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说话--兼论蒋鑫教授的“老子五章”_国学论文

如何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说话--兼论蒋鑫教授的“老子五章”_国学论文

重言新课程语文课堂如何对话——也评姜馨老师执教《〈老子〉五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言论文,新课程论文,老子论文,语文课堂论文,老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期刊载的姜馨老师的《〈《老子》五章〉教学实录》,高起点,高难度,引发我们对新课程语文课堂如何对话的深度思考。

一、关于作为对话基础的《〈老子〉五章》本身

选编的五章包括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第二章》《第十九章》《第七八章》《第八十章》。《第一章》是总纲,总说“有”“无”两极在天地万物肇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道”的玄机;其余四章具象阐明“有”“无”两极变化的玄奥以及如何把握《第二章》从熟知的美恶、善不善、难易等事态与高下、音声、前后等意象来谈“有”“无”两极的对立转化,《第七八章》用水的比喻形象阐释“有”“无”在治国中的利用,《第十九章》《第八十章》从治国政策本身直接谈如何利用“有”“无”的玄机。对于更具体的内容,我们这里不再作深入的阐释,只想结合五章语境总起来谈谈对“无为”的理解。

“道”的根本是“无为”,选编的五章集中体现了“无为”思想。对于“无为”思想,我们历来有不少误解,误以为“无为”就是“不作为”,或者消极避世。其实,按照《道德经》的觉解,这是错误的。老子自己认为“无为无不为”(《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有为“为无为”(《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可以从《第二章》的“不言之教”“功成而弗居”、《第十九章》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明显看出。“不言之教”不是“教”吗?“功成而居”是自然之事,“功成而弗居”不是有为吗?“弃义”之后复归“孝慈”,“孝慈”不也是一种道义吗?因此,从本质上看,“无为”是要“为”的,只是“无为”之“为”,也就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悬置”之为,即放弃一切先见,忘我地投入当下之现实,“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第五十六章》),同甘共苦,相与为命,就如“水”,没有自身的形状与颜色,安于所遇,看似无为,实则无不为。深潭、沟渠、湍流、浪花、瀑布、大海……如此,反过来去看,一切就通达了。“不言之教”是生活习惯中自然而然的教,“功成而弗居”是回归不把“功成”当做“功成”的生活姿态,“弃义复孝慈”是别在已有的孝慈之外弄出什么道义。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说的也是这种生活状态,所以《第一章》说“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就是说,“有”和“无”,“有为”和“无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有这样才能窥探“道”之玄妙。如果我们能够在繁复中把握“有为”与“无为”的同一性,就能够进入“道”之堂奥了。

本质上,“无为”展现一种“阴阳相通”的哲学思辨,一种“有无相生”的传统智慧,一种“忘我投入”的人生境界,带给现实人生无穷的启迪与感奋。对于中学生而言,关键是珍惜当下,投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静心体验,“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适时而动,顺势而成。

二、关于姜馨老师的《〈老子〉五章》教学的对话

姜馨老师的《〈老子〉五章》课堂教学是一场高难度的对话。

这种高难度集中体现在“学生”这一方。首先是对话来自文本但又超越文本。学生能不露痕迹地自如应用《〈老子〉五章》中的句子,在短短的一堂课中把《〈老子〉五章》中的大多内容都用上了,作了阐发;又能够延伸到《老子》的其他篇章,如《第十八章》《第三十七章》,《论语》的有关内容,以及孔庆东先生的“侠义三境界”、苏轼的“乌台诗案”、庄子的《逍遥游》等,难能可贵。说明学生是熟读文本的,并且作了延伸阅读。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更可贵的是,“读”只是基础和契机,学生能够借题发挥,把所读的东西连成一片,形成了自己的思考,是消化文本之后形成的对文本语境的认可、批判、觉悟。这就使得语文教学能够投射到文本之外,这是语文教学的境界所在。其次,对话的主题不可谓不宏阔。从小国寡民、世外桃源般的社会理想到黄老之道的哲学思辨,从尖锐无情的现实批判到寻本溯源的辩证探讨,再到当下生活的现身说法,专业又世俗。一堂课能够高屋建瓴,大开大合,气象自然不同凡响。再次,学生言辞犀利雄辩。有学生当堂博得满堂掌声;课后任何师生去看这些学生的言辞,也不得不鼓掌赞叹。

所谓名师出高徒,学生的精彩就是教师的精彩。这堂课,教师本身话不多,但能够四两拨千斤,体现出了教之智慧。从这个角度看,姜馨老师比学生更高一筹。

然而,一线教师和一线工作的研究者也容易发现,这堂课形式上似曾相识,原因是已经落入了固定模式。新课程之后的很多公开课都如此这般,成了学生展示才干的舞台,课堂变成了展厅。

我们忍不住要问:这堂课的对话目的何在?是展示学生延伸阅读的成果吗?是让教师和学生欣赏才华横溢的学生的精彩汇报吗?是进行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观教育吗?再进一步,这堂课前半部分说“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后半部分说“道”的内涵与外延,这是精心安排的还是随学生兴之所至自然呈现的?如果是精心安排的,这两部分的连贯性在哪儿?如果是兴之所至,所持的教育理念又是什么?是不是只要在一个大主题下一堂课可以随意发挥?或者只要学生高兴了,说得精彩,其他就无所谓了?再进一步,这堂课有没有真正的对话?这个问题有点尖锐,但为了彻底弄清对话不得不问。

