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论文_王军

对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论文_王军

王军(云南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汽修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无疑给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中职汽修专业的特殊性,专业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太少,动手能力不强,满足不了企业的实际需要。如何才能组织好汽修专业课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尽快掌握维修技能。我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7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148-01

中职学校通过改变以往传统的汽修专业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指导思想、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为日后就业打下基础。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

从事教学初期,我只懂得按常规方法、照本宣科教学,利用每节课的45分钟将书本里干巴巴的理论知识拼命地“灌”给学生。下课铃一响,不少学生会投来疑惑的目光,一副不堪重负的表情,好像在讲:这节课的内容太深奥了。我最怕看到这种目光,每当碰触到这种眼神,就断定这节课失败了、误人子弟了!一种沉重的负罪感压向心头,令我不得不努力去探索教学效果好一点的教学新路。实践证明:打破常规,盯住课题中心,为教学重点引入一些生活实例供学生参考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尝试的。最起码对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大有好处。

以下我分别以“汽车维修专业”主科的一节重要课和次科的一节引导入门课为例谈谈我的授课过程:

“汽车发动机原理”是《汽车构造》的重要内容。上好这一节课可以为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铺平今后的学习之路。按常规,当然是服从课本安排,首先分别详细介绍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冲程,接着,介绍柴油发动机的四个冲程……这样,很容易会引来不正常的“目光”。为了引入课题,我接着讲一段故事:我原在的运输公司有一名汽修工,想将一个原用于汽车上的废汽油箱改成工具箱。该汽油箱闲置已久,在确认油箱再也倒不出汽油和油箱口不加盖的情况下用气割准备将油箱的顶面割开。割开产生了剧烈的爆炸。出事时,距事故现场较近作业的工人,在事后谈及个人感受时说:耳朵嗡嗡响了好几天,整整做了一个星期的恶梦。可见,爆炸的威力是多么的巨大!而如此巨大的爆炸力仅是产生于废油箱内残存的极少量汽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台小小的汽车发动机,之所以能够推动如此庞大的、载重的车身行走,依靠的正是这种爆炸力。至此,虽然谈及课题的语言不多,但已经为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构造铺平了道路。因为汽车发动机的设计与构造正是围绕着如何创造条件让燃油在其内部燃烧爆炸,如何将爆炸力改变为连续不断的旋转扭力,通过传动系向驱动车轮输出。在未作深入讲解之前,学生们必然会带着:燃油在发动机内部是怎样燃烧爆炸的 发动机是怎样收集爆炸力的 爆炸力又是怎样变成连续不断的旋转动力的 …… 一连串新鲜而有趣的问题吸引着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跟随教师去作努力探求,当他们弄通汽车发动机原理的时候,对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以及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等已经了如指掌了。

二、采用循序渐进原则

汽修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没有任何基础的初中毕业生,他们之前对这个专业的知识几乎是一无所知,要把他们打造成适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工人,就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夯实基础。尤其是理论基础课,诸如《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制图》《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技术》等课程,教师在理论教学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学明白,学透彻,这样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才能得心应手。理论基础知识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原有的知识的基础,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透彻地将知识抽比剥茧地传授给学生。只有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以后的深入教学才能够进行,实际操作部分的学习才能更精准更完善。

三、使用模块式教学方法

“模块式”教学法具有培训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可以灵活组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等优势。首先要精简,修改和重新组合现有教材,把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知识教给他们,让他们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模块教学方案所规定的各模块的先后顺序,抽出各模块所编辑的内容,然后根据模块内容中所确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教学。每个小模块按10-12名学生安排,配备一位教师任教。在每个小模块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考虑所有小模块时间的一致性(但不必强求),以便学生在各模块上的循环,提高教师、设备、时间的利用率。学习结束后每个小模块的学生循环到下一个小模块进行学习。按照此方式循环时,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任一模块工位时都可提前考核。经考核合格,可提前进人下一模块工位的学匀。到预定时间经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可留原工位继续学习。此外,学生在模块工位学习期间,还可以在汽修厂顶岗学习。

四、结语

在充足的实习实践中运用原理、提高维修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职汽车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使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得以最终实现。在中职汽修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思路中,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行业规范为标准,培养全方面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袁红军.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6)

论文作者:王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对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论文_王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