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产生的质量通病,其所带来的后果影响或大或小,小到仅仅是影响感官效果,但大也可到严重影响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因此,笔者认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建筑物的质量通病,从源头上了解形成“通病”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措施,以致更彻底的从根源上消尽或者最大程度的减小质量通病的产生。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通病;防止措施
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迅速发展,致使在建筑施工中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人们对建筑的使用,使房屋建筑整体使用性能的实际效果发挥受到限制。因此,房屋建筑企业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建筑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满足现代人对房屋建筑的使用需求。
一、房屋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尤其是房地产建设也步入了一个更加蓬勃发展的时代,一线、二线城市房屋建筑工地随处可见。在无数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下列问题现象也层出不穷:很多小业主在交了巨额首付房款拿到房之后,入住不久便发现卫生间渗水、阳台窗台漏水、墙皮脱落、墙体开裂等等一系列质量问题。以上种种情况所反映的质量问题,在房屋建筑的工程中可谓通病。而这些问题在严重影响小区业主正常生活起居的同时,亦有可能对构筑物整体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墙体、阴阳角表观尺寸质量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如下问题,混凝土墙体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时,发现墙体上下尺寸不一、“大肚子”、“小蛮腰”、蜂窝麻面、孔洞、烂根、钢筋外露等现象;而砌体墙体则出现墙面凹凸不平、倾斜、通缝、错台等现象。各个房间的阴阳角也经常会出现锐角、钝角、平顺度差等现象。
(二)裂缝、渗漏问题
相信大多小业主都碰到过类似如下问题:购得房产入住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阴雨天甚至在平时,卫生间、阳台、飘窗、外墙等部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而墙体、天棚等部位则会出现“返潮”、涂料霉变等现象。类似的问题相信购得地下室停车位的小业主也深有体会,有地下室负一层车位的小业主会发现阴雨天漏水,而车位在地下室最下层的则会发现地面经常有积水现象…等等。
(三)装饰、装修的质量问题
装饰、装修工程是我们看每个构筑物最直观的外表,他就像一个人的五官、服饰,当装饰、装修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它将最直接的影响构筑物的美观性能。如厨房、卫生间的墙面瓷砖空鼓脱落、分格不匀、墙面不整、缺棱碎角、表面污染;吊顶造型不对称、与设备衔接不妥;外墙漆迅速老化、空鼓脱落;门窗整体尺寸变形、周边漏水透风、闭合不严、固定不牢等等。
二、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施工企业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施工企业内部新工人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比较多,技术培训跟不上,工人技术素质较低,操作时不按规程顺序进行。并且缺乏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各工序、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经常出现前道工序留下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的问题。此外,施工管理混乱。由于管理制度缺失或现场狭小限制,导致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影响了整体工程质量。
(二)由建筑材料质量引起的问题
建筑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有不少建筑材料的质量未能达到质量要求[1]。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达到标准。只有材料质量达到施工要求,工程质量才能够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并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工程设计方面质量常见问题
房屋施工工程设计是房屋施工质量控制的最前沿,合理的房屋施工工程设计是保证房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然而,有些房屋施工工程设计人员能力水平较低或者工作粗心大意、缺乏相应的责任心,这些都为房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塑窗选择上的工程设计时,往往会出现设计职员不结合房建施工的实际状况却是生搬硬套标准图纸,特别是对大尺寸塑窗的节点以及用料没有认真进行设计还有计算,导致塑窗的刚度达不到要求,影响了塑窗的良好使用,造成质量通病。
三、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方法
(一)重视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2]。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因此,良好的管理队伍素质,是搞好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其次,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再者,从工程调研和任务承接、施工准备、材料采购、施工生产、试验与检验、建筑产品功能试验、施工交验、回访用户与保修这8个环节完善和改进质量体系结构,并使之有效控制运行,旨在严密控制建筑产品质量。人人提高质量意识,才能确保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的全程质量控制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明确各个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确立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3]。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准备竣工验收资料,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三)构建多位一体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1.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建设单位应根据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确定合理标段、合理工期、合理造价,通过项目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4]。
2.监理单位质量管理。监理单位应根据承担的监理任务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相应的监理机构、人员和设备,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同时还必须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把关验收,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不得进场使用。
3.社会监督。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要完全靠社会监督来推进工程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建立工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
4.设计单位质量管理。设计单位必须按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设计任务,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复核、审查、会签和批准制度。
5.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5]。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的有机结合。
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程施工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低质量的房屋建筑工程不但会为后期使用埋下安全隐患,还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利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应提升施工工程质量,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的素质能力,把握好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增加企业经营效益,促使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靖.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1):158-159.
[2]韩德山.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1):165-166.
[3]金志坚,王前华.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和房屋安全鉴定的分析[J].居舍,2019(21):148.
[4]汪勇.砌体结构房屋墙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0):9-10.
[5]张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0):167-168.
论文作者:袁建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通病论文; 房屋论文; 工程论文; 墙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