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结题报告论文_林东方

摘要:构建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针对高中英语课堂在听说、阅读、写作、语法和复习课等课型的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低效、无效等问题而设置。本研究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同时综合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案例法、文献研究法等对研究过程各阶段教与学的相关内容、资源、数据进行全程的跟踪、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构建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有效教学;行动研究;实施过程;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长期以来,大多数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无效、低效的现象。从对各种课型课堂教学进行跟踪和分析的情况来看,主要弊端有:1.听说教学并没有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得体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际的目的;2.阅读教学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篇章理解能力和有效的阅读策略;3.语法教学片面强调语法规则的讲练;4.复习课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试卷讲评课的讲评目标单一、讲评方式单调、学生参与意识淡漠、讲评效率低下。

令人担忧的是,上述弊端在全面实施高中英语新课程以来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因此,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模式的行动研究势在必行。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助于探索和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改变教学的无效和低效现象。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1.有效教学: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出现于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在国内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和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崔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则从对教学设计的要求开始,经实施教学过程,到反思和重建,向教师提出一整套教学行为的新要求,并通过这些行为推动教师回到“研究”之中,从而促进教师发展。在国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中,西方比较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模式有:杜威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的重组为教学本质、以活动和练习为基本教学组织方式等实用的教学观;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维果茨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和最佳教学阶段的学说;赞克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布鲁姆的目标分类以及教育哲学家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等。

2.行动研究: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其后该理论在众多国外学者研究和运用的推动下发展迅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定义。王蔷(2002)在《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一书中列举了行动研究的十种定义(略)后指出:“……行动研究是一种倡导在教学中开展研究的方式(Hopkins,1985),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探究方式(Kemmis,1982),它的结果是‘改进实践’(Lewin,1946)。我们从行动研究的定义中可以发现五个重要的关键词,即:变革(change)、反思(reflection)、合作(collaboration)、专业化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和改进实践(improving practice)。”Bailey,Curtis & Nunan(2001)提出了开展行动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使教师有机会专注于自身所遇到的教学问题,并自然地将理论与现实相联系。在行动研究中,教师需要观察和反思自身的教学,提出研究假设,采用课堂观察、教学日志、座谈等方式收集研究数据,最后分析这些数据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能改善其教学态度、教学意识、专业技能等,最终达到自我重建,因而行动研究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课题研究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整个研究阶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完善实施策略。

2.调查法:调查教师对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认识、思考和具体实施情况;调查学生对课堂有效教学的要求、意见和建议等。

3.观察法:观察现有课堂教学的特征,尤其是实验教师的课堂现状和普通教师教学现状的比较研究,分析有效教学的特点等。

4.案例法:进行典型教学案例的剖析和教学叙事,抽取其表征和内涵,引领课题的不断深入。

5.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文献和有关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以利于形成新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五、课题研究的周期及实施方案

1.研究周期: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

2.实施阶段安排:(1)课题研究前期准备阶段(2010.12—2011.2);(2)课题研究初期实施阶段(2011.3—2011.7);(3)课题研究中期实施阶段(2011.9—2012.7);(4)课题研究后期实施阶段(2012.9—2013.2);(5)结题阶段(2013.3.1—2013.3.30)。

六、课题研究过程

1.课题研究重点内容描述

(1)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例如:王锦霞老师在承担的NSEFC Book 8 Unit 2 Cloning听说有效模式观摩课中,对教学目标的表述如下:知识与技能:①Get students to know some ideas of cloning and people’s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it. ②Let students learn how to raise good questions before listening, how to take notes while listening and how to reconstruct their notes and retell after listening. ③Enabl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viewpoints when discussing with others.文化与策略:①Listening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tudying English. ②Taking notes when listening or talking.情感与态度:①Get students to become interested in discussing the heated topics like cloning. ②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group cooperation.

(2)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指教师应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选用的教材内容做出适当处理,包括增删、换序、整合、新编等,使之紧扣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体现灵活结构性和学科教育价值。例如:王兴勇老师在承担的NSEFC Book 5 Unit 5 First Aid 复习巩固有效模式观摩课中,对教学设计内容的表述如下:本单元以“急救”为中心话题,具体的复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SectionⅠ:Background——围绕单元话题提供若干实用性背景材料;SectionⅡ:Explanation——重点针对“阅读课型”中的课文难句,以解析的焦点话题为线索,进行一定的归纳、辨析和总结;Section Ⅲ:Vocabulary——按照课本单元词汇表顺序,重点提供动词、短语搭配的讲解。

(3)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指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摒弃以往教案编写那种单一、线性、主要设计教师教学步骤和方法的思维形式,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组织活动的主体、行为、教学方式、媒体的使用、时间分配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等等。例如:谭华琼老师在承担的NSEFC Book 8 Unit 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语法有效模式观摩课中,遵循生本课堂的理念,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如下:

(4)有效的现代媒体辅助教学设计。指将现代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个促进合作性知识建构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平台,在教学前根据教学内容、目标选择现代媒体,在教学中恰当选择和使用媒体。例如:邹幸梅老师在承担的NSEFC Book 8 Unit 2 Cloning阅读有效模式观摩课中,采用了以下现代媒体辅助教学设计:

(5)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指导。指认真探讨多样化的有效学习指导策略,如指导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发展学生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倡导“反思性学习”;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监控和调适能力等。例如:谭华琼老师在开展高中英语语法课堂有效模式研究的实践中,探索根据语法课教学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学生处于思维起始状态时,组织各种Lead-in或Warming up活动,营造气氛,集中注意力;学生处于思维高潮状态时,呈现基于主题的(Topic)、渗透语法内容的语篇,或设计语法表(Diagram),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语言规律、运用所学语法(Transformation),提高综合技能训练;学生处于抑制状态时,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展示小组成果,从而巧妙地激活大脑、走出低谷等。

(6)有效的教学评价设计——即积极探索如何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科学采用质性评价、量化评价、多维评价、多元评价和多样评价等评价方式方法,使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例如:江奕琼老师在NSEFC Book 7 Unit 2 Robots的写作教学有效模式观摩课中,对学生使用的评价形式如下:

多元化形成性写作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从使用效果来看,本评价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自我,接受他人评价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的客体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2.有效教学模式构建

(1)听说教学有效模式基本流程

模式特色描述:

听说课堂导入——呈现听说课的内容,教师以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听说的内容;

听说主题背景激活——介绍听说课内容的背景,激活原有图式,激发学习动机;

听力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完成任务的环境,泛听、精听和选听等训练方式交叉进行,强化技巧训练,加强语篇信息的理解;

信息内容的整合——适时适量扩充信息,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

听说语言的实践——情景对话、角色扮演、自由讨论、口头作文等。

(2)阅读教学有效模式基本流程

模式特色描述:

自主阅读及个人自学——学生自行预测、分析课文,理解文章主旨,概括大意,把握作者情感意图等,学习语言资料;

小组讨论——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讨论形式可以是同座二人、前后四人、分组讨论、全班讨论等多种方法,分组中还可以按学习水平层次,同层分组或搭配分组;

成果展示——安排具有代表性的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研讨结果,其他小组对结论修改、补充、完善后,取得共识;

教师点拨——根据需要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和结论;

自主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反思和总结。

(3)写作教学有效模式基本流程

模式特色描述:

复习铺垫——通过设计问题、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单词、短语或句型,激活学生的知识背景;

情景导入——为学生创设情景,呈现任务,激发灵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环境;

搭建支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特点,设置合理的知识框架,确定他们的“最临近发展区”,把学生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起草校订——学生独立探索的过程,自主完善和深化对写作主题的建构,形成文字;

评价展示——是学生分享信息、反馈信息、诊断补救、发展成果的过程,也是学生交流习作和互学互评的过程。

(4)语法教学有效模式基本流程

模式特色描述:

该模式是基于“主题(Topic)·图表(Diagram)·转换 (Transformation)”三大元素的语法课教学模式。具体而言, 就是以引导学生发现语法规则及实际运用语法规则为目标,研究主题语篇的输入及图表分析语法规则对学习者转换生成意义语法的影响,充分挖掘学习者在主题语境中发现语法共性、以图表形式分析和归纳语法规则、在单句中验证和体验语法规则和在主题语境中运用输出的能力。该模式强调学生的探究参与及教师的引导点拨,主要通过 “主题贯穿”的输入输出途径,运用“图表分析”的教学策略,采取“转换生成”的语言运用方法开展语法教学,试图在意义和形式之间、语言流利性和准确性之间中找到平衡。

(5)复习巩固课型有效模式基本流程:

模式特色描述:

总体思路——以任务和主题为核心,重点突出单元话题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话题知识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处理和信息输出的能力,通过对单元话题知识的加工和处理,将对单元话题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具体操作——在充分挖掘话题知识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复习巩固资源,如词汇、语法和写作资源等,其中单元基础知识重在词汇和语法;单元话题知识重点关注写作,让学生熟悉并能运用与话题相关的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体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七、课题研究效果综述

1.课题研究效果的质性描述

(1)教师层面的效果体现

①有效模式的构建卓有成效。构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模式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也是衡量本课题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准。从研究情况来看,各子课题都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有效教学模式,例如:谭华琼老师构建了基于“主题(Topic)·图表(Diagram)·转换(Transformation)”三大元素的语法课教学有效模式;江奕琼老师构建了“复习铺垫·情景导入·搭建支架·起草校订·评价展示” 的五环节互动过程式写作教学有效模式;邹幸梅老师构建了“自主阅读·个人自学·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教师点拨·自主评价”的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等,说明各子课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卓有成效的,也是各具特色的。