三、关于新课程语文课堂的“对话”

众所周知,新课程采用一个体验性的课程理念与体系。从体验性的角度看,对话体现了人的生命要求与特性。语文教学是一种基本的话语生活,对话是不可避免的,对话意味着学生寻求自身在语文教学中的生存价值,教师和学生对说话者的应和意味着对说话者在语文教学生活价值的认可,更多更有分量的话语意味着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更丰富更有价值地生活。从认知的角度看,对话是一种基本的学习状况。我们在对话,我们就在学习;我们的对话上了层次,我们的学习也就上了层次;我们的对话有不一般的境界,我们的学习也就有不一般的境界。对话的精彩有效程度决定学习的精彩有效程度。体验性的对话,任何时候都应是保持前后语境的同一性的,即任何时候必须保持在意向性基础上的前言后语的连贯性与一致性。语文教学要在对话中保持生命状况和学习状况、前后话语之间的同一性,对话要紧紧地抱成一个团,要形成一个核心问题纠结的丰富多彩、层层深入的见解交集。同一性越明确,越一目了然,达成的共识越多,同一性下的见解越丰富越深刻,对话越精彩。

所以,要想让学生不断深入地对话,首先得让学生心里有需要说出来相互探讨才能释怀的话。其二是让“对话”过程中话应和话,话引发话,在“肯定—否定—肯定”的扬弃中求同存异,并且要不断积累共识,挑战和消解分歧。其中关键是教师不断酝酿和制造“愤”和“悱”的对话状况。朱熹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所谓“愤”和“悱”的对话状况,也就是似乎有所觉悟,心里想说,非说不可,但又无法释怀因而寻求交流探讨的对话状况。语文教师必须在给学生准备的课文或者作文以及相应的辅助材料中,留下让学生感兴趣、急于探究、能够探究但不经过师生相互“对话”难以解决的焦点问题,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机智地挑起“矛盾”,让学生发现文本材料和学生话语中这样的问题,让小问题引出更小的问题,让小小问题抱团成为一个大问题,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锋”,在围绕这些问题团对话的过程中不断求得进步、共识,以及思维和知识能力上的挑战。

从实际操作看,对话是有高下层次之分的。总体说来,相对于教师一言堂,学生能够说上几句,能够展现自己的主体认知状态与水平,更上一个层次;相对于学生偶尔提问,学生能够精彩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更上一个层次;相对于只是学生精彩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成果,教师能够当堂即时整合,生成新的对话成果,更上一个层次;相对于精心准备下的学生展示与教师整合,常态下的学生觉解与教师整合,更真实,也更上一个层次;相对于常态下的学生觉解与教师整合程度不高的状态,觉解与整合程度更高的状态更上一个层次……当然,这只是粗略划分,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姜馨老师执教的《〈老子〉五章》一课,对话高难度,不是一般课堂可以做到的,师生在形成这种高规格的教学态势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与高超的智慧,在此基础上再提一些要求,实在有点强人所难。但不管怎样,从教学反思的角度看,一线教师总会感觉到教学最完美的总是下一堂课,从这个角度上,我们试着作些深入的探讨。

首先,能否当堂作些整合,强化课堂的同一性结构?小角度上,学生对话中出现了对“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两种对立的理解,一个认为当事人是老百姓,一个认为当事人是统治者,当事人到底是谁呢?教师把这两种见解“挑”出来让学生“PK”一番,必然便于求得《第八十章》的原意和对老子思想的彻悟。大角度上,在社会理想和“道”的内涵两块大内容上作些整合。按照学生的思路,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是道的“无为”境界的体现。另一方面,“无为”中要“有为”,“小国寡民”社会虽然不尽如人意,甚至是反历史潮流的,但作为对“礼崩乐坏”的“胡为”态势的抵制,是有所作为的,相对于乱世,维持已有的古朴的礼乐制度与生活状况,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次,能否在所提供的延伸阅读材料中适当留白?依据我的经验推测,老子社会理想的局限、“无为”思想的辩证思考,是流行的正解。能够形成这种见解不容易,是很多前辈学者不断探索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到这种深度没问题,但能否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老子〉五章》有关细节的探讨得出来?或者不给结论,只给导向结论的事实;或者给出正反两方面的争论。如此,课堂对话或许要热烈和激烈得多。

最后,能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对话?《老子》又名《道德经》,是老子身处变革社会对道德范畴、个人处境、社会动向的思考,我们今天学习《老子》除了知晓一种传统文化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身处纷繁复杂的社会镜像中如何思考社会与自身,如果能够从纷繁复杂中求得并保持一种立身、立命哲学,如果能够达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认同,如果能忘我地投入生活激流,在冲浪中求索,善莫大焉。

标签:;  ;  ;  

如何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说话--兼论蒋鑫教授的“老子五章”_国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