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事业的发展也有了极大进步,与此同时,社会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为了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保证人们生活工作不受影响,电力单位应加强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力度,对其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尽可能的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并对相关设备进行高质量的维护,以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1、变电运行概述
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供电、配电、用电的时候,变电站的员工对供电设备进行监视、控制、调节和操作进而使供电设备得以正常运行是变电运行的整个过程。在整个变电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时刻对机器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观察,并且对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事故故障进行解决,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优质、经济的运行,事后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以保证这种事故不再发生。变电站的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变电运行中工作人员要进行维护和管理的机器设备很多,出现意外和故障的几率也就提升了,加之变电站的维护管理工作十分枯燥,工作人员容易产生懈怠,难以进行管理。因此,变电站一旦发生工作上的事故,则对整个地区的电网或者是相关人员将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对社会的稳定十分不利。因此,变电站的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十分重要。
2、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变电设备设施落后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能的支持。在社会各界对于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当前变电站设备中存在与日益增加的电能需求之间矛盾,一些变电站中所设置的变电设备相对落后,比如输电线半径小、输电线路过长,变压器运行时间较长,线路老化等现状,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变电运行的安全,不仅使得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保证安全,还会增大变电运行过程中的电力故障发生概率。
2.2、变电运行质量有待提高
在电力系统中,质量是安全的前提,只有一个高质量的变电运行,才能促进变电运行的安全。据相关数据分析,目前变电运行系统中,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比如线路损耗相对较高,而且变压的合格率相对较低,这就会使得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以及系统的故障。
2.3、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对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管理者在变电运行协调、监督等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制定出详细、科学的变电运行人员操作管理制度,导致变电站基层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过于随意,不能严格按照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上的标准进行。
3、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
3.1、建立运行管理制度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具体需要建立三种制度,分别是岗位制度、值班交班制度及事故承担制度。(1)岗位制度是指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每一个岗位都有负责的人,分为不同的小组,由主要的负责人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工作,随时对变电的运行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定时进行周边环境的巡视.并且对巡视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与发生意外事故及时的处理方法方面的训练,保证变电设备的顺利运行。(2)值班与交班制度是指在变电设备的运行中分早班和晚班。晚班的运行人员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行值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与设备的正常运行的条件下,不能安排早班的同一批工作人员进行值班,需要经常性的进行调换,并且不允许连续值夜班的情况出现。如果出现特殊的情况,可以向上级进行申请。(3)事故承担制度是指在变电设备的运行中,如果值班员发布的命令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设备的安全有不利的影响时,工作人员可以拒绝执行这个命令。并且值班的领导把此命令向总工程师及值班的调度员报告,然后按照总工程师的安排进行具体的行动。
3.2、提高班组人员维护能力
电力设备基层班组维护人员的能力素质,对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新设备进厂前,企业可选送优秀班组人员到厂家培训,参与到设备生产全程,在充分了解设备性能和维护技巧的同时,向厂家提出企业对设备的需求,以便厂家及时对设备进行调试完善。对易发事故或价格高昂的重点电力设备,企业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技术监督人员,对班组实际维护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在确保维护工作效果的同时,更能督促班组人员提高自身电力设备维护管理的水平。
3.3、设备的维护和改造
在之前发生的各项变电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的变电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变电站的设备机器发生故障,因此,变电站的设备机器的维护与改造十分重要。完善的并且自动化的变电站系统是凌驾于传统的变电系统的一种进步形式,所以我们应该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机器以提高变电运行的效率。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让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机器设备的说明书要求来进行相应的操作,降低机器发生故障的概率,延长它们的使用期。
3.4、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要积极的将现金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比如将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变电运行在工作中,为安全管理和电力故障预警、排除提供技术保证。例如,在变电站,进行变电运行信息控制中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于变电运行进行监控,将自动化技术投入到电力故障的预警和故障排除工作中。
3.5、加强变电运行维修和维护工作
要加强变电运行的维修和维护工作,需要充两个各方面着手。第一,要对于变电网络中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加强配网自动化建设,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对于变电运行系统进行电力故障的监控和管理。第二,要提供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利用培训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来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总之,通过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实施安全管理等工作,能够有效的保障电力系统的功能发挥,有助于电力系统运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对电力系统的要求。因此,电力单位应正视当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找寻解决对策,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汪旭峰,郭勇,周丽群,陈虹.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6,(23):181-182.
[2]陈鹏,郭斌.浅谈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170.
[3]龚铁.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J].通讯世界,2016,(05):157-158.
[4]肖健斌.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的维护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5):104+110.
[5]刘谞.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J].硅谷,2015,8(02):195+235.
论文作者:胡建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变电站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