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排灌泵站技术改造方案分析论文_方蕾

机电排灌泵站技术改造方案分析论文_方蕾

安徽省机电排灌总站 230022

摘要:农业发展是民生之本,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机电排灌泵站技术改造。基于此,本文就机电排灌泵站技术改造方案进行分析,首先就安徽省机电排灌泵站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安徽省永丰泵站、庄墓泵站、吴山泵站的检测资料数据,然后从规划范围、投资估算和改造措施几方面出发,对安徽省机电排灌泵站的技术改造方案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电排灌泵;技术改造;方案分析

引言

安徽省水利部办公厅于2016年5月印发《关于开展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规划工作的通知》,着重对省内中型灌溉排水泵站的现状调查给予规划,并且对更新改造计划作出明确指示和要求。以长丰县为例的永丰泵站、庄墓泵站、吴山泵站切实落实《通知》的各项要求,对自身灌溉排水泵站的现状给予全面调查,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改造措施,从而提高灌溉排水泵站的发展水平。

一、安徽省长丰县机电排灌泵站概况

(一)安徽省长丰县永丰泵站

安徽省长丰县永丰机电排灌泵站的机电设备主要包括建筑物、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就建筑物来看,主要包括一级站建筑物和二级站建筑物,一级站建筑物中的进水池的水管进口大部分处于损毁状态而且进水池的容积较小,在运行期间会产生严重的汽蚀和旋涡现象;出水池经过长年运行,压力强,局部开裂,严重损坏,存在漏水现象。二级站建筑物属于敞开式结构,进水口存在严重淤积,并且有塌方现象的发生,出水池腐朽老化的问题依然存在,防渗能力不足。就机电设备来看,一级设备中的主水泵严重损坏,密封能力不强,主电动机绝缘老化现象严重,主变压器存在漏油现象而且遭受严重锈蚀,真空泵辅助设备严重磨损,排气能力不足,管道严重腐蚀。二级设备的主水泵使用年限过长严重老化磨损,无法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主电动机运行温度高,严重老化磨损。就金属结构来看,一级站金属结构的进水管锈蚀严重,存在砂眼,拍门严重锈蚀,密封挡水能力极其薄弱,二级站金属结构锈蚀严重,存在砂眼,手动闸阀腐朽老化,漏水漏气,真空启动能力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安徽省长丰县庄墓泵站

安徽省长丰县庄墓机电排灌泵站的调查现状如下所示,就一级站的主要问题来看,建筑物的防洪闸存在设计缺陷,其高程无法对外河水进行有效阻断,防洪能力不足,进水池砌石沟缝存在脱落现象,止水能力不足,出水池底板沉陷,老化腐朽严重,防渗能力不足,机电设备的主水泵严重老化磨损,密封能力不足,主电动机绝缘老化现象严重,不符合技术标准规范,开关柜匹配容量较小,容易发生短路烧水现象,金属结构的进水池锈蚀严重,缺乏清污装置,拍门严重锈蚀,密封挡水能力不足。就二级站的主要问题来看,建筑物的主副泵房存在沉陷不均的现象,屋面渗漏严重,出水池未做护坡硬化因此存在淤积现象,出水管局部裂缝,真空启动能力不足。机电设备严重老化磨损,工作效率不足,主电动机严重老化磨损,高耗能低效益,开关柜匹配容量较小,容易发生短路烧水现象,金属结构的进水管路严重沉陷,存在砂眼,手动闸阀铜环磨损,因此开关困难,真空启动能力不足,拍门密封性能不足,存在回水现象[1]。

