泥标号为P.O.42.5,为保证高压旋喷桩施工质量,需在测定桩基轴线与标高后进行放样,并保证放样的偏差控制在2cm内,引孔环节施工则需要使用百米钻机,完成引孔使用需在对应孔位上安置桩机,并做好立柱导向架的垂直度偏差控制,该偏差需控制在1/250内。值得注意的是,喷射作用属于高压旋喷桩施工的核心,该环节施工需保证浆液流量控制在96L/min,而高压旋喷桩的下沉转速与上升速度则需要分别控制在16r/min、150mm/min,同时保证浆液压力在20MPa以上。

2.4施工管理

为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更好服务于S高层建筑施工需要,施工单位还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施工管理工作,具体管理如下所示:(1)土方开挖管理。结合S高层建筑特点,在土方开挖前首先确定了“先撑后挖、分层开挖”原则,而为了更好保证土方开挖质量,通过制度约束的方式保证了土方堆积高度不超过1.5m,且基坑与土方间的距离控制在1m以上。(2)技术监督管理。为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更高质量应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较高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而为最大化人工监督效用发挥,管理工作通过专业技术审查员的不定期与定期巡视、落实责任制度,实现了问题施工区域的尽快整改,同时还采用了奖惩有度、赏罚分明的技术监督管理制度,由此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得以较好调动,S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质量也得到了较好保障。(3)基坑监测管理。深基坑作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其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不容忽视。基坑支护工程现场监测是设计与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通过实际监测,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以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监测的主要项目为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竖向位移监测,坑外地表沉降监测,锚杆内力监测和地下水位观测。监测频率为:基坑开挖至开挖完成后稳定前1次/天;基坑开挖完成稳定后至结构底板完成前1次/3天;结构底板完成后至回填土完成前1次/15天。

结论: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较好服务于土建基础施工需要,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钻孔灌注桩施工、高压旋喷桩施工、网喷施工等工程实例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土建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路径,而为了更好推动我国土建领域发展,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可考虑引入有限元三维建模方法,施工设计的准确性将由此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荣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运用[J].江西建材,2016,08:116+122.

[2]孙永江.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8:12.

论文作者:1.琚拴朋,2.魏金鹏,3.任晓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1.琚拴朋,2.魏金鹏,3.任晓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