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冉宇芳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冉宇芳

冉宇芳

(合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合江 6462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蛛网膜下腔出血使用尼莫地平药物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常规的治疗为对照组,一组在常规的治疗下,同时使用尼莫地平药物治疗为治疗组。观察并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取得的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CA流速明显比对照组快,治疗组患者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脑血管发生痉挛的概率和再出血的概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就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C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临床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使用尼莫地平,可以有效地使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同时降低患者脑血管出现痉挛的概率,降低脑再出血的概率,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 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075-02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在脑的底部或者是脑的表面有着病变的血管发生破裂,血液流到蛛网膜下腔内引发的一种综合征[1]。这是一种经常见到的疾病。随着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吸烟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概率越来越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颅内的动脉瘤发生破裂引起的,而吸烟者更容易出现动脉瘤,并且动脉瘤的体积相比于不吸烟的要大。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发生恶心、出现呕吐,并伴有脑膜刺激综合征。激烈运动后,头部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精神问题。尼莫地平是一种钙离子的拮抗药物,有着舒缓脑血管出现痉挛等作用。本研究探讨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时使用尼莫地平取得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100例,所有的患者都经过检查确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56.3±4.5)岁。受伤到救治的时间都在一个小时以内。100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受到撞击,导致受伤的原因:25例患者由于摔伤,20例患者受到打击,5例患者是其他原因。患者在性别和年龄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100例患者均了解此次的实验,并同意接受此次实验的研究。

1.2 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常规的治疗为对照组,一组在常规的治疗下,同时使用尼莫地平药物治疗为治疗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救治主要有吸氧,使用脱水法降低患者的颅内压,降低患者血压,对颅内出血进行止血,保持患者的呼吸道在通畅的状态等。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入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血压情况,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尼莫地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变患者的用量。使用两周后,改服用尼莫地平片,每次服用60mg,一次服用3次,一周时间为一个疗程[2]。

1.3 评价标准

患者在入院治疗一个月的时间后,检测患者的MCA的流速,脑血管发生痉挛的概率,颅内压的变化,再出血发生的概率,记录并统计。患者在出院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可以分为正常生活,部分生活正常,重度残疾,死亡,同时观察两组病患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a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卡方检验计数的资料,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数据对比

在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CA流速明显比对照组快,治疗组患者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脑血管发生痉挛的概率和再出血的概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就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CP<0.05。

2.2 临床疗效的对比

在出院后的随访中,治疗组中有30例患者正常生活,占到60%;15例患者部分生活正常,占到30%;4例患者出现重度残疾,占到8%;1例患者死亡,占到2%。而对照组中,20例患者正常生活,占到40%;15例患者部分生活正常,占到30%;5例患者发现重度残疾,占到10%;10例患者死亡,占到20%。治疗组中正常生活患者百分比明显比对照组高,而死亡率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可耐受,停止用药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没有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数据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蛛网膜是非常薄的一层膜,上面有着非常多的血管密布,类似于蜘蛛网一样,因此得名为蛛网膜[3]。蛛网膜和脑膜之间有一个腔隙,就是蛛网膜下腔。蛛网膜受到损伤后出血会流到蛛网膜下腔中。蛛网膜的出血容易出现脑积水,也会诱发脑血管出现痉挛的现象。在此次试验中,治疗组使用尼莫地平治疗后,治疗组的患者中有9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对照组的患者在临床中取得的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说明尼米地平有着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尼莫地平可以有效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有效地使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同时降低患者脑血管出现痉挛的概率,降低脑再出血的概率,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毅,张建宁.尼莫地平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药,2013,39(4):315-317.

[2] 陈劲草,夏涛,刘斌等.脑池内灌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3):317-320.

[3] 于亮.尼莫地平防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血管痉挛[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18(3):185-186.

论文作者:冉宇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冉宇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