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三伏三九穴位贴敷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论文_孙助敏,高明焕

孙助敏 高明焕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 河北唐山 063300

【摘 要】目的:观察三伏三九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患儿60例,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3年为1疗程,随访1年,判定疗效。结果:显效28例,有效24例,无效6例,脱落2例,总有效率89.66%。结论:三伏三九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安全简便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穴位贴敷;中医药疗法;三伏三九贴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124-01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我院自2011年7月开始采用三伏三九穴位贴敷治疗该病60例,取得较好疗效,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三伏三九穴位贴敷治疗的患儿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最大15岁, 最小6岁,平均年龄(5.6±2.5)岁;病程2-5年。

1.1.1 纳入标准 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中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为气虚、阳虚体质[2]。

1.1.2 排除标准 皮肤高度过敏或瘢痕体质者。

1.2 治疗方法

1.2.1 敷贴 主穴:大椎、膻中,肺俞、心俞、膈俞(以上穴位取双侧)。敷贴药物组成:白芥子8g,甘遂21g,延胡索21g,细辛12g,按上述药物比例配伍,共研细末,用生姜汁和水调成糊状,生姜汁与水的比例为1:1。每穴敷贴约2g,外用穴位贴固定。

1.2.2 治疗时间 初伏第1d,中伏第1d,末伏第1d,一九第1d,二九第1d,三九第1d。每次敷贴2-3h。

1.2.3 护理指导 ①贴敷前告知患者治疗期间禁止食用海鲜、辛辣、生冷的食物,选择清淡的瓜果蔬菜类为主,多饮用开水,以利大便调畅。②贴敷保持环境安静、清洁、舒适,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③贴敷后嘱患者适当锻炼,禁止剧烈运动而致贴脱落,且不能长时间处于空调房内,以免腠理闭塞不通。贴敷后如果出现皮肤红、微痒、色素稽留等情况属正常现象。 ④因人而异进行心理干预,三伏三九贴是中医的特殊疗法,治疗时间长,勿自行放弃,要坚持治疗才会有临床效果。

1.2.4 疗程及其他 3年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随访1年,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1.3 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感冒次数、症状改善。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症状的评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全身及局部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定:局部症状包括鼻塞、咽痛、流涕、汗出、咳嗽、口渴等;全身症状包括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头痛等症。按症状的无、轻、中、重度分别计0、1、2、3分,最高分30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重。显效:中医临床体征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有效:中医临床体征好转,症状积分≥30%;无效:中医临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30%。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c±s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用t检验,以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用x2检验。

2 结果

2.1显效28例,有效24例,无效6例,脱落2例,总有效率89.66%,详见表1。

 

2.2 用药后感冒次数及血常规变化详见表2。

2.3 不良反应 出现药物性皮疹1例,穴位敷贴部位出现水泡13例,给予局部处理不影响下次治疗,无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三伏三九穴位贴敷作为中医学的一种特色疗法,其机制就是利用夏季阳气较为充沛的时机,调动机体阳气;而在秋冬阴冷的季节,应用温热的药物保全阳气,“清阳发腠理”[4]借助大自然阳升阴降,人体阳气回升之势,协助体内微弱阳气。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灵枢?海论》篇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 外络于肢节。”穴位贴敷正是在这种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敷贴药物参照《张氏医通》治冷哮灸方拟成,并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及气候特点在剂量上给予调整。全方合用,共奏温阳祛风之效。贴敷穴位以背部为主,艾灸肺俞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5]。膻中为心包募穴,又是八会穴之气会,是宗气会聚之处, 具有调理人体气机的作用。大椎为人体诸阳经的交会穴,具有振奋人体一身之阳的作用。在这些穴位上敷贴上述药物, 可使上中下三焦相通, 平衡阴阳, 达到“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的防病治病效果。

临床观察发现,穴位贴敷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防治上具有明显减少感冒次数的优势,且安全、简便、易于操作,患者依从性好,可推广到社区。穴位敷贴患者中出现水泡者其临床疗效更好,其机理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8-109.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4.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60.

[4] 王洪图.内经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3.

[5] 赵宁侠, 郭瑞林, 季宝琴, 等. 艾灸肺俞穴对健康人肺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1):50- 51.

作者简介:

孙助敏,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孙助敏,高明焕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2

标签:;  ;  ;  ;  ;  ;  ;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三伏三九穴位贴敷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论文_孙助敏,高明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