(三)安徽省长丰县吴山泵站

安徽省长丰县吴山机电排灌泵站的调查现状如下所示,就建筑物而言,一级建筑物的进水闸局部砖墙破损,存在孔洞缺陷,进水池砌石严重破损,挡墙沟缝的砂浆存在脱落现象,出水池底板和侧墙局部开裂,防渗能力不足,二级建筑物的拦污栅存在局部开裂现象,拦污能力不足,进水池护坡局部存在开裂现象,出书池底板开裂,砂浆脱落,存在漏筋,碳化等现象。就机械设备而言,一级站机电设备主水泵锈蚀磨损现象严重,密封防水能力不足,主电机严重漏油,表面锈蚀,存在绝缘老化现象,开关柜维修次数较多,保护性能低,计量数据不准确,真空泵严重磨损,真空排气能力不足,管道严重腐蚀。二级站机电设备的主水泵叶轮严重汽蚀,老化磨损现象严重,灌溉能力不足,主电机运行温度高,绝缘老化现象严重,开关柜操作机构失灵,缺乏保护系统。就金属结构来看一级站金属结构的进水阀严重锈蚀变形,漏水现象严重,进水管路管身质量差,存在较多砂眼,出水管路严重碳化,接头处存在漏水现象,二级站金属结构拦污栅严重锈蚀,清污能力不足。进水管路锈蚀严重,存在很多砂眼,拍门严重锈蚀,密封防水能力不足。

二、安徽省长丰县机电排灌泵站技术改造方案

(一)实施综合技术改造措施

通过对机电排灌泵站发展现状的全面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老化、锈蚀等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设备都处于超龄服役的状态,绝大多数都在故障中运行,没有根据报废年限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替,导致设备的安全运行无法得到保障。另外,大多数设备在建设和装置期间存在不配套现象,因此运行能力不足。除此以外,很多建筑物年久失修,而且缺乏排污设备和安全保障系统,导致泵站的运行效果受到极大制约,因此必须对综合技术改造措施进行灵活应用。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加大内排站的增设力度,确保渍水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被排放,从而控制投资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二,对原灌溉区的规模给予保障,避免渠道、灌区被随意拆迁或损坏;其三,对机电设备和灌溉区域的布局进行调整,确保设备动力能够重分配套;其四,对不合理的机泵装置进行改造,使腐蚀、老化的各项装备得到及时更换;其五,加强各项机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着重对配套建筑物进行修建保障河道沟渠的通畅性,并且对供水设施和排水设施进行有效管理[2]。

(二)整体改造与局部改造相结合

为了满足的农业灌溉的现实需求,必须将局部改造和整体改造相结合,就局部改造来看,应该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构建固定的灌溉区域,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小机泵进行保留,并且实施统一管理和智能控制。另外,还要加大机泵设备的改造力度,对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及时更换,确保机电排灌泵站实现自动计量和安全防护,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从而在节约能源、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切实提升灌溉的质量。就整体改造而言,应该对重点工程进行充分重视,建设标准、规范、安全、高效的示范性工程,确保各项装置的效率得到有效增强,达到灌溉排水的标准规范要求,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以此提高机电、排灌、泵站的技术改造水平。另外,还要对节能技术进行有效利用,有效补偿机电设备的无功功率,避免电力资源被浪费。例如将电容并联在电动机接线上,从而使功率因数得到有效提高,以此改善电动机的电压质量,提高设备的运行能力,使机电排灌泵站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机电排灌泵站的管理工作,着重做好电力调度,实现科学配电,合理安排设备的运行时间,从而减少机电排灌泵站机电设备的线损,解决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发展矛盾,使供电质量得到切实提升[3]。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机电排灌泵站技术改造方案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现阶段农业发展逐渐向着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因此必须对机电排灌泵站进行技术改进,从而提高安徽省农业发展水平。为此必须合理实施综合技术改造措施、整体改造与局部改造相结合、加大对重点工程的改造力度、有效利用先进节能改造技术,从而实现机电排灌泵站技术的创新改造。希望本文能够为研究这一课题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戴济生.浅谈桐城市小型排灌泵站工程现状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14):226.

[2]黄健勇.杭州市主城区排灌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09(02):43-45.

[3]张文渊.提高机电排灌泵站经济运行水平的措施[J].排灌机械,1999(04):28-30.

论文作者:方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机电排灌泵站技术改造方案分析论文_方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