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之花在分角色朗读教学中可视——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为例论文_金燕巧

让思维之花在分角色朗读教学中可视——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为例论文_金燕巧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浙江 金华 322100 

摘 要:分角色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要素。分角色朗读的有效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统编教材在语文要素的编排上有系统、有层次,教材是一个很好的范本,需要我们细细去解读,而要把这些语文要素真正内化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只有在学习实践中才能习得。因此,正确解读教材的编写意图,设计适合学龄特点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提升学生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分角色朗读 学习活动 语文素养

分角色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要素,分角色朗读的有效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呢?笔者细细解读了统编教材中分角色朗读的编排体系,发现统编教材在分角色朗读的编排中是有系统、有层次的。每一次出现的分角色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呈螺旋上升的规律来编排。教材是范本,要真正内化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学生只有在学习实践中才能习得。因此,正确解读教材的编写意图,设计适合学龄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提升学生素养的关键。如何关注分角色朗读这个语文要素,来提升语文素养?

一、关注语文要素,让课堂有根

什么是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有很多,字、词、句、段、篇里所包含的诸多知识是语文要素;听、说、读、写、书的能力指向是语文要素;品、悟、思、辨、赏等语文学习方法是语文要素;还有需要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也属于语文要素。这些语文要素要转化为每个学生固有的能力、素养,需要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日积月累,做足功课。那么在《狐狸分奶酪》这一课中,要关注哪些语文要素呢?我们先来看看教材。

1.课文在整组教材中的解读。《狐狸分奶酪》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课文,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相处,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复述课文”,“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借助提示,复述课文”,是在《风娃娃》这一课里重点落实,课后就有要求“根据下面的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这个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自主阅读”,应在《狐狸分奶酪》重点落实。如何实施“自主阅读”的教学?依托课后第一题“分角色朗读” 来展开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2.“分角色朗读”体系的解读。《狐狸分奶酪》中提出的目标是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引导学生关注内容。纵观三册教材,从一组一组的对话,到整篇课文,再到关注提示语、关注内容,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是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狐狸分奶酪》的分角色朗读课文时是有基础的。

纵观统编教材分角色朗读的编排体系,我们就把《狐狸分奶酪》第二课时的学习重点定位为:在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学习自主阅读。

二、设计学习活动,让课堂有趣

语文的素养是什么?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都是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大量的语文实践,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多关注学生,多关注全体学生,让所有人大面积地去练习,这才是真实的课堂。

1.链接旧知,唤起原有阅读经验。在学习《狐狸分奶酪》之前,学生对角色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概念,已经知道分角色朗读要关注标点、关注提示语等,但不同的文本,他们会关注到哪些,能够理解到哪个程度就不一定了。因此,课堂开始安排链接旧知的环节是很有必要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让标点、提示语来帮助学生读好对话。

师: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学到了很多读好角色的本领。

(一边演示一边说)如在一上《雨点儿》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分角色;在一下《动物王国开大会》中我们学会了让标点符号来帮助我们读好对话;在二上《小蝌蚪找妈妈》中我们学会了借助提示语来读好对话,现在就让我们用这些方法来读一读第一组对话吧。

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哪两个小朋友来读读第一次对话?

生:朗读。

师: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狐狸好像真的很关心呢。

生:他们读得很棒,熊弟弟好憨好憨。

生:狐狸的话有一个问号,他们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了。

师:用上了以前学过的方法,小朋友读得很棒哦!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新本领,争取把对话读得更好。

通过链接旧知,学生很快就关注到了提示语和标点符号,并根据这些已学的旧知读出了狐狸和小熊的角色语气。这是一个运用旧知的过程,在课堂上可以花比较少的时间,达到比较大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放手读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学会自主阅读,是二年级上次第八单元的一个重要语文要素,如何让二年级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依据学生的学龄特点, “画圈圈”“冒泡泡”“读对话”“趣配音”等学习策略简单、管用,学生一学就会。

(1)画圈圈,自主阅读找关键处。“画圈圈”就是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出关键的词语、标点符号。学生根据经验,很快就能关注到感叹号、笑了笑、嚷道、生气了……这是一个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这个环节我们乍一看,一点都不有趣、很安静,但我们要学会适应静静的课堂,孩子只有在静静地思考的时候,才会不断地有收获。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课例。

