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电可靠性为中心的配电线路检修计划探索论文_崔恬雪

以供电可靠性为中心的配电线路检修计划探索论文_崔恬雪

(国网运城供电公司检修公司配电运检室 山西运城 044000)

在配电网生产管理之中停电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就应该要根据相应的停电计划管理,将其中一些关键环节加紧落实,以此保证每个部门以及上下级电网之间能够相互协调配合;合理科学的停电计划除了会提升电网的安全以及运行水平,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电力企业能够安全生产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此对其管理水平的提升方式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供电可靠性的含义

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供电可靠性不仅仅是电力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还是供电系统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我国相关规定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保证供电可靠性必须要依靠供电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供电企业的监督和管理需要贯穿于电力运行的全过程,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在评价电力系统运行情况时不能片面地根据某一个时间段运行情况,而是应该对整个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才能够提高供电系统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此外,评价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方法选择也很重要,不能仅仅使用一种方法,最好是结合定量和定性两种方式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找到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并改进,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2以供电可靠性为中心的配电线路检修计划

五个“零时差”分别为“停送电零时差”、“操作零时差”、“许可零时差”、“开工零时差”、“送电零时差”。

2.1“停电零时差”指实际停电时间与预告停电时间的“零时差”。

A、考核要求:

a、预告停电时间以下发的“周检修计划”批准停役时间为准;

b、调度发令(对外停电相关令)或者供电所操作停电时间控制在预告停电时间[0,10]分钟内,不得早于对外预告停电时间;

c、实际停电时间不应滞后于“周检修计划”调度许可时间。

B、奖惩:

凡每次实际停电时间超前“周检修计划”批准停役时间或滞后于“周检修计划”批准停役时间30分钟以上的应作考核,超前的直接扣责任单位月度绩效1分,滞后30分钟扣责任单位月度绩效1分,被考核单位为调度控制中心、各运行单位。

2.2“操作零时差”指停、复役操作实际执行时间与操作预定所需时间的“零时差”。

A、考核要求:

停、复役操作实际执行时间须在预定所需时间的130%以内。

B、奖惩:凡每超时超过30%应作考核,超时[30%,50%]扣责任单位月度绩效1分,超时超过50%的扣2分,被考核单位为调度控制中心、各运行单位。

2.3“许可零时差”指许可工作时间与检修工作计划时间的“零时差”。

A、考核要求:

a、许可工作时间分为调度许可工作时间和现场许可工作时间两种情况。

b、调度许可工作时间指调度许可给负责人(现场许可人)的时间,对应的检修工作计划时间以“周检修计划”调度许可时间为准。

c、现场许可工作时间指许可人许可给工作负责人的时间,对应的检修工作计划时间以工作票上工作计划时间为准;

d、许可工作时间不应滞后于检修工作计划时间。

B、奖惩:凡每次许可时间滞后超过15分钟的应作考核,[15,30]分钟扣责任单位月度绩效1分,超过30分钟的扣2分,被考核单位为调度控制中心、各运行单位。

2.4“工作零时差”指实际工作结束时间与计划工作结束时间的“零时差”。

A、考核要求:

a、实际工作结束时间不应滞后于“周检修计划”中现场终结时间;

b、实际工作结束时间不应提前于“周检修计划”中现场终结时间两小时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B、奖惩:

凡每次实际工作结束时间滞后10分钟的应作考核,[10,20]分钟扣责任单位月度绩效1分,大于20分钟的扣2分,被考核单位为各供电所,检修施工单位

2.5“送电零时差”指实际送电时间与预告送电时间的“零时差”。

A、考核要求:

a、预告送电时间以下发的“周检修计划”批准复役时间为准;

b、送电时间不应超过批准复役时间。

c、允许工作按照规范流程延迟一次。

B、奖惩:对未按规定流程延迟工作或者延迟期间出现用户投诉之类,影响公司优质服务形象情况的,扣责任单位月度绩效1分,被考核单位为检修施工单位、运行单位、调度控制中心。

3以供电可靠性为中心的配电线路检修计划的考核和考核效益分析

通过制定五个“零时差”考核办法,提出了对检修作业全过程每个时节点“零时差”管理。检修计划停电管理是减少预安排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3.1强化组织保障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的实施,深刻理解此项工作对配网停电计划精益管理、供电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的重要意义。各单位要成立专项工作组织机构,建立内部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2强化工作落实

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省公司工作总体要求,制定本单位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细化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3强化协同管控

各单位要建立跨专业的高效管控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同运作,强化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全过程管控,确保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高效开展和持续提升。

3.4强化过程监督

各单位要加强对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全过程的严格监督,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时整改、闭环落实,确保停送电时间得到有效管控。

3.5考核效益分析

在检修作业过程中平均准备时间(包括“停电开始时间-实际开工时间”+“工作结束-停电终止时间”)由原来平均每次约3小时减少至2.5小时。按照我公司2016年(来源于供电可靠性系统)“预停次数”1180次,“预安排停电平均缺供电量AENT-S”4894kW,“预安排平均停电用户数MIC-S”17.16个,等效总用户数5540个。按照平均每千瓦时电价0.73元计算如下:

3.5.1多供电量=(3小时-2.5小时)*1180次*5540=327万千瓦时。

3.5.2经济效益=327万千瓦时*0.73=238.71万。

3.5.3提高供电可靠率=(17.16*0.5小时*1180次)/(5540*24小时*365天)=0.021%。

故本办法执行之后可以每年约多327万千瓦时同时产生经济效益约238.71万元,提高全公司供电可靠率0.021%。

同时本办法执行后全公司检修作业规范性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未发生因为非计划停电遭用户投诉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全公司优质服务水平。并且把“检修作业全过程“零时差”管理”理念值入人心,进一步推进了全公司供电可靠性的管理。

4结语

以供电可靠性为中心的配电线路检修计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电网规划、建设、运检、调度、营销、基础保障等多项业务管理,通过体系化的全过程管理、高效的业务流转和精益化的举措实施,从而提升可靠性整体管理水平,实现可靠性管理目标。在对故障停电事件分析是,故障抢修物资的缺失无法将故障原因与物资进行关联。期望未来能够实现结合故障原因利用算法对停电事件进行物资关联,从物资层面分析影响供电可靠率的因素,对提高供电可靠率给出物资层面的针对性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电力可靠性技术与管理[M].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2007,108-198.

论文作者:崔恬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以供电可靠性为中心的配电线路检修计划探索论文_崔恬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