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_黄河论文

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河论文,价值论文,文化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在编写《黄河文化百科全书》(即将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风貌、人物、事件等等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生动的教材。而黄河文化在诸多的教材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这里说的黄河文化是指“大文化”而言,既包括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也包括与文化密切相关的思想、经济等各个方面。充分揭示和研究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并展望其前景,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的一环。

一、黄河文化的兴起与内涵

源远流长,物华天宝。奔腾万里的黄河以她那博大的胸怀,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生灵,创造出一段段历史的辉煌。以致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特别是上世纪末甲骨文发现和本世纪上半叶安阳殷墟的累累发掘成果,为传说中的殷王朝找到了存在的证据,黄河文化的地位被无容置疑地确定了。

从代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标志的一种意见──文字、城、青铜器制造三要素来看:──沿黄地区的河南舞阳贾湖发现了目前距今最早约8000年的契刻符号,陕西西安半坡发现了较早(距今6000年左右)整齐规则并有一定规律的刻划符号,山东大汶口、丁公村等发现了书写有一定章法的符号(距今4200-4100年)。由此表明,华夏大地上史前居民们都在不同地域寻觅着一个记录思维与语言的共同工具──文字。

──沿黄地区在河南的淮阳平粮台、登封王城岗、郾城郝家台、辉县郊区、安阳后岗,山东的寿光边线王、章邱城子崖、邹平丁公村、田旺等地发现有龙山文化(或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揭示了中原先民的创造力。

──近几年青铜器的重大发现也是引人注目的,在河南登封王城岗发现了大家确认为最早的青铜器件。在偃师二里头则发现了不少较为早期的青铜器。

从进入文明时代标志的另一处意见──社会分工、私有制和阶级、国家出现来看:──中原大地上,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属仰韶文化时期的龙虎摆塑墓中,男性主人灵魂升天时,伴随了3个殉葬的仆人。墓外大规模祭祀活动,充分反映了墓主人的身份与众不同。一些学者认为:早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中原男子就已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并且成为这个部门的主要力量。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男子在各项生产活动中都占据主导地位,当时的社会不仅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而且还发展到了军事民主制阶段,产生了文明的因素,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与之大同时代的西北高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也耐人寻味。这个遗址是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面积近百万平方米,中心为礼仪性建筑,四周分布的居住区出现了最初的城乡分化,复杂的礼仪建筑中发现了成组的陶质礼器。所有迹象都显示出古代文明的火花。

从中华大地出现文明曙光到最终进入文明时代,大约徘徊了3000年的时间。这期间,各史前文化区小国林立,文明因素如星火点点。然而,单个的文明因素并构不成整体的文明,况文字、城和青铜器能否构成文明标志的三要素仍需进一步探讨。无论以哪一种观点去观察中华文明,都不能否认这样一种事实:文明起源的趋向有多种类型。有的由于自身条件成熟,进一步发展进入文明时代;有的内部发展在尚未进入文明阶段被另外的部落集团融合了;也有的部落集团还没有发展到文明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消失了。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约距今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和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先后揭开了黄河文化辉煌的序幕,这分别是由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和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命名的。裴李岗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的嵩山内外及其东南麓。仰韶文化以关中平原、河东盆地和豫西沿河谷地为中心,东到豫东、冀南,西及陇西,面达鄂西北,北过河套。在黄河上游和下游分别并存着马家窑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在距今约5000年左右发展成为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除河南外,还包括晋南和冀南部分地区,陕西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关中一带,陕北和晋南也有遗存;溯渭水而上,由马家窑文化发展而为齐家文化;在东方,大汶口文化继续发展,演变而为典型的龙山文化,即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进一步发展便是夏文化。

