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及工程措施技术研究论文_胡超明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及工程措施技术研究论文_胡超明

胡超明

(湖北省华晟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近些年,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交通事业也在同步发展。高速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的运输也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工程技术是交通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速公路面积在不断扩大,交通安全也是非常重要。在此同时,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也在日益增加,国家和人民的损失也有所加重,高速公路的发展成为了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如何将这把双刃剑发挥到最好,扬长避短促进公路交通的发展,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进行评价以及研究工程措施技术。对于高速公路频发事故进行全面科学的系统分析,展开对高速公路安全评价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技术。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工程措施技术

一、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1.事故分布情况

针对国内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例如收集辽、吉、黑三省分季度的高速公路交通状况,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交通事故发生的分布规律。同济大学对济南市典型的城市道路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空间、人群等分布特点。但是我国对于事故分布规律的研究,考虑的因素还远远不足国外。

2.事故成因

科研单位对事故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展开了相关的方面的研究。由哈工大的学生对沈大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数据以及全国几大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车速数据统一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系列关系模型,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措施。东南大学則对事故原因中人为因素过于夸大而忽略道路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影响交通安全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道路的因素,并给予了道路规划中并没有提及的措施。

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是指判断对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措施、道路条件以及交通管理设施等多方面的相对满意度,及时掌握路况和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以防止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而现存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相对事故发生率法、综合评价法等,这些方法之间有相互存在利与弊,就要建立相关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1)建立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A.科学性原则:有利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状况真实准确,使得评价结果具有可信度、可靠性和客观性。

B.分析系统化原则:由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系统组合要素较多,基本要素即是人、扯、路,想要具体表现要素就靠各项指标。评价指标就是评价的起点,将评价目的具体化。运用系统分析法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判断指标体系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C.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切合实际易评价。要求基础数据切合实际,在评价过程中简单明了,容易的得出评价结果。

D.实际性原则:与实际高速公路交通状况相符,体现评价当时状况,为实施工程措施技术提供可靠依据。

E.可比性原则:通过评价指标可以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公正的对比,在做出判断。这一原则是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建立的重要标准。

F.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定量利于指标准确、科学合理,对于较难的就要用定性来进行评价。

(2)评价指标的标准

适宜的评价指标是决定评价是否合理的关键,在通过考察国内外以及国际上大家公认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标准来制定,在国家标准平均水平为上限则是安全,中间值则是安全性一般,由此来进行评价。

(3)评价指标权重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两种,一是客观赋权法:各种样本指标之间的联系或指标变化程度来确定,例如因子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等。二是主观赋权法,如层次分析法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状况下接触较多的是层次分析法,它不需要样本的数据,可以处理因素达9个以上的问题,使得判断结果更加合理。

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确定将要进行评价样本的评价指标,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和样本所属模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则是属于综合评价模型。判断评价标准和确定单指标属性测度值、综合属性测度值,再对其属性进行识别分析最后得出评价结论。

三、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工程措施技术研究

在上述各个大学了解调查结果中以及用评价指标体系来判断某一交通路段的实际情况,还考虑了造成交通事故的因素,提出了一下交通安全工程措施的技术建议。

1.加大投入道路施工建设,提高道路交通

道路交通安全的职责部门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也就是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重要单位。在进行高速公路施工之前,由这些部门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和审核监督工作,要求道路安全系数与实际相符,设计方案要遵循科学技术与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到工程竣工后道路易出现的交通安全隐患,在设计时就对隐患提出相对的解决措施。例如在高速公路上精确计算弯道的角度以及弯道路面面积、加大转弯视距,公路上安全提示、限速指示牌的位置设定、增加设置下坡减速板和坡顶减速带以及弯道外侧高度等。还要对道路状况以及路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整修破损道路以及道路设施,同时提高整修质量提高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在对破损道路修复施工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路面维修保养工作,做到施工规范、安全,加强清障施救和及时排除路障,完全禁止施工隐患存在,消除施工事故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2.加大力度宣传交通安全法

交通安全法的宣传是防范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本前提。组织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并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自行规范行驶,消除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过于麻痹的心理。可以在高速公路路旁的广告牌中,放置交通安全的宣传画报、宣传视频等,加强交通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的宣传。运用高科技如卫星等形式在车内安装导航,将实时路况和交通状况传到给驾驶员,使得驾驶员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进行防备。

3.排查隐患,完善交通设施

要求施工单位签订交通安全管理的责任状,加强对施工单位工作人员、施工车辆、安全防护设施以及时间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各个方面都能督促到位,切实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对老化的道路及时修正,增设公路设施并合理放置,要道路上交通标志齐全、质量好、路口安全设施规范。建立常发生事故隐患的排查制度,遗漏的发生事故的地点要即使告知有关管理部门及时整改,有效预防和减少发生交通事故。

4.监控治理恶劣天气

在恶劣条件下必须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规范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抓好。一旦天气出现雨雪雾等恶劣状况,及时向交通管理部门发布天气状况,根据不同状况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二是要完善管理方案。加强分级管控措施,要具体核实每个路段路口的监控,准确快速科学的进行交通分流、管理车辆;三是加强防控工作。在雾霾严重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更要监控交通状况。

在恶劣天气中发生交通事故,要迅速在现场清除障碍,避免发生二次事故。因此在处理恶劣天气中的交通事故,要不断的对交通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培养出指挥调度有序、疏导交通快速的队员,在最大限度最短时间内减少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

5.交通中加大科技运用

增加交通配备,做到运用科技提高管理水平,就要加大科技的应用,在工作中通过网络实现自动化、现代化、通讯迅速化。将数字信息化在交通事业中普遍运用,提高管理效率。

6.严格纠查交通违法行为

国外对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就要相关管理部门增派工作人员,在各个路段进行定点勤务和加强巡逻,尤其是在交通事故频发点和重点违法位置加强警力。对于交通违法行为一定要严抓、严打,对于屡教不改的驾驶员应根据交通法给予处罚。对构成交通肇事者则要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山,吕良海,李静.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2007年02期

[2]魏朗,高丽敏.道路交通安全性评估模式的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6期

[3]陈照章,成立,朱湘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06期

[4]田水承;孙春红;;从安全经济学看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原因[J];安全;2008年09期

[5]陈照章,成立,朱湘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06期

[6]徐卫利;浅析我国道路交通安全[J];交通科技;2015年05期

论文作者:胡超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4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及工程措施技术研究论文_胡超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