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可兑换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制造业的影响_人民币自由兑换论文

人民币可兑换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制造业的影响_人民币自由兑换论文

人民币自由兑换对中国外贸及制造业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制造业论文,人民币论文,外贸论文,自由兑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为了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国家加快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已颁布有关法规提高境内居民因私用汇兑换额度,并将再适当放宽一些非贸易用汇限制,向基本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迈出了一大步。人民币自由兑换对中国的工业及外贸有何影响?海外人士对这一问题持何看法?这里摘译的是来自美中金融证券协会主办的《中国金融》的两篇分析文章。

人民币自由兑换将增加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人民币自由兑换通过增加进口、促进出口和鼓励外国人直接投资将对中国经济带来很大的利益。

目前,中国经济的国际贸易部门处于各级政府机构的严格管理之下,进口商需要从一个部门申领到进口额度然后再向另一个部门申请硬通货,这在当今竞争性的全球市场中是非常低效的。当出口商需要将外汇通过正常途径换为人民币时也有类似的繁琐手续。

对硬通货的严格控制对于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有一定的作用,外汇储备从1993年的200亿美元剧增至1995年的730亿美元。中国的贸易盈余使美国国会不满,也增加了欧洲的反倾销事件。在此压力下中国不得不考虑一方面使国际贸易平衡,另一方面扩大进出口总额。中国计划将进出口总额从1995年的2800亿美元增加至2000年的4000亿美元,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当然会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在放松外汇管理控制中增加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将使进口扩大,因而有些人担心进口将会失控。然而货物的正常进口相对前几年的大量进口涌入相比应会趋向合理,这是因为,第一、中国的市场环境已经改善;第二、对国内市场较为了解的贸易伙伴是进口贸易的主要决策者,而在过去,政府官员是决策者。

对中国制造业的各种利弊

实际上中国经济的制造业比贸易行业受到的挑战更大。中国政府计划采取某些措施来保护民族工业,但在这方面将如何做还不太清楚。因为中国正在试图重返世界贸易组织,专家们相信中国将会采取国际社会公认的惯例来达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准。

对于不同的生产行业这种挑战会有所不同。目前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鞋、纺织和服装行业在国际市场已有很大竞争优势,如果海外市场放松其配额限制,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只会促进这些商品的出口。

人民币自由兑换对中国电器和电子行业的不利影响将是相当有限的,尤其是十年前对进口冲击还很脆弱的家电行业现已成为国际质量标准下的有力竞争者。

由于具备年产2000万台彩电的生产能力,中国已经成为电视机的主要生产商,中国制造的产品已占据了90%以上的国内市场。此外,中国还是洗衣机和电冰箱的主要生产商,录像机和计算机的生产也在迅速扩大,在最新的芯片、高级计算机和其它高技术电子元件的生产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国将增加芯片、其它电子产品和高档计算机的进口,同时提高消费电器产品和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和出口。

如果国家不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最大受害者可能是汽车工业。目前国产汽车在国内的价格比国际市场同类产品要高出50~100%。中国政府声称,根据国际上以往的经验, 汽车制造业在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视为“弱小工业”而列出。特别的保护措施有配额制度、对外国汽车的高进口关税和要求外国公司与中国国内的汽车制造商成立合资企业。

同时,分别位于长春、上海和石堰市的三家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正在迅速扩展。5年后, 位于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公司将拥有年产机动车70万辆的生产能力,包括30万辆轿车、25万辆轻型卡车和15万辆重型卡车。上海汽车公司计划生产50万辆轿车,位于石堰市的东风汽车公司将生产75万辆机动车,包括45万辆卡车和30万辆轿车。

当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羽翼丰满之后,中国将会开放汽车市场。即使中国的制造业已变得更有竞争力,外国的汽车商在转型期还是能够通过与中国厂商的合作寻找到机会,分享这个拥有12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刘容欣编译。 译者系综发院研究人员

标签:;  ;  

人民币可兑换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制造业的影响_人民币自由兑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