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储蓄存款的急剧增长效应_银行存款论文

储蓄存款剧增效应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储蓄存款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储蓄存款余额到1995年底达29662亿元,到1996年底已达38520.8亿元。如此高的储蓄存款额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其增长幅度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也是罕见的。剧增的储蓄存款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这不仅是货币金融理论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西方关于储蓄的经济理论

储蓄理论是货币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经济理论尤其是动态经济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密切相关。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储蓄的理论,主要是围绕着适度储蓄、储蓄与消费及投资的关系、个人消费储蓄行为、储蓄与经济增长等几个方面展开。

1.储蓄的适度问题

早期储蓄理论探讨的中心问题是“节俭是非论”,即增加储蓄能否加快资本积累。随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完成,进入19世纪后,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已不是资本不足,而是资本品和消费品过剩。储蓄理论探讨的重点是储蓄的数量问题,即要求适度储蓄来兼顾生产和消费,其中马尔萨斯和凯恩斯的观点颇有代表性。

马尔萨斯的“节俭两端论”认为,从资本的形成看,储蓄对于经济是必要的,是一种美德,但从消费需求看,储蓄减少了消费需求,致使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过度储蓄会使有效需求不足,妨碍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这样储蓄可能成为妨碍经济增长的罪恶。这里的实质是提出了储蓄的界限问题,过度不行,过少也不行。“两个极端是明显的,因此,一定有一个中间点,在这一点上,能同时兼顾到生产能力和消费欲望以最有力地促进财富的增长。”

凯恩斯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把节俭是非问题导入收入支出理论。他认为,储蓄具有两面性,一个人增加储蓄减少了消费需求,则会使另一个人的收入减少。每个人都增加储蓄,则总收入会减少,结果导致储蓄和消费都减少。显然,“节俭是非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萧条时期的产物。

2.储蓄与消费、投资的关系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一改原来的观点,全面阐述了他的储蓄投资理论,使之成为储蓄理论中最有争议和影响的论点之一。凯恩斯提出,因为收入=消费+投资,储蓄=所得-消费,所以储蓄与投资恒等,并且投资决定储蓄,实际投资与储蓄是否相等不取决于利率而取决于收入。

他是依据两个原理推出上述结论的:一是个人消费储蓄的心理法则: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降低,边际储蓄倾向随收入增加而提高。二是投资乘数原理:投资乘数K=1/(1-△c/△y),其中△c/△y表示边际消费倾向,1-△c/△y表示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储蓄倾向就越小,投资乘数就越大。而新增一个单位的投资,因乘数的作用将产生若干倍的就业和收入。因此,凯恩斯积极倡导消费,借以扩大投资乘数,消除萧条。

3.个人消费储蓄行业理论

在凯恩斯“个人消费储蓄的心理法则”的基础上,西方学者在理论上对消费函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力图运用实际的经验数据来验证。其中比较成熟的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和莫迪利亚尼的“储蓄生命周期论”。

弗里德曼在“绝对收入理论”和“相对收入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个人收入分为暂时收入和持久收入(含预期收入),与此相对应将实际消费分为暂时的消费和持久的消费两部分。他既不强调人们现行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也不强调过去收入水平和周围人们消费支出的“示范效应”对其消费的影响,而是强调包含预期收入在内的持久收入对人们现行消费支出的影响。持久消费是持久收入的固定比例,不随现行收入水平变动,因此,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具有相同的平均消费倾向,即富人和穷人在其收入中以同样的部分投入储蓄。而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不相关,无论一个家庭出现了正的或负的(如天灾人祸)暂时收入,都不影响其消费水平,收入的意外增减只是导致储蓄等量的增减,即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零。

比率的主要因素是退休期长度。影响个人储蓄行为的因素还有:家庭规模(储蓄是子女数量的减函数)、家庭年龄、财产、消费信贷等。而社会总储蓄并非简单的居民未消费收入的加总,而是居民有计划的生命周期行为的结果。

4.储蓄与经济增长理论

该理论的探讨是以哈罗德的实物增长理论和托宾的货币增长理论为代表的。

哈罗德认为,储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他的经济增长模型将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条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储蓄应全部转化为投资。储蓄率与资本系数(资本——产出比率)共同决定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率=储蓄率/资本系数,在资本系数既定时,提高储蓄率可促使经济增长。如果储蓄率低于人口增加和技术进步所要求的投资水平,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储蓄,或借助外资来实现经济增长。如储蓄率无法改变,又无外资引进,就只能改进生产和技术水平,提高资本生产率来促使经济增长。

