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探究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探究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探究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 黄江美 李德正 刘忠萍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广西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广西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依然沿袭传统的培养方式,重理论,轻实践,社会评价不高。新形势下必须改革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广西本科高校 物流管理人才 培养模式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对沿线国家的合作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一伟大倡议目标的实现,和人的作用是离不开的。一言以蔽之,人才是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没有优秀的人才,“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实现就是纸上谈兵。在“互联网+”时代,地处边陲的广西有了新的定位,趁着这一机会,广西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物流行业则走在了前列。但是,目前广西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还是沿袭传统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物流人才并不能完全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需求。因此,广西本科高校必须以“一带一路”新倡议为契机,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等教育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融合,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1 广西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十三五”期间,广西物流市场呈现出扩大发展的趋势。这传递出一个信息,即广西在未来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对承担着地方人才培养重任的广西高校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广西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沿袭传统的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远远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当前广西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才培养定位特色不明显

广西共有20多所本科院校,其中多所高校设置有物流管理专业,有些高校开设的时间还比较早,为社会输送了不少物流人才,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作者查阅了好几所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方案,发现高校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描述宽泛,大同小异,如都是用这样的字眼描述“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具备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相关的基本理论的专业人才”,这样笼统、宽泛的描述没有体现出各个高校为发展地方经济而进行有特色的物流人才的培养,物流人才的培养定位不够准确,也反映了物流人才培养没有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导致培养的物流人才在市场上没有核心竞争优势,大多数物流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不高,满意度不高。

(4)简洁高效原则。能源转换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大,同时工艺复杂,对控制的要求也越高。简洁合理的工艺流程,配以高水平的自控和监测系统,能提升设备的可靠性,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1.2 课程设置以理论为主,实践不足

当前,广西一部分高校在制定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没有事先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去了解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而是借鉴别的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者由于教学设施设备等基础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办学中没有体现现代物流的科学理念,大多偏重理论教育,局限在教室里传授知识,实践性教学的力度较弱,学生很少走出校门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只会纸上谈兵,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在工作岗位上不能独挡一面,饱受用人单位诟病。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招聘企业的反馈,当前广西物流企业需求的人才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扎实的物流专业知识,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2)沟通能力强,物流工作涉及面广,如果没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肯定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也就不让客户满意,不能形成客户的忠诚;(3)电脑知识丰富,信息处理能力强,能够熟练操作物流信息平台;(4)继续学习的能力。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社会变化太快,假如学生一毕业后就停滞不前,不愿意继续充实自己,那么必然会被时代抛弃。况且一个员工不可能永远呆在一个岗位,因此要适应新环境、新岗位就必须具备再学习能力。因此,广西本科高校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进行大胆改革,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

1.3 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较薄弱

目前,对广西大多数本科高校而言,物流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建设始终是个薄弱环节。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过程中,实践教学这一块是万万不能忽略的。高校应在四年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认识实习、实践实习、毕业实习”三个环节来开展实践活动,即大一大二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大三开始让学生认识实习,实践实习,大四则通过毕业实习来进行。大三的实践实习,可多次组织学生到大中型物流企业参观、学习,或者高校与企业协调,让学生在物流企业进行1周或更长时间的实践,使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从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大四的毕业实习可结合毕业环节进行,可以不安排具体内容,主要由学生根据就业方向决定。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同学们的认知不是局限在感性中,而是让学生们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知识整合上进一步深化物流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的接轨。

2 “一带一路”形势下广西高校一专多能物流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

2.1 立足地方,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高校应走出校门,与当地知名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在未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应成为主流模式。因此,高校可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创新。在这一环节上,可借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做法。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面向中国东盟自贸区,因此它依托凭祥综合保税区、崇左物流园,与广西区内外多家大型中外物流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一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与新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来宾分公司等2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办学协议,为教学、科研、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2 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

各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前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对历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解,为了解岗位能力要求还可去毕业生就业的物流企业来听取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其次,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各物流岗位对理论知识、技能的需求;最后,确定物流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总之,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来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在课程设计中,物流专业课程应包括学科基础课、学科必修课、专业方向课、职业能力实训课等,同时还需要注意课程的衔接性,课程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的理解,增强专业课程的技术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合理优化,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广西民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四大模块构成: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能力实训课(如物流管理的系列软件应用、毕业实习)等,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不仅掌握扎实的物流理论知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我国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已经起步,为使儿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育,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十分必要。其中有些儿童睡眠医学问题应予特别关注。