师:怎么把第二组对话读好呢?你会特别关注哪些地方,圈一圈。

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动笔圈画)

生:我圈了“笑了笑”,我知道狐狸是很得意的。

生:我圈了“嚷道”,我知道小熊很着急了。

生:我圈了两个感叹号,第一个感叹号是狐狸故作好心的,心里是很得意的;第二个感叹号是小哥儿俩着急的。

看,当孩子静静地思考时,就会不断有收获,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出,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在不断拔节的,自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慢慢地找到乐趣。事实证明,二年级的孩子也可以做到的。

(2)冒泡泡,引领学生走进内心。“冒泡泡”就是引导学生在关键处停一停,想一想,就像小脑袋里冒出了一个个小泡泡。比如在教学第二次对话“笑了笑”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圈了什么?你在这里冒出了怎样的泡泡?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可以出示当今流行的微信表情包:“小狐狸,小狐狸,你会选用哪个表情包?”每个孩子根据自己不同的经验,选用不同的表情包,并说得有理有据。在这个选表情包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是多元的:“我选奸笑,我觉得自己的计谋得逞了,很得意。”“我选微笑,我不想让熊哥俩看出我的鬼主意。”“我选憨笑,我想让熊哥俩更相信我。”……多元的解读,只要言之有理,我们都要给予肯定:请你微笑着来读一读;请你带着这样阴险的笑来读一读。这一活动的设计,不但让狐狸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丰满起来,也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阅读可以这样抓住一个词,不断地去思考,从多角度去思考。

(3)读好对话,充分展现角色特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最好的表现方式是什么?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朗读是上上策。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为主、言为心声,有声有色的朗读便是孩子内心感受的表白,孩子们也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提升了朗读能力。

师:小朋友读得真棒!看,我这里有一个《狐狸分奶酪》的动画小视频,可是没有声音,让我们一起来给它配配音吧。(大屏幕出示要求:①分好角色。四人小组自由练习,一个小朋友当狐狸,一个小朋友当熊哥哥,一个小朋友当熊弟弟,另外一个小朋友读旁白。②练习配音。打开iPad桌面上的《狐狸分奶酪》这个视频,小组自由练习。)

生:自由练习。

师:刚才小朋友的表现太棒了!我们请一组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

生:兴致盎然地读。

趣配音,是孩子们学习自主阅读的一个内在驱动力,在这样的大面积朗读操练中,学生对角色的体验便会越来越到位,朗读也越来越有趣味性了。

3.拓展延伸,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课的最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

听了狐狸的话,哥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后悔极了!

熊哥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熊弟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学生写到:“我们兄弟俩要是不斤斤计较,就都可以吃到奶酪了!”“我们以后要团结,不让坏狐狸占便宜。”“我们俩要是相互谦让,就不会让狐狸有可乘之机了。”……

这个拓展延伸,引领着学生从文本走向了生活。在学生的练习中,我们发现学生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写对话,这便是习作能力的习得,是我们的统编教材所追求的。

4.立足全体学生,关注全面素养的提升。我们的课堂是属于所有学生的,自然,我们应该立足全体学生,关注全面素养的提升。在《狐狸分奶酪》这节课上,我们可以为全体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思维、大面积读悟设计很多的时间:小朋友,读一读第二次对话,在你有想法的地方冒个泡泡;小朋友,读一读第三、四次对话,学着刚才的样子拿起笔圈一圈,在有想法的地方冒个泡泡,并试着读一读;在趣配音时,让所有的孩子参与给故事趣配音,全体孩子参与自读自悟、思考、练习朗读,有声有色,兴致盎然。

拥有课程意识,系统解读课程,是当今教师使用统编教材应有的理念,系统解读分角色朗读的编排体系,对教学目标便有了更好地把握。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学会自主阅读,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便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学生在思维中和这些角色形成了共鸣,进行了再创造,让思维之花在分角色朗读中绽放。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二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金燕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让思维之花在分角色朗读教学中可视——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为例论文_金燕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