②教师的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在课题研究中,实验教师通过探索和构建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促进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转型,也促进了自身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例如:王锦霞老师对开展听说教学有效模式课题研究的经历深有感触:“在有效的听说课堂上,教师应当像节目主持人,串连好课堂听说活动的流程,并在适当的适合穿插讲解,为不懂的学生解惑;与此同时,好的节目主持人不能够抢主角的风采,喧宾夺主,教师应把听说课堂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听说理解中遇到的困难,只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指明方向,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听说技能。”

③有效促进了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过程中围绕不同子课题模式构建所举办的系列观摩课使许多参加观摩研讨活动的教师都感到受益匪浅,有效地促进了教研相长。例如:在复习巩固课型有效教学模式观摩课的课后研讨中,参加活动的教师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巩固教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为子课题主持人王兴勇老师做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一位教师在评课中说:“王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非常值得借鉴的复习巩固教学探索课。他的复习巩固设计合理,从单词、词组、句子到短文,步步相扣,循序渐进。此外,他所设计的评价表能有效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和自我反思的能力,非常值得学习”。

④产生了极大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在该课题研究的引领和示范下,许多学校的英语教研组结合自身的实际,踊跃开展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例如:北江中学开展了“高中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实效性与教学行为研究”;曲仁中学开展了“以案例研究促进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韶关市第一中学开展了“新课程下三个教学环节对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果的研究”;乳源高级中学开展了“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低效或无效的归因与对策研究”等。

⑤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系列研究成果包括:总课题的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各子课题的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论文);各子课题的部分教学设计和课件;各子课题的教学课例录像;学生自编的优秀作文汇编;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各类问卷调查内容或表格等。

⑥课题组成员实现了与课题研究的共同成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既认真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也在英语教学中创造了突出的业绩,实现了与课题研究的共同成长。其中,谭华琼老师的教学设计作品荣获2011年“人教杯”全国外语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王兴勇老师被评为 “2011年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 邹幸梅老师被评为2012年韶关市“十佳教学能手”;江奕琼老师被评为“2012年度韶关市城乡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江奕琼、王锦霞老师的录像课例均荣获韶关市优秀课例一等奖;课题主持人林东方被评为“韶关市第七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此外,课题研究期间实验教师撰写的研究论文有两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有多篇获得省市一、二等奖。

(2)学生层面的效果体现

①有效实现了教学相长。本课题所致力研究和探索的,就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叶澜,200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兴趣和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体需要自主学习,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教与学策略,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例如:王锦霞老师认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课堂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主体由教师的单向主体作用转换为师生双向主体,通过师生的互动,以及教师的协助和指导,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②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效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学习意识和能力都得到显著的提高。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体会学习所带来的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成就感反过来又强化了学习的动机,使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例如:江奕琼老师在结题报告中写道:“新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积极开动脑筋,敢于开口,敢于下笔,乐于实践,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并获得成就感,这样,学习潜能就充分挖掘出来了。”

③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策略的形成。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各子课题的实验教师都在评价的方式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例如:王锦霞老师使用其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参与测量表” 在课堂上进行师生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活动,评价的内容涉及教学活动中所设置的各项任务,如Student’s Report, Reading aloud, Question-asking, Note-taking, Paraphrasing, Retelling and Oral composition等,并对每个环节设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有章可循,了解并评价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调整学习策略,学会自主学习,达到了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双赢” 的目的。

④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硕果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邹幸梅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有助于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和发展能力的活动,她指导的学生叶蕊晶、王诗琪参加2012年中国青少年英语能力大赛广东赛区的初赛分别获得高中组一、二等奖;江奕琼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资源积累意识和动手能力,在课题研究的两年中,她所任教的实验班学生自发组织整理出全班同学的优秀作文,自主设计和编辑了两本“学生优秀作文汇集”,内容包括“诗歌荟萃”“考场佳作”“日记精选”和“优秀作业”等。

2.课题研究效果的量化呈现

为了有效了解和评价课题研究各阶段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我们将参加实验的5个班级学生称为实验组,另外5个对照班级的学生称为对照组,如实记录学生的各次测试成绩并进行相关的分析统计。整个课题研究期间共进行了前测(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中测(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后测(高二第二学期期末)以及课题终结测试(2013年2月韶一模)4次学习效果评价测试。使用SPSS统计的各次测试具体数据见下列表格:

数据分析:终结检测数据显示:两组学生总体成绩差异性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实验组的总体平均分高出对照组7分以上,Z检验值也增加至3.03,而P值为0.0024<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性非常显著。

八、结束语

历时两年的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研究能力。与此同步的是,参加实验的学生也确确实实地促进了英语学习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尽管本周期的课题研究已经完成,但探索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模式的工作远没有结束,而且任重道远。从2014年秋季起,本课题的新一轮实验研究已经在县(市、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大规模展开。新一轮实验研究将主要针对已经构建的各课型有效模式是否适用于其他不同层次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展开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参考文献:

[1]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皮连生译,L.W.安德森等编著.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

[4]王 蔷.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叶 澜.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7] Nunan,D.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作者单位:)

论文作者:林东方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构建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结题报告论文_林东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