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形势下乡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管理论文_高万里

谈新形势下乡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管理论文_高万里

吉林省农安县巴吉垒水利管理站 吉林农安 130200

摘要:为更好的解决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工程建设还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碍。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村村通建设过程中传统管理体制对工程建设的制约,并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推动自来水工程建设进程的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建设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照。

关键词:谈新形势下;乡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管理

前言

目前,农村居住分散,通自来水工程线广、面大,任务非常艰巨。如何实施,如何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加大扶持资金固然是必要的,但无论是新建集中供水,还是管网延伸、单村供水工程,都必须解决管理体制的问题。实行供水工程的建设权、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体制,建设权、所有权归地方,管理权上缴,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统筹使用设施维修费,保障村民饮水安全。这样,才能够实施联片、联村集中供水,进行管网延伸,实现水资源共享,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路子,从而加快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建设,实现规模经营,使供水工程永续发挥效益,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1传统管理体制对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影响

1.1水资源不能共享

传统的管理体制导致村与村之间在水资源上不能共享,各供水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无法实现水源的合理调配,从而导致水资源缺乏及水污染村的安全饮水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这些问题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建设进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2传统管理体制制约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以往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都是以村集体或群众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也就是民办公助的形式,国家补助的资金具有扶贫的性质。在这种模式下,由村委会管理工程,产权归村集体所有。这便导致了供水工程的建设村与村之间互不干涉,相对独立。导致出现新建集中供水借种没有主体,管见延伸困难等现象的出现,严重制约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的进度。这些都是传统管理体制对村民意识的影响,他们认为供水工程仅仅是本村集体财产,害怕供水而引起产权的纠纷,在建设时的投资、投劳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传统的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村民的观念,是影响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

1.3保障性较差影响了村村通工程的整体推进

在传统管理体制中,各供水工程独立进行工程的经营核算。一旦机电设备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发生而受到损坏,村集体没有能力拿出足够的资金对设备进行维修更换,而需要民村进行再次集资。而集资过程一般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导致供水中断,新的饮水困难的出现。如界湖镇马家营村饮水工程,在遭遇雷击后变频控制柜受到损坏,面短期内村集体又无法拿出足够的资金进行更换,从而影响了该村村民的饮水问题。这种边建设边毁坏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整体推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管理粗放

在很多农村,各村庄的供水工程由村委会确定管理人员,管理时采取补助工日、增加承包土地等政策,也即采用承包管理责任制。一旦村委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更换,管理人员也便会出现流动,这便导致了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没有责任心的现象,严重制约工程的运行。在山西省的很多村庄都已经出现因领导班子换届而导致供水工程因无人管理而毁坏。在农村对供水工程进行管理时,往往带有行政色彩,但行政管理力度又往往得不到保障。长此以往,由于村民素质低行政管理不到位,便会出现约束松散没有号召力现象的出现,工程管理质量得不到保障。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运转从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2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管理

2.1立足农村自来水工程实际,破解工程产权难题

从农村自来水工程的涉及领域和服务群体来看,管理比建设难度更大。要彻底解决“建设硬、管理软”的局面,就必须首先明确自来水工程的产权主体, 在体制上与市场经济接轨,坚持走“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之路。明晰产权的主要形式:一是对受益区跨乡跨村、以财政投资为主建设的供水工程,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者, 由自来水公司等供水管理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二是由集体和群众自筹资金为主、国家给予补助的工程,明确产权归集体所有,但经营权可放开;三是由集体、村民或企业按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共同投资兴办的工程,产权由股东持有。明晰工程产权后,针对不同的工程形式,逐步建立灵活有效的运营机制。由于产权明确、责任到人、利益挂钩,能够提高供水工程的完好率和管理水平,彻底改变以前平时没人护、用时没人管、坏了没人修的局面。

2.2发挥供水协会作用,破解监督难题

充分发挥供水协会参与工程管理的监督和制约,是现阶段普遍推广和应用的好经验。供水协会在政府民政部门和水利部门的审核、监督下成立和开展工作,是一民间管理组织,推行民主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方式很好的调和了工程产权、管理权以及政府部门管理服务之间的矛盾问题, 既体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农村自来水工程的管理意志,对于单纯供农民生活用水的公益性供水工程尤为适用。根据工程投资主体的不同, 成立不同形式或不同层次的供水协会。协会成立由会长、常委会、理事会、监事会组成的理事会负责。供水协会按照严格的工程程序,实行规范化管理,并行使各自不同的职权,主要包括核定水价、监督水量水质、处理水事纠纷等,随时反映、解决工程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3建立基金保障制度,破解发展难题

单纯为农民生活服务的公益性供水工程,注重的是社会效益,目前条件下经济效益大多不明显,因而缺乏足够的资金积累,为进一步实现滚动发展带来了一定难度。对公益性供水工程,建立农村供水工程基金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基金保障制度用条文的形式明确工程折旧费和大修费的提取、管理、使用办法及有关规定。提取大修、折旧费可考虑以下三条渠道:一是直接从水费中提取大修折旧资金;二是对于经济条件差、工程运行费用较高、水费一时难以足额征收的地方,从工程建设资金中预留部分资金作为大修专项资金;三是利用以水养水的办法提取大修折旧金。对于资金管理,可采用各工程所提取的资金,全部交由乡村供水协会进行“专户储存、集中管理、严格审批、专款专用”的办法,层层把关。按照“谁付费、谁使用”的原则,在各级供水协会的监督下,严格按照规定专款专用。建立基金保障制度能够拓宽两费渠道,增加提取额度,强化管理职能,杜绝胡支乱用现象,确保工程滚动发展所需的资金。

2.4健全组织,完善管理体系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各级各部门倾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使农村自来水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因此,应珍惜业已取得的建设成果,切实加强管理,使这一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社会公益事业,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不断造福农村百姓。为此增设了专门分管人员并配齐配强专兼职管理及维护人员,具体负责所在村庄自来水设施的维护、管理以及供水等, 让全镇农村自来水运行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

结束语

总之,要想推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建设,就在在体制上不断进行改革完善,明确管理主体,实行工程所有权建设权相分离,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进行统筹规划,最大程度上减小工程在实际工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从而更好的保证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发挥其造福村民的作用,保障村民的安全用水。

参考文献:

[1] 张林. 试析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的要点[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6)

[2] 应宣方. 浅谈自来水工程的经济投资[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04)

[3] 莱西市把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办到农民心坎上[J]. 山东水利. 2006(05)

[4] 崔国峰,秦强,逯根堂,于振兴. 聊城坚持“五化”要求 推动农村自来水工程又快又好发展[J]. 山东水利. 2006(06)

论文作者:高万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谈新形势下乡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管理论文_高万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