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风能作为目前清洁能源之一,其无污染、可再生、成本低、发电量可观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风电场建设周期较短,但其施工工序较为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影响因素较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施工整体质量,确保风电场后期正常有序的运行。本文重点对风电场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探究。
关键词:风电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1 风电场主要施工工序
1.1风机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由于本风电场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风机基础形式分为两种:基础为基岩的扩展式基础和桩基础。其中桩基础根据地质情况又分为摩擦桩和嵌岩桩。风机基础施工工序如下:风机基础施工顺序为:定位放线→灌注桩施工(有桩基础)→土石方开挖→验槽→垫层混凝土浇筑→预应力锚栓安装→基础钢筋绑扎→模板安装(预埋管件、接地网等安装)→整体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二次灌浆→混凝土工程验收→回填土→风机基础交付安装。
1.2升压站土建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放线→地基强夯施工→土方开挖及换填、回填→钢筋工程→模版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装修工程→场内道路工程。其中地基基础处理施工工序如下:升压站场地强夯施工工艺为:场地整平→测量放线→第一遍夯点施工→场地夯坑回填平整→测量放线→第二遍夯点施工→场地夯坑回填平整→第三遍满夯施工→场地整平→测量高程→完工验收。
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施工路线长、机位多、工期紧
2.1.1增加人员设备投入
根据施工需要,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备。本工程人员均具有较丰富的风电施工经验,投入足够的设备台套,以满足施工需要。
2.1.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针对本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工作量大的特点,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工期,指定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主线与支线的施工顺序,加强施工中的协调与配合,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2.1.3做好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质量目标控制。为保证目标实现,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精心组织。由于本工程工种多,对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对主要材料应在得到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方可采购。对于关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2.2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安装
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安装完成后顶面平整度的控制,是风机基础施工中关键的质量控制点,直接影响到风机基础的使用,要严格加以控制。
一般来说,在基础预应力锚栓上下锚板安装完成后进行第一次上下锚板同心度及水平度测量,此时,应尽可能的使其水平度误差为零。在钢筋安装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第二次测量,此时,上锚板顶面水平度误差应较设计允许误差小±1mm,在每次测量时形成测量记录。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专人随时对基础上锚板水平度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对基础上锚板顶面水平度进行测量时,所选用的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并检验合格,由专业测量工程师进行。
2.3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①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水泥水化热测定的试验,粗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和对机制砂进行水洗,以降低水泥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双掺技术”,即同时掺加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有效降低单位混凝土水泥用量并延缓温升峰值出现时间。
②根据施工条件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块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整浇长度进行检算,保证施工方案的正确性。同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各项温度指标和制定详细的温度监测方法、冷却措施和养护措施。
③水泥均用出厂10天以上的,避免水泥本身的高温导致混凝土入模温度偏高。拌合前要用冷水冲洗配料机和搅拌机,输送前冲洗输送泵,输送时要用草袋覆盖泵管,防止日照高温。
④采用分层连续浇注,充分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但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注完毕,防止层间冷缝发生。
⑤用电子测温仪进行温度测量监控。根据测温结果指导冷却系统工作及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体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温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25℃,其中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
2.4风机塔筒吊装
2.4.1高强螺栓在施工用前应按照出厂批号,检验其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螺母及垫圈硬度、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并对连接副做光谱分析复查材质,合格后方可使用。复验用的高强度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2.4.2紧固高强螺栓用的手动、电动、气动和液压扭矩扳手均应检定合格;检验用的力矩扳手必须进行计量鉴定,鉴定合格方可使用。
2.4.3安装高强螺栓时,严禁强行穿入螺栓(如用锤敲打)。
2.4.4风机塔筒高强螺栓施工,采用十字交叉方式按照五组螺栓一组进行,分为初拧、复拧、终拧三个阶段。初拧扭矩为施工扭矩的70%左右。终拧后的高强螺栓用颜色在螺母上标记。初拧、复拧、终拧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复查应在螺栓终拧后1小时后,24小时之内完成。
3 风电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由于风电行业的特殊性,对人才的专业技能、素质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建设期间施工战线较长,需要沟通、协调的工作量大,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加之单台风机安装时间短,资料报送、文函往来必须快,所以必须要工作经验丰富、效率高、作风过硬、能吃苦耐劳的管理管理人员。所以,风电企业在尽可能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上,还必须考虑从员土培训、提高待遇、文化引导的角度入手,为电厂建设及生产带好员土队伍,要加强人才管理和培养,建立完善的奖励激励机制,畅通人才晋升通道,全方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3.2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应标准化
为尽快投产发电,产生发电效益,建设单位对风电场建设时间是一压再压,对设计周期也是一减再减。作为风电场设计中重要的一环,风电机组基础设计关系到风电机组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结构设计的重点。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加快风电机组基础设计是每个设计单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风电机组基础设计一般依据风电机组厂家提供的风电机组载荷资料和现场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型式,通过结构计算、配筋计算等最终完成基础设计。目前国内风电场风电机组基础型式一般采用扩展基础或桩基承台基础,对地基条件较好的山地或平原风场采用扩展基础居多,对地基土为软弱土层或高压缩性土层的平原或沿海滩涂风场多优先采用桩基承台基础。基础设计必备的风电机组载荷根据单机容量及叶片直径不同也可划分为多个量级。由于风电机组基础型式相对单一,风电机组载荷条件相对简单,因此完全可以通过设定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载荷水平,形成标准化的设计流程和设计计算表格,实现风电机组基础的标准化设计,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设计的质量,同时也能大大缩短设计计算的时间。
结束语
总之,风电项目建设条件差,投资大,建设周期短,协调工作量大,而管理人才紧缺,参建单位力量较弱,有很多管理难点。要抓住重点、整合资源、优化管理,进而减轻项目建设管理难度,达到提高建设质量和运营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題和对策分析[J].质量探索,2016(03).
[2]高皓.基于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6(07).
论文作者:孙亚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基础论文; 混凝土论文; 风电论文; 风机论文; 螺栓论文; 机组论文; 测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