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搭桥术及护理论文_彭春芳, 蒋明建(通讯作者)

冠状动脉搭桥术及护理论文_彭春芳, 蒋明建(通讯作者)

黄石市爱康医院 湖北 黄石 435000

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犹如一座桥梁使公路跨过山壑江河畅通无阻一样。不过所用的材料不是钢筋水泥,而是自身的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腹壁下动脉等大隐静脉等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饶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这种手术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在充满动脉血的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路径,因此,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在心脏上架起了“桥梁”,俗称“搭桥术”。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适用人群

由于动脉搭桥损伤大,技术要求高,手术更难,但远期效果较大隐静脉好,适用于年轻病人。一般情况下,80岁以上老人可单独使用大隐静脉搭桥,55岁以下可考虑全用动脉搭桥,其他年龄可用一根乳内动脉加上大隐静脉。

左主干病变: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病变的首选。因为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能会致命。为了缩小风险,最好选择搭桥。

三支病变:病变血管较多,如果选择介入治疗,要放很多支架,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而且,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较重。

伴有心功能不全:这类患者需要完全性的血运重建以促进缺血心肌的恢复,介入很难做到。

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患者:心室破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关闭不全等都必须选择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手术风险

心脏搭桥手术风险是有很多,和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都有关,也和选择的手术方法有关的.心脏搭桥手术的风险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可能,急性心肌梗塞可能,心律失常等.心脏搭桥手术是在心脏表面开刀,而不是解剖心脏,对心脏的损伤极小,心脏搭桥手术的风险不高,成功率高达98.5%.

目前统计表明,国内心脏搭桥手术成功率97%-98%。住院总费用约5-6万。手术风险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急性心肌梗塞等。以下是相关详细心脏搭桥手术风险的详细介绍。

治疗冠心病主要有药物治疗、搭桥手术及支架介入三种方式,内科大夫负责开药和放支架,外科大夫主要负责搭桥手术。长期以来,内科、外科大夫经常发生“争执”,试图说明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

在患者看来,在心脏上动刀子,风险肯定不小,这也成为人们不愿意接受搭桥手术的主要原因。

其实,心脏血管多在心脏表面,也就是说搭桥手术是在心脏表面开刀,而不是解剖心脏,对心脏的损伤极小。

心脏搭桥手术风险与疗效同在

心脏搭桥手术虽然有一定风险,但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仍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医院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种适合病人症状的最佳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易于被患者接受。但是,介入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范围,而且血管狭窄的复发率较高,做普通支架半年内可能有2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血管再狭窄的现象,而采用药物涂层支架使血管再狭窄有了明显下降。目前采用介入治疗冠心病的范围越来越广,由早期简单的、局限的单支病变、两支病变到现在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各类病变等。但是,介入治疗并不适合所有的冠心病患者,对于病变比较广泛以及特殊部位病变的患者,采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要比介入治疗效果好。因为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以彻底地解决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复发率低,远期效果好。但该手术创伤比较大,而且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既往有合并脑动脉硬化、发生过脑梗塞病史的人,容易出现脑神经并发症,轻者会出现一过性记忆力减退,但绝大多数患者在1周至7个月之内可以恢复正常。而严重者可能会遗留永久性脑损伤,包括昏迷、偏瘫、失语、严重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等。这种情况一般局限在部分高危病人,发生率较低。尽管如此,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仍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手术后,血液绕过狭窄部分,到达心脏缺血部位,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随着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日益完善,创伤小的支架治疗成为很多心脏病患者的首选。甚至有人声称,“心脏搭桥”手术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其实,搭桥手术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

首先,再狭窄率一直是介入治疗的软肋,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处放置普通支架,半年的再狭窄率为30%左右,即使使用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率也在5%左右。而心脏搭桥手术,就不用过多担心再狭窄的问题。

手术麻醉

心脏搭桥手术麻醉很重要

心脏搭桥手术有体外和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手术两种,而非体外循环下搭桥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避免体外循环有可能发生的脏器或脑损伤。这两种手术方法都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欧美国家治疗冠心病采用体外循环搭桥仍占很大比例,有的甚至全部用体外循环搭桥。

非体外循环下搭桥手术是指在患者心脏跳动的情况下,外科医生为患者缝合血管,手术难度要比体外循环搭桥大,虽然可以免除体外循环搭桥可能带来的危害,但也有一定的危险,如手术中心脏位置的搬动,对患者的心律和血压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跳停止的现象。病人能否顺利经受手术、能否从围术期脱离危险和康复,不仅取决于外科医生的手术技巧和娴熟程度,麻醉医生也担负着极大的风险和责任,病人的病情越严重,麻醉风险也越大。

术后护理

“心脏搭桥”是治疗冠心病的理想治疗方法,心脏搭桥后患者康复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1、伤口勤护理

出院时伤口处有轻微的发红、疼痛、肿胀,有时甚至会持续几个月,这是正常现象。回家后要经常检查伤口,若发现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伤口处每日要用清水或抗菌皂冲洗,伤口要用无菌敷料覆盖。

2、科学安排饮食

手术后每天应保证摄入适量的水果和蔬菜,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鱼类、蛋类等)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玉米油、橄榄油、葵花子油等),少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油、奶油等)。

3、少量饮酒和严禁吸烟

术后最好不饮酒,每天最多喝50毫升红酒。吸烟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故应严禁吸烟。

4、多多休息

在术后4-6星期的恢复期内,每天要保证8-10小时睡眠。所有活动应该安排在充足睡眠之后,活动量以不感觉劳累为宜。

5、适当参加活动

出院后先可早晚各散步10分钟,数天后逐步提高速度,并延长距离。增加运动量过程中,若有轻微头痛、疲劳、出汗、全身酸痛等症状是正常现象。若在运动(如散步)时心绞痛发作,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仍不缓解,或伴有气急、大汗、疼痛超过15分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夏天锻炼时宜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冬天可选择在体育馆内。

6、注意记忆力和视力的改变

手术后可能出现记忆力暂时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通常在几星期内可以恢复正常。术后一般都有轻微的视力改变,但6个月后都能恢复至术前视力。

7、注意心理的负面影响

手术不仅对身体创伤较大,而且对精神心理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少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如果出现睡眠障碍、乏力、嗜睡、冷漠等症状及绝望和自杀倾向,这些都是抑郁症的表现,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心理咨询科就诊。

作者简介:

彭春芳,黄石市爱康医院心血管内科,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

蒋明建,黄石市爱康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论文作者:彭春芳, 蒋明建(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1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  ;  ;  ;  ;  ;  ;  ;  

冠状动脉搭桥术及护理论文_彭春芳, 蒋明建(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