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分析论文_史宝龙

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分析论文_史宝龙

国网闻喜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 043800

摘要:电力计量工作是电力营销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对电力营销效率起着决定性影响。为此在电力计量工作中,一定要严格保证计量操作的正确性,以免发生计量误差,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电力计量误差控制的重要性,本文从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入手,对电力计量误差的控制、改进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结论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力计量;计量误差;产生原因;改进措施

引言

针对电力计量装置所进行的调整措施,如果说不够及时或者是恰当,那么就有可能会使得供电表现出的收人大幅度下降。这方面的情况出现后,会损害到供电企业的利益从我国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每一次针对电力系统所采取的普查措施。都能够至少挽回数百万度电量,在这一背景之下,如何针对电能计量系统的精度加以提升,已经成为了供电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电力计量装置的误差原因分析

(一)计量装置配备不全

1.无表估算

无表估算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计量方法,主要思路是根据用户用电设备的容量大小和用电时间长短来估算用户使用的电功。但是普通居民用电没有规律,且负载功率低,无表估算用户用电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2.一表乘三

一表乘三即对三相电路的电能计量采用一块电能表,由于三相电路大部分情况是对称的,根据一块电能表的数据乘三来初步估计用户三相用电的用电量。这种情况较之无表估算准确,但有些地区长期处于三相负荷不平衡,因此只能初步计算出用户用电的基本水平,不能准确计量。

(二)表计使用不正确

1.有功电能计量误差

电力部门常用三相三线二元件电度表来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的有功电能。三相中的任何一相都可与零线构成单相回路。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电网产生零序电压,同时零线中流有零序电流,此时三相电流之和不为零,三相电流与零线电流之和叠加为零。选用三相二表方法计量,零线电流所消耗的功率给计量带来误差。

2.电阻大产生计量误差

三相四线三元件电度表中性线电阻太大产生的计量误差。采用三相四线三元件电度表的方式计量,存在中性线被断开的情况,导致中线电阻和接触电阻过大带来计量误差。这种计量误差在三相负荷对称时,中性线内没有电流流过,不引入计量误差。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中性线有电流时,将引入接线误差。当中性电阻R=0时,虽然负载所加电压发生偏移,电度表各电压元件上所加的电压也跟随偏移,但是不会因偏移电压加在R上而引起计量误差。

3.表计放置倾斜

计量表放置倾斜,则计量表内部器件会发生一定位移,转盘转动需要的力矩也会发生改变,因此计量结果引入了误差。虽然表计放置倾斜造成的误差未必很大,但计量是日积月累的,长期计量仍然要消除这一误差。

(三)电流互感器使用不当

1.CT变比大

配变负荷率低而CT变比选择不合理是造成计量误差大的主要原因。CT的选择方法是根据配变侧额定二次电流选择一次电流。在实际工作情况中,CT的二次工作电流低于额定工作电流,因此按照高精度选择的CT在低精度下长期运行,给计量带来误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负荷率较低时,电度表的误差也较大,就更加大了整个计量点的误差。选择适当的CT变比,使设备处于适当的计量精度,可以减少计量误差。

2.CT外接负载重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公式表明,减小CT的外接负载、增大铁芯的导磁率可以减小误差。测量设备和监测设备由引线连接,而许多计量点引线长、截面小,接触电阻大,长期在低负荷率下运行,使CT外接负载大从而计量误差较大。

(四)计量装置安装不合格

互感器出现误差进而导致电能计量装置发生失真问题,主要体现在两点:(1)安装使用的互感器准确度等级低;(2)在电能计量装置中没有计量专用的互感器二次绕组。在电能计量规定中,用在贸易计算的这些I类和II类电能计量装置,应该根据计量点来配置互感器专用的二次绕组,因一次电流在通过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时,会使二次绕组出现感应电,属于空载损耗,造成了电能损失。除此之外,环境温度会影响电能计量表的磁通和相位角并由此带来温度附加误差。

二、电力计量误差改进措施探析

(一)完善电力计量装置的配置

电力计量中,如果采用传统的一表乘三计量方式与无表估算方式,很容易造成电力计量误差,拉低电力计量的准确性。而如果采用计量点改造措施来对电力计量误差进行处理,无表估算和一表乘三方式便能得到及时淘汰。此外,还可从计量装置配置入手,完善装置配置,优化装置功能,切实减少电力计量误差的出现。

(二)采用正确的电力计量方式

电力计量方式选择不当也会引发电力计量误差。电力计量时,如果系统中流通的电负荷属纯动力负荷,计量时可选择专用的配电变压器,按照三相三线V型方式来进行计量;如果电力计量对象是照明设备和综合配电变压器,计量方式可选择三相四线Y型接线,并在系统中安装三块单相电度表,两者配合计量。

(三)正确选择计量点的位置

电力计量精确性还会受到计量点位置的影响。计量工作中,正确选择电力计量位置,减少电流互感器的负载,可达到提高电力计精度,保证电力计量准确性的目的。理论上来说,如果电力计量位置选择正确,就可以有效缩短电流互感器和电力计量表之间的导线距离,减少导线电阻,最后实现互感器负载的减小。所以对于电力计量点位置的选择,原则上距离配电变压器越近越好。

(四)合理计量系统运行中的动力电

为了避免表前窃电现象发生,在计量电力电能时可采取合理计量方式,科学、有效的计量出居民的照明与动力用电量。鉴于大多数居民的电能消耗都来自照明设备和动力设备,所以在计量照明和动力电时一定要保证计量方式的合理,最好采用表闸分开,照明设备、动力设备分开计量的方式来完成电力计量。

结束语

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较为普遍,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克服以往电力计量产生误差的原因,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在保证电力计量准确、稳定运行的条件下,电力计量工作才能为电力经济效益的稳定发展起到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婷婷.浅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109-109.

[2]王丹.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6(14):120-120.

[3]王忠伟.浅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通讯世界,2016(16):175-175.

论文作者:史宝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分析论文_史宝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