托宾第一次把货币因素导入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完善了经济增长理论。他把货币贮藏职能对经济的短期影响扩展到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建立了货币增长理论。从货币贮藏职能出发,托宾进一步指出,储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在于储蓄的数量,在储蓄额既定的条件下,财富储蓄形式以及不同形式的储蓄互相间的替代,都同样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西方储蓄理论,对分析我国储蓄现状有着借鉴意义。

二、我国储蓄存款现状分析

广义的储蓄是指当期国民收入用于消费部分后的剩余,狭义的储蓄仅指居民的储蓄存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逐渐向个人倾斜,居民储蓄存款剧增,已成为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在此,仅从狭义储蓄的概念讨论居民储蓄存款的现状。

从统计资料看,进入90年代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呈现加快的趋势。(见下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996年第四季度金融统计资料(《金融时报》1997年1月21日第一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80年代初到1992年,用了十多年时间,居民储蓄存款增加了一万多亿元;而随后仅用两年,储蓄存款就又翻了一番,1994年底达两万多亿元;从两万亿元到三万亿元,却只用了一年时间。

储蓄存款剧增,既有正常因素,也有非正常因素。具体分析,其成因主要有:

首先,居民收入大幅度上升是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渐从“集财于国”的政府积累型向“分财于民”的结构转化,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达60%以上。但收入与储蓄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从我国情况看,储蓄增幅大于收入增幅,因此还不能简单推论:储蓄增是由于收入增。根据“个人消费储蓄行为理论”,收入增加是储蓄增加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此外,至少还有几个条件:其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比重上升,成年人是储蓄的主力军,老年人消费减少而收入减少有限。其二,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使我国家庭规模缩小,也有利于储蓄的增加。其三,收入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奖金、计件、第二职业等隐性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据推测约占工资收入的30%~50%。这些暂时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要一段时间后才发生,其边际储蓄倾向较固定收入高,造成储蓄数额增大。其四,几千年来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传统,造成“先储蓄后消费”、“多储蓄少消费”的消费心理定势,也导致了较高的边际储蓄倾向。

其次,公款私存现象对储蓄增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公款私存现象使储蓄存款中“水份”大增,公款私存占储蓄总额的10%~15%左右。其主要原因是企业活期存款帐户的资金利息较低,公款私存可套取高利息,同时也为一些非法所得、逃避税收等大开方便之门。

再次,私菅企业的转帐储蓄成为储蓄来源的重要渠道。一些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把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金存入银行,这种转帐储蓄占储蓄总额的20%以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套现、结算的方便,也为达到资产增值的目的。这部分储蓄存款,不是收入的净积累部分,而是经营性的周转用款,将应由银行结算监督的存款转移到储蓄部门,使银行存款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发生了转移,既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成本,也增大了储蓄中的“水份”。

对储蓄存款现状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储蓄存款具有以下特点:

1.对实际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从理论上说实际利率的高低是影响储蓄存款变动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随着实际利率的降低,储蓄存款会减少。但在我国,通胀率高的年头,居民储蓄增长率也高,如1980年通胀率为7.5%,实际利率为-2.1%,居民储蓄增长率为42%;1994年通胀率为21.7%,实际利率为-10.7%,储蓄增长率为41.5%。这表明我国居民储蓄的动机不全是增值、保值,为防老养老、孩子教育、买房等中远期消费的储蓄,必然对利率反应迟钝。

2.居民中有一定的“被迫储蓄”行为。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已不仅限于银行存款,股票、债券、保险等陆续进入千家万户。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且居民为中长期消费的储蓄主要是为了安全性,所以尽管储蓄较其它资产收益低,储蓄中的相当部分仍较稳定。如1996年发行了大量国债、企债、股票,储蓄存款仍大幅度增加,说明储蓄存款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同时,残存的配给制(如住房、医疗等),使居民不愿或无力以较高的市场价格购买所急需的商品,比较典型的如城市居民住房,一方面住房紧缺,一方面商品房过剩,从而造成居民具有一定的“被迫储蓄”行为。

