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习惯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方法论文_马光宇

养成习惯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方法论文_马光宇

吉林省前郭县额如乡中心小学 131103

古人所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已道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性。此时期的关键应取决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父母亲属的素质。而跨入社会后的成人期,其工作、生活、为人处事的“德性”、方法主要来自前两段时期的“教化”所得。学校教育在整个人生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此处之“习”应指“教化”而言。由此看来,人的一生,“习”性教化可谓是最重要的了。人生三部曲:从出生到入学应属童年时期,是启蒙阶段,主要受教于家庭环境和父母;从入学到毕业属青少年时期,是成长阶段,主要受教于学校环境和教师;从学校毕业以后是成年时期,是工作阶段,主要受教于社会环境和自我教育,以至终身。教师对待学生应该是“以德育德,以才育才,以情激情,以行导行”。爱生是教师的基本品质,是事业心与责任感的体现。这种爱包含着辛勤劳动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种爱意味着奉献和责任。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养成德育习惯,养成习惯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方法。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学生自然地视教师为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小学生具有崇拜老师、模仿性强的特点,而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教师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很大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要树立优秀学生榜样。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的力量十分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学生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多给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树立典型,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卫生清洁情况可以体现一个班级的班容班貌,所以本学期一开始我就把卫生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开学初的时候班级卫生很差,纸屑经常可见,才摆好的桌椅没过多久就歪歪扭扭了,每天值日都有学生迟到或者偷懒不干,即使打扫了,也是随便应付、敷衍了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现问题后,我就选出两位负责任的劳动委员,每天全权负责监督劳动和班级卫生检查;并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组长负责,而且把打扫的任务分配到人,责任明确,实行包片制度,好的奖励,做得不好的课后补扫;教学生学怎样打扫卫生……正因为这样做了,现在的班级卫生有很大的改观,而且再也不用我去监督他们的值日了,他们都能自觉地去打扫并按时完成任务。

三、培养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美德,只有把这种习惯落到实处,学生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我先抓住学生的心理,说他们感兴趣的事并提出要求,每件事情说三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倾听的要求逐渐提高,最后老师说的事情只讲一次,如果你没有听清你去问同学,我是决不会告诉你的。这样做也许有些不尽人情,但要培养他们这种习惯就得狠狠心。后来发现学生听课习惯比以前好多了,学会了发言,学会了看书,学会了做笔记,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倾听别人的发言。

四、注重赏识,培养榜样

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养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孩子,老师要尽量多鼓励、多表扬,通过爱的甘泉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同伴效应去帮助,并运用一定的激励扬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孩子的心灵纯洁无瑕,教师的一点儿表扬、一个甜蜜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从而使其更加听话、守规矩。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

五、相互沟通,密切配合

除了学校外,学生更多的行为活动是在家庭中进行,家庭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能否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教师的工作,使学生不仅在学校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在校外继续坚持下去,形成良好习惯,使习惯成自然。因此,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可以定时开家长会,经常进行家访,既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并对学生的坏行为做出及时的纠正。在教师与家长的不断沟通、互相配合下,会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降到最少。

学生好的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既细致又复杂、既有艺术性又有科学性的系统工程,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无疑是其中有效实用的方法之一。要抓住关键期,从细节做起,不断地强化,加深烙印,才能习惯成自然。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决定人生德操高下、品性优劣的特殊阶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说于己是功德无量,于人是受益终生,于国则是播下和谐发展的希望火种。

论文作者:马光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养成习惯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方法论文_马光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