在黄河中下游这些环环相扣的考古文化体系中,从发现最早的刻划符号到成熟的甲骨文,从简单的围沟、聚居区到完整的城防、宫殿及宗庙、平民区,从单个的陶片、铜渣到成组精美的陶器、青铜器与制陶、冶铜作坊……。所有这一切,都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国,原始文化延续发展,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无疑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6000多年前的大河中下游沿河川盆地、峡谷、平原、丘陵号称膏境沃野。以中原为中心分布着众多的氏族部落。大体来说,在关中平原、河东盆地和南河沿岸,有以姬、姜诸姓为主的“华夏”部落,在东方海岱地区和淮泗一带,有以风、赢、偃诸姓为主的“九夷”部落,在秦陇以西,有“诸戎”,秦晋以北的黄土高原有“群翟”,豫西南山地和丹、汉一带为“三苗”。夏夷诸部是中原地区的主要开拓者,他们放火烧山,引河治水,开展农耕,为中原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后来,以炎帝为首的姜姓和以黄帝为首的姬姓各自结成亲属部落联盟,向东方发展,与东方夷族部落联盟首领蚩尤发生武力冲突,炎黄联合在涿鹿(今河北怀来县境)打败蚩尤,不久黄帝又在阪泉打败炎帝部落,炎帝族和黄帝族逐渐融合,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炎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炎黄乃至颛顼以后的时代阶层分化加剧。在各部落联盟共同发展、逐渐融合的过程中,部落联盟首领更替频繁,出现了“舜逼尧、禹逼舜”的争权局面,这种局面在禹的时代得以巩固,并在他的儿子启继位后,使世袭王权完全确定下来。从此,我国历史进入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中华民族的文明星火在黄河流域最先燃起来。

我们并不反对中华文明起源多源的说法,但必须明确,沿黄地区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

从黄帝开始,直至北宋的5000余年,沿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一直走在中华民族的前列,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一直在沿黄地区。

二、黄河文化的地位与水平

总体上讲,都城是一国的政治、军事、宗教或祭祀中心,同时也发挥着特殊的经济职能。中国古都尽管迁移繁复,但至北宋基本上不出黄河中下游地区,并由此而形成几个较为集中的古都群:

──欲争“中华第一都”的古城郑州,从“人文初祖”黄帝立都“有熊”(今新郑市)始,又曾是夏禹(都阳城,有说在今登封市)、启(都阳翟、新郑市与新密市之间)及太康、仲康、有穷后羿、少康、桀(皆都斟寻,有说在今巩义市稍柴村一带)之都,后来商仲丁都敖(一说为商汤亳都,今郑州市区内)、郑武公都新郑、韩哀侯都新郑,前后影响中国达千年之久。

──黄帝之后,颛顼之墟在今河南濮阳,而尧、舜、禹活动的中心则在今晋南地区。其中尧都平阳(今临汾西),舜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南),禹都阳城(有说在山西晋城西,或说在山西翼城),后来晋南成为夏族的大本营。

──夏族活动的另一中心在豫西,“处天地之中”的洛阳自然成为天子所居,从夏(斟寻一说在今洛阳偃师市,即二里头遗址处)、西周(洛邑)、东周(王城),乃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梁、后唐、隋、唐及武后“周”都,共历13朝,近千年之久。

──商汤灭夏前后屡屡迁徙,史有“前八后五”之说,自盘庚徙殷,至殷灭亡,273年没有变更政治中心,殷即现在的河南安阳市西北殷墟。后来,三国曹魏、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相继在安阳互为隶属的邺城(今河北临漳县)立都,安阳因此而被列为当今七大古都之首。

──武五伐纣,灭商后便回归老家建立西周。西周的大本营丰、镐便在今山河拱戴的“四塞之地”西安。此后,秦在咸阳、西汉、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均在长安立都,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曾在西安建立政权,东汉、曹魏、五代后唐也曾以此为陪都。西安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

──地处黄河南岸的豫东开封,古都大梁,又名汴梁。战国时就是魏国都城,此后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又以此为京师,金朝后期为避蒙古人猛烈的攻势,也曾迁都于此。开封古都因而有“七朝都会”之誉。