3.“储蓄——投资”转化形式单一、效率低下。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使居民成为主要的储蓄主体,而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储蓄、投资主体的分离,决定了储蓄向投资转化需中介机构。由于资本市场不健全,我国储蓄——投资转化只能以银行为主要中介。我国银行存款的60%来自储蓄存款,银行把储蓄存款的90%转化为贷款,其中80%是贷给国有企业。储蓄转化为投资后效率低下,有些甚至连本都难以收回。这就形成了储蓄存款硬约束与贷出资金软约束的矛盾,使银行资产与负债约束不匹配,“储蓄—投资”转化渠道不顺畅。结果出现了一方面储蓄剧增成为“笼中之虎”,一方面企业资金紧缺而银行却不敢轻易放款的奇特现象。

三、储蓄存款剧增的负面效应及对策

急剧增加的储蓄存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首先,储蓄具有积累的作用,储蓄的增加有利于聚集资金,缓解资金供求矛盾。其次,在资本市场未建立完善的情况下,储蓄在保证国民经济再生产顺利进行,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储蓄的增加使国家银行具有雄厚的资金,成为银行企业化和金融改革的基础。

但也应看到,由于我国储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储蓄——投资转化渠道不畅,所以增加的储蓄一是不能完全转化为投资,二是转化的投资难以实现增值,这就给储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打下了很大的折扣,还可能形成下列负面效应:

1.对通货膨胀的负面效应。介于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储蓄,减少了当前消费,表面上降低了消费品市场的压力,有助于抑制通胀,但如不能转化为有效投资,就可能形成“储蓄过度”,造成一方面投资过热基建膨胀,另一方面有效需求(个人消费需求与生产投资需求)不足,致使产品积压,最终使剧增的储蓄成为“笼中之虎”。

2.对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负面效应。银行贷款质量不高、行政干预严重,许多不规范贷款造成“储蓄增加——银行贷款增加——职工收入增加——储蓄增加……”这样的怪圈。这种恶性循环只形成社会需求,不产生有效供给,加大了社会总供求矛盾,成为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隐患。

3.对金融稳定的负面效应。储蓄存款剧增形成银行(国家)的高额利息负担,而大量不良贷款无法收回使银行效益欠佳,造成只有靠新增储蓄还本付息的“庞奇效应”,最终将影响银行的经营能力,成为金融危机的伏笔。

4.对国家宏观调控的负面效应。储蓄存款在银行贷款的作用下,增大了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加快了货币周转,高额的利息支付又硬性增加了货币供给量。同时,作为“未来购买力”的储蓄存款可能给商品市场和货币流通施加一种潜在压力。这些都将加大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难度,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

高额储蓄存款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现实,且增加的幅度还在加大。将剧增的储蓄存款的负面效应降至最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重大问题。借鉴西方储蓄理论研究的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金融市场,引导储蓄分流。通过金融市场,运用价格机制,使居民的储蓄更多地转向股票、债券、基金、信托、保险等各类投资,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多样化,有助于缓解供求矛盾,完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同时,适度发展直接融资也有利于减轻银行负担,有利于企业深化改革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规范储蓄市场。储蓄存款实名制,有利于净化储蓄市场,规范储蓄管理,堵死公款私存,减少储蓄存款中的非居民储蓄部分。

3.引导新的消费热点,启动经济增长。我国在住房、医疗、养老保险,以及农村家用电器等市场上还存在着广阔的前景。在当前经济持续低位运行的情况下,有必要引导新的消费热点,形成合理的储蓄——消费结构,避免储蓄过度,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4.优化储蓄结构,降低银企资金成本。杜绝公款私存,缩小定活储蓄利差,适当降低定期存款比重,拓展活期存款储源,增加储蓄品种(如信用卡、代发工资、代收水电费、税款、电话费等),从而提高银行经营能力,降低资金成本。

5.征收利息收入所行税,降低高储蓄额带来的收入差距。随着储蓄存款额的增大,由居民收入差距积累所产生的惯性也加大了,形成“收入高—储蓄多—利息多—收入更高”这样的循环,进一步拉大了居民贫富差距。在目前贫富悬殊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应开征利息收入所得税,只要起征点定的适当,就不会对低收入者造成太大冲击,有利于抑制储蓄高额增长,合理组建再分配结构。

6.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防止金融、经济危机。储蓄存款数额巨大,银行资产负债约束不匹配,造成银行经营风险,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降低巨额储蓄对金融、经济的冲击。

总之,储蓄存款剧增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犹如一柄双刃剑,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也可能对经济有破坏作用。兴利除弊,建立遏制储蓄存款恶性增长的机制,使储蓄转化为有效资本,以满足社会经济需求,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浅析储蓄存款的急剧增长效应_银行存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