2.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我国高等教育在大跨越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高校为跟上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步伐,在必要的师资队伍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就匆忙开设了大量专业,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的人才质量肯定不高,毕业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师资的不足也制约了专业的发展。据了解,目前广西大部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年轻教师所占比重较大,这些年轻教师大多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不可否认,他们所具备的理论知识足够丰富,但实践经验的缺乏,导致他们在授课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对物流专业的实践认识不足,在某些方面不能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这种偏重理论教学的方式显然不能够适应当前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同时,高校物流专业教师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上没有体现出合理性,对开展实践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基于当前峨眉武术发展的现状,峨眉武术习练者及峨眉武术科研工作者力求通过新的学科、新的视角以及新的方法,不断探索、挖掘峨眉武术,为峨眉武术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2.4 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

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中,广西凸显了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因此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上应立足地方,注重实际。如广西民族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们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另一面还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英语或东南亚语言),即专业+外语的学习形式。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实行“3+1”的培养模式。大一到大三学生在学校学习、实训,大四的时候安排学生到越南、泰国、美国或马来西亚留学一年。这种在满足地方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毕业生的就业率高,社会、企业的反馈也好,达到了双赢。北部湾大学物流人才的培养立足为地方服务,主要为北部湾地区培养地方人才,设置了港口物流和商贸物流等两个方向,对学生进行物流基础理论传授的同时,还进行东盟语言教育,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一门东盟语言,突出面向东盟的培养特色。梧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则立足珠江西江经济带、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以商贸物流为主,培养能胜任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关物流岗位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5 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要改变传统培养方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形式,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队伍,“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重应达到规定的要求。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采取引进和培养这两个双管齐下的途径。在引进能工巧匠人才方面,各高校都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给出了各种优惠条件,以吸引知名物流企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担任专、兼职教师等,通过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确保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核心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师一定是“双师型”教师。在培养上,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知名高校交流、培训,了解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理论知识和教学研究方法;并且高校每年应拿出一定的资金,让物流教师每年至少有1个月的时间到相关的物流企业挂职锻炼,及时了解物流领域的实践内容,积累实践经验。在待遇上向这部分教师倾斜,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可吸引更多的教师愿意到企业学习、实践。这些举措都可为物流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水平的水平提升创造条件,从而培养出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队伍,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2.6 改革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新形势下,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已不符合社会需求,毕业生质量不能仅仅由高校说了算,应该实行多元评价,即构建高校、社会、用人单位为主体的评价机制与评价体系。用人单位对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质量的认可度,可以反映出高校专业建设、市场需求之间的问题,高校可在下一届进行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从而使招生、人才培养、就业三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实现社会、高校共同培养人才、成果共享的物流人才培养链。

3 结语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物流管理专业一专多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广西本科高校应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立足地方,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实践实训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抓物流产业发展前沿动态,努力提升一专多能型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物流人才。

传感器节点使用电池为传感器、处理器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电能。降低功耗是整体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节点大量的能量消耗是在信号采集以及无线数据传送时。传感器节点在工作模式下消耗的电量主要为微处理器工作,WIFI模块发送接收,传感器采集以及AD转换模式下消耗的电流之和,计算数值为0.5 mA+50 mA+1.5 mA+0.6 mA=87.1 mA,待机模式下,微处理器处于低功耗模式,其他模块均处于休眠模式,计算数值为1.1 μA+200 μA+0.75 μA+2.5 μA=204.35 μA。

参考文献

[1] 聂小平,卢燕菁.“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创新人才培养路径[J].科技经济市场,2017(10).

[2] 郭丽娜.新常态视角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公共管理,2016(3).

[3] 谢如鹤,刘广海.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2.

[4] 周谷平.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298(2019)07(b)-254-03

DOI: 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14.254

①基金项目:2017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培养外贸物流人才“一专多能”的研究与实践(2017JGB524);2018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8JGB430);2018 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一带一路”下广西物流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2018KY0885)。

作者简介: 黄江美(1972-),女,广西南宁人,讲师,主要从事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

标签:;  ;  ;  ;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