都城是一国文化的中心纽结,沿黄地区6处古都群是黄河岸边6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以沿黄古都为政治中心,仅使中国由野蛮走向文明,而且使中华民族由松散的政治实体逐步走向统一和融合,并完成了世界上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最早过渡。在此前后,汉族、回族、蒙族、藏族、裕固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土族等沿黄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中先后涌现出夏禹、商汤、周公、孙武、秦始皇、汉武帝、魏孝文帝、唐太宗、宋太祖、王安石、耶律阿保机、成吉思汗等大批政治家和军事家,推行了封邦建国、商鞅变法、独尊儒术、魏孝文帝改革、科举制、永贞改新、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现了宣王中兴、秦始皇统一中国、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历史的繁荣,使中国封建文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经济方面,沿黄地区的居民发展了我国最早精耕细作的农业、高超的手工业和发达的商业。他们以自己的智慧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推广农业耕作技术,兴修水利工程,治理黄河,化害为利,使黄河中下游成为10世纪前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黄河上游逐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畜牧区;商周工匠已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商代青铜器以礼器、兵器和手工工具为主,西周、春秋向实用方面发展,战国以后则基本上成为工艺品;西周晚期出现的人工冶铁技术、东汉时期发明的冶铁机械“水排”均比欧洲早1000多年,西汉末发明的炼钢技术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河南巩义铁生沟、渑池城东等地发现了重要的冶铁遗址;汉唐丝织业及唐代唐三彩、宋代白瓷、青瓷 、紫红瓷饮誉世界,“丝”、“瓷”一度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兰州、长安、洛阳、开封、临淄、宛(南阳)早已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城市,其中长安、洛阳、开封跻身为世界级的大都市,商业区由面朝后市、外廓里坊、坊市分区发展为店铺、行署、居民区错杂期间,并出现夜市的繁荣;前后轴心、前庭后舍、左右厢房成为中国传统的建筑模式,“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成为城市的总布局,土和木为主成为沿黄地区的材料特色;贝、铜、铁、金币,最后出现纸币况换,至北宋还开创了金融业。

文化教育方面,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从《竹书纪年》、《史记》、到《资治通鉴》,汇集了黄河文史之大成,锤炼出贾谊、司马迁、班固、左思、李白、柳宗元、司马光等一大批如椽之笔的大文豪;从编钟、石磬到鼓、瑟、琴、筝,从《韶》、《武》到《秦王破阵乐》、《胡笳十八拍》、《霓裳羽衣曲》,伯牙、师旷等拨转琴弦,成为高山流水的知音。赵飞燕、公孙大娘等舞姿翩翩,冠绝一时;从甲骨契刻、陶瓷装饰到岩石、青铜刻雕乃至宣纸泼墨,沿黄绘画、雕塑、篆刻 、书法出现了《熹平石经》、《兰亭序》、《女史箴图》、《步辇图》、《清明上河图》等传世名作和麦积山、敦煌、云冈、龙门等艺术宝库,涌现了阎立本、皇甫轸、吴道子、颜真卿等丹青大师;从辟雍、宫到国子太学,从简单的私塾到大师书院,出现了孔子、荀子、程颐等教育大家。

科学技术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和定时计数的需要产生了最早的天文历法家和数学,沿黄地区夏朝流星雨和日食,春秋哈雷慧星,汉朝太阳黑子、勾三股四弦五原理,三国时圆周率、唐朝子午线长度测量等记载在世界上都是公认最早的。从《夏小正》到宋《十二气历》,中国历法制度日渐精确;从《周髀算经》到《数学九章》,概括了我国数学的伟大成就。所有这些辉煌由僧一行、沈括等天文、历法家及刘徽、秦九韶等数学家在支撑。中国传统医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扁鹊“四诊法”至今为人所用,华佗“麻沸散”比西方制造麻醉药刘早发明1600多年,“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国医疗学基础;“药王”孙思邈《千金方》大大丰富了祖国医药学宝库;而唐政府组织编写的《唐本草》则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此外,治理黄河也达到一定水平,大禹、贾让、王景等都是著名的治黄专家。《考工记》、《禹贡》、《水经注》、《齐民要术》、《梦溪笔谈》等反映了我国工、农及地理学等方面技术成就。造纸术、印剧术、火药、指南针是沿黄地区最为辉煌的四大科技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宝库的重大贡献。

