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模式下的导学案编写论文_李清兰

李清兰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第三中学 354400

摘 要:文章从“导学案”编写原则的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好“导学案”,避免出现三种误区,旨在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相信能引起教师的共鸣。

关键词:导学 基础性 层次性 开放性 主体性 可操作性

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 我以为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导学案的推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一个可操作的载体和平台,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设计,自己归纳、小结、推理,从而发现潜在的语言规律,增强自我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养成课前主动预习、课后独立钻研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导学案的编写是为促进学生更高效率地学习服务的,因此,导学案编写的服务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导学案的设计意图就是从学生的当前目标出发,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然而,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粗浅,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 把“导学案”编成了“练习卷”。

有些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只注重设计问题而忽略了学法指导,学生不知道“先学”什么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用什么方法学,导学案纯粹成了巩固学习的练习卷。这样,不仅丧失了“导学”的功能,反而还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也因为要完成大量的练习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误区二:把“导学案”编成了“教学案”。

“导学案”是基于“教学案”而编写的专门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学习方案。有些教师设计的导学案,没有体现“教案”到“学案”的转变,没有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没有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由此导致教师的重心没有向学生如何“学”转移,而是停留在教师如何“教”的层面上。

误区三:“导学案”的编写没有体现“实用性”、“层次性”。

部分教师编写的导学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目标设定含糊不清, 体现不出分层教学,可操作性不强。 导学案的编写应遵循“以导为纲,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的原则,循序渐进,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等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层层递进,从抽象到具体,帮助学生达到理论的提升,逐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体系。

那么,如何有效开发好“导学案”呢?鉴于以上几方面的误区,笔者以自己的一篇导学案为案例,从英语导学案的设计内容和设计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导学案”的内容要以“教案”为依据,侧重学法指导

在设计导学案时,要体现三维目标,要直观呈现本节课的重难点,便于学生操作。如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7 Topic 3 Section C的导学案中,我设计了如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根据发音规则正确朗读和拼写词汇。

2.能够正确使用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应用一般过去时叙述过去的事件、生日庆祝活动。

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及学会感恩家人及朋友。

【学习重点】

1.能够运用一般过去时叙述过去的事件、生日庆祝活动等。

2.能够掌握不规则动词的一般过去时。

【学习难点】

运用一般过去时叙述过去的事件(经历)。

这一导学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别设计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提早进入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二、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1.导学案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

如编写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7 Topic 3 Section C的导学案时,我布置了如下预习作业:

(1)自主学习本课生词,学会运用拼读规则拼读并识记单词(小组组长检查)。

(2)自主学习课文,从文中找出下列单词的过去式形式(小组组长检查):

(3)自主学习课文,从文中找出下列短语(学生先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组长给予帮助):

①have a birthday party______.

②buy…for…______.

③bring…for…______.

④make the cards by hand______.

⑤lots of______.

⑥play games______.

⑦sit around the cake______.

⑧make a wish______.

2.导学案要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体现“层次性”。

导学案的设计不能一刀切,要关照到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需求,注意层次和梯度,让优生“吃好”,让待进步生“吃饱”,让中等生“吃得有营养”。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如下“课堂探究任务”:

(1)快速阅读课文,给文章补一个标题。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How old is Kangkang?

②Why did kangkang like the cards very much?

③What did the children do at the birthday party?

(3)合作学习,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What did the phrase “blow out the candles” mean in Chinese?

②Search the Internet and find out how to express “一口气吹灭蜡烛”in English.

③Do you like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4)运用下面给的短语提示复述课文 (有困难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一起复述):

a birthday party, last Sunday—bought—brought—each,birthday cards—by hand—liked.

a birthday cake, candles—sat around—made a wish—blew out—danced,sang songs, played games—had a good time.

3.导学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现“开放性”。

导学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开拓思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拓展延伸”部分,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How did you usually celebrate your birthday last time?

How do you plan to celebrate your next birthday?

4.导学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反思,体现“主体性”。

以下是导学案中“当堂巩固及学习反思”部分的内容:

(1)当堂巩固(完成下列练习)

用方框中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并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Play,be,blow,make,live,sing,eat,sit,come,have

Dear Wei Hua,

I’m in America now. I______ with my grandparents. Yesterday was my birthday. I______ a good time. Many good friends______to my birthday party. We______some fruits. We______and danced. We also ______some games.There was a big birthday cake at my party. And there were 13 candles on it. Each candles stands for(代表) a year of my life, so I ______ 13 years old now. We all______around the cake.I ______a silent (默默的)wish, then I ______the candles out in one breath(一口气). That means my wish will come true(实现).

When is your birthday?Please tell me.

Best wishes!

Yours,

Kangkang

(2)学习反思

我掌握的词汇及短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积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明白的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导学案的实施策略

导学案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设立“学习小组”时要注意男女生比例及好、中、差生的比例搭配要协调。小组一般以4—6人一组为宜,组内要设立“学习组长”、“纪律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教师不要包办过多,要放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做到学生会的知识不讲,学生不会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组内先交流,教师在适当时候给予点拨。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上的“一言堂”谈作风,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精选素材,努力创设民主、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表演舞台,让你的课堂充满活力及魅力,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贾萌 周琳《瑞士小学英语教育概况》。

[2]顾海燕《初中英语“助学案”开发的有效性》。

[3]秦益峰《英语教学呼唤体验式学习》。

论文作者:李清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6

标签:;  ;  ;  ;  ;  ;  ;  ;  

“先学后教”模式下的导学案编写论文_李清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