思想学术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是沿黄地区思想最为解放的时代,从此产生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出现了《老子》、《庄子》、《论语》、《孟子》、《韩非子》、《孙子兵法》、《战国纵横家书》、《吕氏春秋》等传世佳作,其中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由于诸家思想影响而产生了思孟学派、稷下学派、宋尹学派,黄老学派、今古文经学派及玄学、理学等,周公、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墨子、孙子、董仲舒、周敦颐及程颐、程颢都是各个时期思想的代表人物。公元1世纪之后,随着佛教、回教、基督教在沿黄地区传播,又出现了诸如玄奘的宗教大师。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荀子、王充、范缜等唯物主义思想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河文化以其博大胸怀吸收着域外文化的精华,并不断地把自己的文明推向世界。向东,她与朝鲜唇齿相依,与日本一衣带水,演出了箕子赴朝、徐福东渡及遣唐使赴长安等幕幕喜剧;向南,她与长江文化相互依存,那些寓居南方的客家人、河洛郎越过岭南,深入东南亚,并且漂洋过海,把黄河文化带到海外;向北,她影响辽城流域,并越过白绸海峡,与北美、中美发生了关系。以中原为中心,对外交流规模最大的还是向西的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通道,中国的丝织品、漆器、铁器、瓷器、麻织品及造纸、火药、印刷等技术源源不断传往西方,西域的毛皮、马匹、瓜果、香料,罗马的珍物,伊朗的银器,犍陀罗的艺术,印度的佛教,欧洲的基督教、西亚的伊斯兰教等也传向东方。历史文化传播的使者如张骞、甘英、法显、宋云、玄奘、耶律楚材、马克·波罗等,还有数不清的商人、工匠、士兵、传教士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正是依靠这条条文化桥梁,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花刺子模文明、印度文明和远东文明才得以联结、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人类文明程度的共同提高。

三、黄河文化的现状与展望

五代至北宋的200年间,中国经济重心进一步转往东南;北部契丹、女真等半牧半农民族的兴起与南下,又使中原地区战事纷纷;再加上运河淤废,海运兴起,黄河泛滥,自1127年宋室南渡后,至元、明、清三代,沿黄地区文化辉煌不再。时至近世,中国经济重心趋向沿海,由于内陆限制,沿黄地区除太原、焦作开办有较大规模的煤炭工业,西安、洛阳、郑州、开封、济南有小规模纺织、日用品制造工业外,经济发展依然缓慢,文化相对滞后。

咆哮的黄河不甘雌伏,黄河的子孙呼唤黄河文化的复兴!

利用沿黄河地区资源、经济优势和几千年历史文明积淀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沿黄地区各族人民戮力同心,使区域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治黄工作由分区治理走向了全河统一治理。1954年2月6日,中苏专家联合组成黄河查勘团,沿河行程1.2万公里,查勘了从兰州到入海口3300公里的河道及沿黄主要支流的实地情况,了解和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1954年10月,黄河规划委员会完成《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规划的范围是从龙羊峡至入海口的黄河干流,范围涉及防洪、灌溉、电力利用等各个方面,这次规划的任务,不但要从根本上治理黄河的水害,而且要同时制止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消除黄河流域的旱灾,并充分利用黄河的水利资源进行灌溉、发电和通航,促进沿黄地区农业、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规划的方针,不是把黄河的水和泥沙送走,而是对它们加以控制,加以利用,其基本方法:从高原到山沟,从支流到干流,节节蓄水,分段拦泥,尽一切可能把河水用于工业、农业和运输业上,把黄土和雨水留在农田上。主要措施:第一,在黄河干流和支流上修建一系列的拦河坝和水库,拦蓄洪水和泥沙,防止水害;调节水量,发展灌溉和航运;建一系列梯级电站、取得廉价动力。第二,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展开大规模水土保持工作,减轻水土流失。这项规划在1955年国务院讨论通过后,以此为指导,水利水电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会同沿黄8省、自治区,从50年代到70年代在黄河干流上建成了三门峡、刘家峡、八盘峡、青铜峡、盐锅峡、龙羊峡等综合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其中刘家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年发电量57亿度;银川、河套关中平原改造老渠、挖新渠,使灌溉面积扩大到1000多万亩,下游采用引黄淤灌方式,利用黄河水抗旱、洗碱、种田,利用水中泥沙淤田,压沙、压碱改土,建成引黄涵闸70座,虹吸管52处,灌溉面积发展到2400万亩,黄河总灌溉面积发展至5000多万亩;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修建水平梯田,保土保墒,修筑土坝,拦蓄洪水,造林种草,绿化荒山,并取得一些成绩;修整加固黄河主堤1340公里、副堤2000多公里,险工石坝5000多道,使下游一般大堤高出河床6—7米,大堤两侧绿树葱葱,好似两条彩带,蜿蜒在辽阔的平原上。

进入80年代以后,针对50年代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黄河水利委员会遵照国务院要求,会同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对治理开发做了大量的修订工作,于1988年完成《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报告》,初步拟定:保证下游防洪安全仍然是治黄的首要任务;防洪减淤,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在黄河上游河段修建小浪底、碛口、龙门大型水库,配合三门峡水库联合运用,调水调沙,在100年内外保持下游河道稳定和安全;在黄土高原区,要继续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强粗泥沙主要来源区的治理,并要重点加强治河骨干工程建设,拦阻粗泥沙入黄;黄河干流工程布局,采用峡谷高坝大库与径流电站或灌溉枢纽相间,龙羊峡以下布置29级,形成全河以龙羊峡、刘家峡、大柳树、碛口、龙门、三门峡、小浪底等7座大型骨干工程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综合利用工程体系,全河统筹调度,以较好适应黄河水沙特征和满足治黄要求。从长远考虑,为保证沿黄地区供水需求,拟分别从东线、中线、西线调引长江水补给黄河及西北、华北水源。

沿黄地区农牧业基础雄厚,资源导向性产业颇具实力,经济的东西互补性较强。考虑到国家生产力战略布局的总体需要和国土开发整治的可行性,沿黄地区总体发展主要是立足当地资源条件,按照国民经济在不同阶段发展的需要,遵循资源导向的基本规律,一步一步推动区域发展。具体地说,即以多种资源开发与系列加工为主线,逐步发展配套部门与产业,强化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独特优势,加快向农牧业稳定发展,资源系列开发与加工工业发达,其他部门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迈进。其重点是在扩大现有多种优势资源开发规划的同时,加强资源加工增值,延长骨干项目的产业链条,迅速形成上游以水电资源开发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体的“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区”;中游以煤电资源开发和煤化工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土材料为主体的国家级能源材料基地;下游以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和石油化工工业配套发展的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

目前,西部四省区(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总体经济水平仍较低,尚处于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准备阶段,工农业生产有一定基础,但农业商品化水平较低,工业重型结构突出,急需加快发展;中部3省、区(内蒙古、山西、河南)工农业生产都有了较好基础,继续发展态势良好,区域经济增长仍处于重型化阶段,国民经济外向性发展规模正在扩大,综合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东部山东农业稳定增长,工业高速发展,第三产业正在加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雄厚。为促进东西互补和多业协调发展,1988年,8省、区以“沿黄河经济协作带”形式,志愿建立了正式的协作关系,并且每年召开一次由省、区领导人参加的协作带负责人会议,在1991年第四次协作会议上,吸收水利电力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为成员单位,通过了《沿黄河经济协作带经济技术使用“八五”及十年总体规则纲要》,明确指出促进沿黄地区经济快速、稳定、协作发展至关重要,并提出90年代主要在巩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工业布局合理化与技术进步,加强交通建设,发展第三产业、科技事业、旅游事业,扩大对外开放及老少边穷地区开发建设等方面联合协作。其目标,在90年代上游地区稳步实现脱贫,彻底解决温饱问题;中游煤电开发能力大幅度提高,原材料工业初见规模;下游地区石化工业形成较强综合生产能力,并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方面有较大进展。进入21世纪之后,再用15—20年,使整修沿黄地区形成上中下游贯通的以资源系列开发与加工为特色,经济实力雄厚的黄河经济带。

同时,各省区结合自己实际,也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如青海、甘肃提出了加强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与加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模式,宁夏提出了重点建设黄河经济走廓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模式,山西提出了建设能源和化工基地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模式,河南提出全省生产力布局以黄河经济为龙头,依托黄河与陇海铁路,从横贯东西的中部地带崛起,带动全省发展;山东提出扩大开放步伐,加强黄河三角洲开发,以东部带动西部崛起的模式等。

随着沿黄地区经济的腾飞,其文化教育、艺术、科技等方面必将有一个新的飞跃。纵览中华大地,80年代初,由于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带动了珠江文化的腾飞;90年代初,由于浦东开发和沿江开放,使长江文化进入全新的发展期。我们坚信:有现在可喜的成果和雄厚的实力,到下个世纪初,沿黄经济协作和沿河开放定能使沿黄各省、区摆脱内陆局限,黄河文化重放光彩。

标签:;  ;  ;  ;  ;  ;  ;  ;  

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_黄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